“闺女,都三十了还不结婚呀?”
“孩子,你也老大不小了,快结婚吧!”
“孙子呀,奶奶就盼着你快点结婚,奶奶还想抱重孙呢!”
“你看看人家你那谁,比你小五岁,孩子都怀上了,你怎么还不结婚。”
“你要是再说不结婚,这个家你就别回来了!”
“你看那谁谁谁,都三十好几了,还不结婚,是不是有什么病呀?”
这些场景总是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出现,如果你总是不想要结婚,害怕结婚,你可能是生病---结婚恐惧症。
我有一个漂亮的女同事,她和她男朋友谈恋爱7年了,感情也一直很好,却在有一天分手了。原因是两人三十岁了,她男朋友多次提出结婚,她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最终男孩等不了了,最终分手了。后来我了解到,她觉得结了婚就需要离开父母、独自承担一个家庭。而她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生活能力很差。她清楚地明白结婚之后就再也不会只是每天化精致的妆去约会那么简单了。于是她一直抗拒结婚。她这就是典型的婚姻恐惧症。
结婚之后生活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恋爱时,你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身体不舒服、性情不好、有别的事情等)取消约会。但是结婚后不管你心情好不好你都需要去面对一些你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洗衣、做饭、买菜、工作养家、照顾孩子、赡养双方父母等),因为这是你结婚后不得不承担的责任。许多人就是因为这结婚前后巨大的反差,才对结婚摇摆不定,甚至拒绝婚姻、恐惧婚姻。
容易产生婚姻恐惧症的人一般有这三种:
第一种:没有责任感和责任能力的人。
心理学认为,履行婚姻生活的人必须有相当的成熟程度和责任感,需要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应付生活的能力。哪些责任感弱、依赖性强、生活能力差的人往往只留恋结婚前的恋爱感,而对婚姻生活则持远离态度。
第二种:感情受过伤害、家庭或周围有婚姻不幸经历的人。
一些人受到周围有不幸婚姻经验的影响,对婚姻抱有“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误解。例如有的人家庭中婆媳关系不好,那么她结婚时,婆媳关系很有可能是她着重考虑的一个点。这就是来自周围不幸婚姻的影响,影响大的就会使她因为害怕处理婆媳关系而拒绝结婚,这就是结婚恐惧症。
第三种:过于向往婚前自由的人。
有的人过于沉迷婚前自由,害怕结婚后会受到束缚,他们担心一旦结婚,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自由度,缩小甚至封闭自己的社交圈子,因而对可能压抑他们目前多种心理欲求的婚姻,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恐惧感。
婚姻恐惧症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自己你内心的焦虑与恐惧分享身边的人。只要积极面对,多沟通,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