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好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所有问题将迎刃而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回忆一下,我们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下班时,回顾一天工作,却发现忙了一天,干了一堆琐事,明天上午要用的重要材料还没有写出来,然后不得不加班,最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日复一日,总在拖延和焦虑中度过,对生活和工作失去了掌控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过上有闲有效率的生活,相信是每一位职场人的梦想。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时间管理方面的优秀之作,作者何天依,在时间管理、培训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这本书结合案例,给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确定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立即行动去完成。

图片来自网络

接下来,我分四个重点介绍书中内容:一是找到核心目标和核心事件;二是分解大目标为可执行的小目标;三是专注突破核心事件;四是克服拖延症,立即行动。

一、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委屈,忙碌了一天,干的都是紧急任务,为什么下班时还没有完成最重要的那一样工作?

恐怕由此还会产生质疑:是不是我的工作任务太多了?还是个人能力不行,或者工作效率不够高?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忙碌——加班——忙碌的怪圈之中,有些人开始焦虑,甚至怀疑自己。

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说,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事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确定自己的核心目标

众所周知,时间管理有四象限:一是重要而且紧急,二是重要但不紧急,三是不重要但紧急,四是不重要且不紧急。

也许有人会问,我知道四象限,可是不会用怎么办?

我们要先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这样的时间象限,慢慢培养自己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最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上,以后工作的脉络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可以尝试回顾一下上周的工作和生活,你在哪个象限花费的时间最多?一些人在紧急项目和重要项目之间无法平衡,就是没有明确目标导致的结果。

所以,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核心目标。

对于核心目标,人们习惯订个10年计划、1年计划或6个月计划。

其实,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可以根据当前自己的工作状态,思考应该完成哪些工作,获得怎样的成绩?为了实现目标,需要采取哪些行动?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你将更加明确自己的核心目标。

2.找到每天的核心事件

核心目标确定之后,关键是每天的执行。这时候,找到每天的核心事件就显得格外重要。

核心事件就是每天要处理的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即以核心目标为出发点,分解阶段性必须完成的任务,形成每天要完成的核心任务。

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事件,可以尝试用自我管理四步骤来找:

第一,确认角色。思考你在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在工作中又是什么?把你认为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做的事情列举出来,并坚持下去。

第二,选择目标。认清不同环境下的关键角色之后,下一步要思考某一时间段你最想做或务必完成的那些任务。将这些任务划分成与长期目标相关联的短期小目标,由简入繁推进。

第三,安排进度。集中时间做日程规划,将目标分配到具体的时间维度里去实施,比如,在压力较小的星期天做周计划。

第四,每日调整。当然,计划不该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情况有所调整,但是,只要完成前三个步骤,将大大提高计划与总目标的契合程度。

拿出一张白纸,当你认真地做了自我管理分析之后,就一定能明确每天要推进的核心事件。

二、

也许有人要问,我很明确我的核心目标,也知道每天的核心事件,可就是无从下手,常常拖延任务怎么办?

比如,打算写一篇论文,可是一个月过去了,还没有真正下笔,把一件看似时间很长的事情,拖成紧急又重要的事。

此时,我们就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1.明确应对策略

当然,没有完成的原因很多,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控好进度。

那么,该如何推进一项目标呢?

实用的策略是:定位大目标,把大目标简化为具体的、可实施性强的小目标,然后聚焦当下这一个点,去执行那个具体的小目标,逐个击破,循序渐进。

2.分解目标任务

仍以完成一篇论文为例,该如何分解目标,制作一份当下任务清单呢?

首先,要明确总的任务量和任务时间——论文的主题是什么?需要多少字?交稿时间是哪天?

其次,思考论文架构是什么?需要参考哪方面的资料?能够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

最后,规定每天要写几章几节,完成多少字数。如:我要在周一上午两小时内完成论文的第二章第一小节约字。

最后,开始行动。每天晚上检视,你完成预定任务了吗?为什么没有完成?原因是什么?要如何改进?

3.每天制作任务清单

目标确定之后,分解到每一天,坚持执行非常重要。

尝试每天早上花一点儿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列出一个待办清单,规划自己的一天到底要如何度过。

可以用提问的方式问自己,今天我要完成哪些工作?我有多少“绝对工作时间”能用来做?每项工作大概要花多长时间?我该用什么次序来安排它们?等相关问题。

把一天的任务可视化,按照重要程度的次序列在纸上,第一时间,优先推进预定的核心事件。

专心致志一个一个完成,完成一项,打一个对勾。通过这样的分解和执行,一天的工作将变得井然有序,高效简洁。

三、

行动起来,用有效的方法推进核心事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不二法门。下面是经实践证明管用的方法。

1.安排专门时间处理

这个专门时间作者称之为静止时间,最好安排在自己一天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段,无论其他任务有怎样的变化,这段静止时间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贡献给核心任务,以保证这件最重要的事情被执行和完成。

2.排除干扰项

对于第一种干扰项“日常工作”,可以用重组时间,巧用“秘密10分钟”,学会分批处理,想办法把同质化的工作放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应的空间集中去完成,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分散地完成。

对于第二种干扰项“突发事件”,处理原则是重要事件立刻做,临时事件看机动,日常任务不过夜。避免在不重要的突发事件上花费时间,要学会拒绝,关掉通知,优先安排自己的事情。

另一方面,对突发事件,要学会预见,主动出击,屏蔽不必要的突发事件,避免重要的事情被拖成突发的紧急事件。

3.学会拒绝和说“不”

作者还介绍了一些专注技巧:

如,学会对在能力范围外的事情说“不”;拒绝让你感到虚荣的事情;拒绝无意义的任务。无意义是指那些不重要,对你目前的情况产生不了什么影响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时间分配中,有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花在这些事情上;对那些不适合你的人,也要说“不”;一旦接受了某种任务,就要去积极地应对它;尝试去做一个公开的承诺。

四、

如果我们长期习惯了拖延,以上方法还不能达到满意的工作效果,那么,从深层次改变理念就更加重要了。

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如果你曾经很拖延,那么,现在机会来了,从现在改变,就是最好的时候。克服拖延症,要树立“先完成再完美”的理念,立即行动。

1.三思滞后,先行动起来

人们的惯性思维,觉得三思而后行是最好的行事规则。实际上,作者用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证明,立即行动,才是最好的第一步。

开始做,比做好它更重要。一件看上去繁琐的事情,只要你开始做了,它就变得越来越容易,这是经验之谈。

如果不行动,只是看着它——它永远也只会看着你,一点改变都不会发生。只有开始做了,你才有机会把它做的更好。

2.先完成,再完美

如果我们常常拖延,导致有了失败恐惧症,那也不要着急。解决这样的困境,应该将固化思维转换为一种成长性思维——不要过分执着于一件事情最终会成功还是失败,而是要明白,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的办事能力、工作效率,都会变得更好、更优秀。

完全没有必要非把一件事情做的多么完美。换个角度想,如果接受一件没有把握的任务,努力去完成,那将是一次意外的探索之旅,虽然可能失败,但起码实现了多方面能力的积累。

所以,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3.抗击拖延症的良方——拧开番茄钟

如果一个任务长期不能推进,那么,就从一个动作开始,那就是——拧开番茄钟,立即开始,容易起步,效率更高。

上文谈到,当大目标已经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小目标,下一步,把清单可视化,贴在办公桌前,然后拧开番茄钟,开始执行每一个小步骤。

哪怕这个任务只是整理桌面。拧开番茄钟后,在二十五分钟之内我们就专注做这一件事。

要每天做记录和反思。多问问自己,开启一个番茄钟,你打算产出什么交付物?预定目标有没有达到?如果没有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通过记录反思和刻意练习来改进?

重复是最好的积累,也必将产生最大的复利。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识改进,改变将令你自己也感到吃惊。

期待你也翻开这本《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每天完成一个个核心目标中的小任务,让这种小小的成就感激励自己,实现良性循环,相信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感将扑面而来,有闲有效率的生活将再也不仅仅是个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