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卫前初中的第一批学生新体验了灰白色的高中生活,其中有几位就趁放假之机来向我倾诉烦恼:啊,陆老师,我在高中一个朋友都没有,和室友关系也不好。我好孤独,压力好大,我好想得社交牛逼症啊!““社交牛逼症”一词最近在网上挺火的。“社交牛逼症”,指与自闭尴尬症相对的概念群体,在大众社会中具备性格开朗外向,善于社交,八面玲珑的基本属性。如果用气质类型来划分,社交牛逼症肯定是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的多血质,而社交恐惧症则偏向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多愁善感、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的抑郁质。前段时间教了《湖心亭看雪》一文,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次偶遇对饮,张岱和金陵客开心吗?金陵客毫无疑问是开心的。神态上,是“大喜”;动作上,“拉余同饮”;语言上,更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直接流露。种种迹象表明,金陵客的情绪是惊喜的,惊喜中不乏自得,情绪高涨,意兴飞扬,活脱脱一个社交牛逼症。而张岱呢?大部分人认为张岱也是高兴的。酒逢知己,岂能不饮?“强饮三大白”,“强”是尽力的意思,不能喝但还是尽力喝了三大杯,说明张岱很高兴,很给金陵客面子。有资料说,作者这里是运用了近乎小说的笔法,从对方的视角看“自己”;其实,写对方的惊讶,就是写自己的惊讶,写对方的大喜,就是写自己的大喜。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突然觉得,张岱就是一个社交恐惧症啊!不然,为什么雪夜独往看雪?柳宗元再孤独,也有吴武陵,龚古,弟宗玄和崔氏二小生相随而游山玩水,张岱他难道找不到那么一两个亲戚或知交一起去赏雪吗?而他仍然选择了独往,正是因为身为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根本就不想联系别人啊!“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这种环境、这个时间段出发,他也根本不想在路上遇到别人。再看文本,“拉余同饮”,为什么用了一个“拉”字?如果张岱遇到金陵客是高兴的,用得着“拉”吗?自己就凑上去了呀!“拉”,有一种强迫的意味。“强饮三大白”的“强”,为什么一定要翻译成“尽力”?也可以理解成“勉强”啊?众所周知,社交恐惧症遇到社交牛逼症患者,那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人家要你喝酒,不喝不放你走,你能怎样?只能乖乖被灌下三杯。两人若是相见恨晚,酒逢知己,又有共同爱好(赏雪)、共同话题(故国之思),张岱为何不坐下来两人交杯换盏,细细慢饮,把酒言谈?何必三杯即别?张岱或许是像《江雪》中的柳宗元一样,要来“独钓寒江雪”的,他孤身而来,要在这挚爱的西湖雪境之中沉沦故国梦境,品味半生孤独,却没想到自己订好的房间被金陵客抢先入住了,还被酒气肉香玷污了这雪西湖的纯净空气,这怎不叫人雅兴全无?便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社交恐惧症遇到社交牛逼症,到底高兴还是不高兴,我又查了很多资料。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他是茶艺大师,是顶级美食家,是梨园导师,他朋友三流九教无所不包,办过七百多人的派对……这样的人,不应该是社交恐惧症吧?但他“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由顶级纨绔沦为身无寸土的流民,最后避世三十年,杜门谢客,身世的巨变导致性格的巨变,却也说得过去。总之,资料的拓展还是点到为止吧,停留在文本,让学生自己挖掘,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