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由于疫情原因,元旦前学生就放寒假了,开学的时间也延迟,到现在还没有接到通知,什么时候开学。于是这个寒假就放了两个多月。孙子放寒假就去了外地的姥姥家,这两个月几乎没有出家门,除了写寒假作业,基本都是在玩游戏或刷视频。
开学前半个月,按学校要求提前返回住地。因为他爸妈工作忙,孙子回来就打算长住我家。
两个月不见,胖了很多,我决定带着他减肥。回来的第三天,上午写完作业,我想带他到广场走走,这孩子说什么也不出门,好说歹说也不行,大概墨迹了半个小时,我实在压不住火气大发雷霆,他才说出一句:“我不敢出去,怕见外人,我得了社交恐惧症。”
我一下子愣住了,怎么可能?静了一会儿,我感觉事态严重。于是,缓和语气说,我们就到楼下站一会儿吧。
在他穿衣服准备的时候,我飞快地上网查了查,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1)感觉自己无法与人沟通;(2)没有兴趣与别人交谈;(3)说话时不敢与人对视;(4)抗拒去到新的环境,害怕交往新人;(5)明明什么事也没有,还是拒绝朋友的邀请,喜欢一个人独居;(6)在路上看到熟人,不知道怎么打招呼,能绕道就一定绕开;(7)一群人聚会时,别人在高谈阔论,你却低头玩手机;(8)公共场合感觉全世界都在看你,不自觉的紧张焦虑,渴望友谊却害怕出门;(9)长时间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10)不喜欢与人接触;(11)恐怕被别人注视;
对照孩子这两天的表现,还真有些地方像。我暗下决心,帮助他走出困境。
在他万般不愿意的情况下,我拉他下楼。到了楼下,我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说:“你们老师在班级群里说了,开学前必须要理发。今天天气好,我们现在就去吧,反正也下楼了。”他想了想,很无奈地说可以。
一路上,我特意观察他的表现,还真是怕见到熟人,一直躲在我身后。我假装和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引开他看路人的注意力。到了理发店,他依旧不开口,师傅和他聊天,他也不怎么应答。
我突然想起来,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看到他家养小猫了。于是,问理发师傅,你家小猫哪去了?师傅说好像在楼上。我说我家孙子特别喜欢小动物,抱下来给我们玩玩吧。师傅叫服务生把猫抱下来。
这时候头发已经理完。我没有急着走,特意让孙子和小猫玩一会儿。孩子与猫玩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表情开始变化,由初时的不悦,到现在的有些笑意。看来他心理已经接受与外界的接触了。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我们告别理发师傅,准备回家。出了理发店,我又假装突然想到似的说去超市买点东西,孙子百般不干,好歹劝着同意了。在超市里他也是躲躲闪闪的。
回来的路上,我和他说,出来走一趟,你也没有损失什么。看看天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心情怎么样?渐渐地他情绪缓和多了。
晚上,又带他出去走走。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带他出去两次,散步的同时,与他聊天,询问在姥姥家的情况等等,他的情绪好多了。五六天过去了,他竟然主动要求出去走走,并且说,走完了,心情特别舒服,我很欣慰。我不是专业的心理教师,但是每个老师都要学习教育心理学。对于孩子短暂出现的这方面问题,简单的还是会处理的。
也许孙子不是典型的社恐,只是有一点苗头。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防微杜渐。
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不要忽略孩子随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大问题都是小问题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孙子的情况没有得到重视,后果很难想象。
抚养孩子,不仅是关心学业,更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教育无小事,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只考虑赚钱,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家庭幸福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