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读恐惧型依恋人格,来看看这是不是你简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感情中的大部分坎坷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在令人心动的晕轮效应褪去之后,两个人面对真实的对方时,遇到了种种不顺利。

不同的三观、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交织在一起,会让你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产生矛盾和冲突。面对一方退出的局面,是接着纠缠,还是尊重对方的选择,这个时候,又该如何修复你们的感情?

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逻辑规律,感情也是一样,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你们关系最终走向的先决条件,了解透彻了,你的感情就成功了一半儿。

比如你在和对方相处时,对方总是会冷漠和逃避,所以你认定TA是回避型依恋——这个认知未免过于片面。每个人生来就有对爱的需求,即使是受过伤害,完全回避感情去追求独立的人还是少数,实际上,以我对上千个案例的总结来看,大部分人还是会在爱与放弃的混乱中来回挣扎,也就是更为准确的“恐惧型依恋”。

今天要和你们聊的,就是就是我们在恋爱中非常常见的“恐惧型依恋伴侣”。

不管是你还是你喜欢的人身上有这些特质,都希望你能耐心看下去,相信你会从中收获到你需要的帮助。

俗话说七岁看老,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心理学依据。在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下,我们在孩童时代,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和情感互动联结的固定模式,而这种模式会延续到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这就是“依恋风格”。

心理学家KimBartholomew吸取了JohnBowlby的婴儿依恋理论,把成人依恋风格根据焦虑、回避这两个维度,分成了四个不同类型:

它们分别是:

·安全型依恋(Secureattachment):焦虑水平低—回避水平低

·痴迷型依恋(Obsessiveattachment):焦虑水平高—回避水平低

·疏离型依恋(Alienationattachment):焦虑水平低—回避水平高

·恐惧型依恋(Phobicattachment):焦虑水平高—回避水平高

在这四种依恋类型中,除了安全型之外,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安感,所以又统称为不安全依恋。而其中的恐惧型依恋就是指“在亲密关系中极度害怕被抛弃,因此既想靠近又疏离伴侣的人群”。

TA们在面对感情的时候,通常会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想谈恋爱又怕被伤害、被控制,所以很难开始一段感情

2;总期盼一段过于理想化的感情

3;即使谈了恋爱,也害怕被抛弃并认定“被抛弃”是自己无法摆脱的命运

4;反复无常,伴侣不在身边的时候会非常不安,伴侣在身边的时候,又会本能地厌烦排斥

5;常常过度自我保护,为了彻底掐灭被分手的可能性,总是会先一步放弃感情

6;有特别强烈的羞耻感,不喜欢向伴侣透露自己的脆弱和依赖

7;不太会主动,发生冲突时也总是选择逃避,俗称冷暴力

8;敏感固执,即使会伤害到对方,也坚信自己的做法只是正当防卫

9;面对别人的时候从容自信,但在亲密关系里总是会感受到如影随形的自卑

10;会有意控制自己在感情里的投入,不喜欢背太多责任

11;对已经拥有的感情没什么真实感,很难维持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

与此同时,恐惧型依恋的人在分手之后总是能很快地脱离出这段关系,这并不是因为TA的内心有多强大,而是TA曾经感受过强烈的“丧失感”,那种感觉并不好受,所以TA有了这个经验之后,早就训练出了在真实的情绪和外界之间筑墙的能力。所以如果你的前任也是个恐惧型依恋,你会发现在你为了TA辗转难眠的时候,TA就已经收拾好了自己,投入到了正常的生活里,甚至还能快速地再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当然,恐惧型依恋并不是天生无情,恐惧恐惧,TA必然有恐惧的源头才会在感情里那么小心翼翼。

在幼儿时期,孩子都需要依赖父母才能生存下去,比如饿了能被哺乳,生病了能被关心,孤独时能被拥抱等等。而父母回应孩子需求的速度和频率,就密切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感和对外界的信任感。

如果父母在回应孩子需求的时候,总是及时而有耐心,能充分抚慰TA的不安,TA就会对自己和亲密关系充满信心,就能放心地去相信和依靠伴侣,也就是形成安全型依恋。而如果父母对孩子只是偶尔回应,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缺失,与此同时TA也很难对父母的态度产生准确认知,所以TA会更加依赖父母,向TA们索取稳定的爱,表现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里就是过度依赖,这就是痴迷型依恋。

而被父母完全忽视甚至漠视,很难得到回应的孩子,就会容易发展出害怕亲密、回避感情的特质——因为从未感受过,所以也不再有期待。但是为什么TA们一部分人会形成疏离型依恋,一部分人会形成恐惧型依恋呢?这恐怕与父母的具体对待有关。

就比如恐惧型依恋的人,TA们在被父母忽视的同时,还可能被贬低甚至被羞辱过,比如父母会对TA们说“你样样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你没资格决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你什么都不是”...以至于TA们在长大之后,也被这些羞耻的记忆极大地影响着,进一步认定“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所以才会被忽视”。

也正因为如此,TA们才需要把对感情的渴望一直藏在恐惧下面(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面对吵架和分手时,TA们的真实情绪又总是被羞耻感压抑着(认为自己说出口的都会被否定)。

恐惧型依恋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恐惧型依恋的人总是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TA不像痴迷型,想爱就轰轰烈烈去爱,也不像疏离型,要放弃就彻底放弃,TA总是对爱情有理想化的幻想,但又不满于现实中的感情。就像是一个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又不信去到TA家的是真正的圣诞老人,所以TA总是在寻找又放弃的途中奔波着。

因此在和伴侣相处的时候,TA总是把伴侣框进自己的框架里,希望伴侣按着自己的节奏来,TA想靠近对方的时候对方可以热情,但自己想安静的时候对方最好就不要来打扰,一旦发现伴侣某个不合意的点,TA就会认为对方不够爱自己,认为现在的感情总有一天会消失。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过于压抑真实感情和情绪,而产生的自我隔离,正是因为隔离,所以会时常在恋爱中感到迷茫困惑。

那应该怎么改变呢?

a;解读自己的真实情绪

首先你要清楚地知道,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受真实的你,能不能给予你无条件的爱,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已经可以很好地自己爱自己。真正的爱不存在于别人身上,只存在于你自己的信念里,自爱、自我接纳就是获得爱的前提。不管某种情绪你是不是愿意面对,它一旦出现了就是合理的,不要去逃避它,学会去解读和体会,面对真实的自己。

逃避的东西总会成为心结,真正发泄出来之后,你才能真正化解它。

b;改写对过去的认知

当你总是被莫名的阻碍绊住脚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有些你无法面对的情绪确实是来自于现实,但更多其实是来自于过去。而你被忽视的经历只是回忆不是现实,如果你让原生情绪一直投射在你之后的亲密关系里,那必然会阻挡你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即使不能做到与过去完全和解,也可以试着去改写对过去的认知,不把父母的错全部归因于自己,而是找到合理的外部原因,用成熟的视角和心态去治愈童年的自己,。比如父母也有自己的心结在,TA们也是缺爱的人,再比如TA们当时在为生活奔波实在顾不上照顾孩子等等。

c;在远离伴侣前尝试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管伴侣知不知情,恐惧型依恋的人在面对冲突(现实冲突和内心矛盾)时,第一反应都是否定对方,即使是出差太忙没带礼物这种小事,TA也能给对方记上一笔。所以更多时候,你们是被“预设结果”吓退了,而不是对方真的不爱了。

相对于把理想爱情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个人身上,你更应该尽可能地试着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告诉TA“你没给我带礼物,我真的很失落。”不磨合不去说,你怎么知道TA会不会给你你想要的回应呢?

说完了以上分析,你大概也能得出一个结论,和恐惧型依恋的人相处真的很累也很耗能量,一般人真搞不定TA。所以在追回恐惧型伴侣前,你可以先想清楚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将成为你去挽回以及你们以后相处的根基:

1;TA短时间内很难改变,需要通过你的努力去引导TA,也就是说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起维护关系的责任,并有不被回应的可能性,包括你自己的很多需求都会得不到满足,即使是这样,你也要挽回TA吗?

2;如果你的第一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当你决定挽回的时候,你就要明白,TA有TA脆弱的地方,且总是会用伤害你的方式表达出来(回避、冷漠),你能够保证自己可以足够耐心足够温柔,破开TA的刺看到TA的柔软内在吗?

3;爱的基础是平等,并不是征服和比较,恐惧型依恋的TA也有被爱的资格,你可以不抱着拯救TA的心态去爱TA,接纳TA的全部吗?

这三个问题,如果你都可以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肯定回答的话,那么至少你可以相信一件事:你懂得了对待TA的最好方式,你已经具备了追回TA的先决条件。

接下来我就根据恐惧型依恋者排斥你的可能原因,针对性地聊聊各种情况下具体该怎么处理?

a;自我空间被入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概就能知道,恐惧型依恋在面对痛苦和情绪的时候,总是会选择逃避,就像是受了伤的小兽会下意识躲回自己的洞穴疗伤,而“疗伤洞穴”就是TA的“自我空间”。

这个自我空间或许是一个属于TA自己的房间,或许是TA需要自己独自呆着的一段时间,总之,TA在做出逃避选择的时候,如果你非要把TA拽出自我空间,让TA来面对你们之间的问题,甚至激烈的指责TA,那么毋庸置疑TA就会在强烈的不舒服下选择分手来逃避你。

感情这事儿要往哪个方向走,从来不会由某个人的认知或观念决定,当你觉得“我们必须沟通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另类的“强迫”。只有看见对方回避背后的脆弱,并有人愿意率先给对方喘息的空间,你们才有磨合交流的可能。

就像是你去地摊买水果,有两家都写着“欢迎品尝”,但一家告诉你“尝尝不买也没事”,另一家却说“尝了必须买”,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前一家消费。

既然强迫不来,那就干脆及时止损,所以我建议分手后你完全可以先尊重对方的逃避心理,暂时性后撤,这不是在放弃感情,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开放的沟通契机。

当然,恐惧型也有TA敏感的一面,很容易会因为你一声不吭地退缩,就认定你抛弃了TA,所以你的后撤不能是无理由、无态度的。后撤前你可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承诺,让TA感受到你在尊重TA而不是放弃TA。

比如:“我之前找你聊不是不尊重你,而是我怕你憋着自己瞎想会更不高兴,只是没想到我用错了方法,你可能不想看到我,那我先不打扰你了(合理化)。我保证,下一次只要你说的你不喜欢的事儿,我绝对不会让你做(承诺)”

有时候沟通能起作用,真的就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儿,关键就看你能不能说到点上,你一旦让TA感受到你是能够理解TA,你的立场和TA是一致的,TA不可能一直对你冷漠下去。

b;“绝对化思维”的作用

虽然我们都知道,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共情、尊重、包容是最基本的三个共识,但恐惧型依恋执着于对理想化爱情的追求,总是会把“学习爱的艺术”这一人生课题简化成“爱的对象”问题,TA总觉得自己所有的不幸都能归咎于“我没找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也因此,TA总是很容易舍弃一段关系,“一次不和,百次无用”就是TA们信奉的真理。

用心理学名词来形容就是“绝对化思维(Absolutethinking)”,比如TA曾经试图想和你深度交流,你却没有及时接上话,TA就会认定你是个不能交心的人;TA给你买礼物同时期待着你能给出热烈的反应,结果你很平淡地说了声“谢谢”,TA就会觉得你不懂TA对你的心意。

如果你的恐惧型前任和你说了个很离谱的分手理由,先别急着反驳,更别说TA小题大做,尝试着站在TA的角度去理解一下TA的思维方式,你就会发现,因为曾经得到的不多,所以TA才会格外在意这些有的没的,TA提分手也正是TA在主动表露TA的恐惧,TA越退缩其实心里越期待有个人可以拉TA一把——很多时候,TA的情绪其实就是一时的钻牛角尖。

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你可以直接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在话术上运用“抢位”的方式,把攻击抛回给TA,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暂时缓和TA的情绪,比如“不知道是谁哦,上次我难过得要死找TA说TA都不理我,现在因为我一下没回应,TA就要和我分开,哎我太难了”

魔法只能用魔法来打败,TA的逻辑也只能用TA自己的逻辑来打败。你抢位之后,TA肯定也会急着抢回主动权,开始解释自己过去的行为。等TA解释完,你就可以用TA的解释来总结顺便表白“你看,每个人做出某个反应的当下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也只不过当时心神恍惚所以没及时回应你而已,我毫不怀疑我爱你这个事实。”有理有据,又有真诚在,TA很难不被打动。

c;原生恐惧被唤醒

恐惧型依恋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固执”,而且TA的这份固执某种程度来源于对自己某段经验或经历的深信不疑。比如TA小时候为了讨爸妈开心,第一次主动做了家务,却被妈妈批评哪哪没弄干净,TA就会形成“这样的付出不会被珍惜”的信念,这个信念同样被延续到了和你的相处里——如果有一天TA主动做了家务你没有给出很热烈的反应,TA那一刻就会认定:你会和TA妈妈一样伤害TA不珍惜TA。

所以说,恐惧型依恋的人也很注重细节,且这个细节必须贴合TA自己定的标准,如果你感觉TA分手分得毫无预兆,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没注重某个细节,恰好唤起了TA的原生恐惧。

这种情况下去挽回,首先需要你对TA有很深的了解,如果没有,建议先回忆一下之前你们相处的一些线索,或者和TA的朋友聊聊,尽量去拼凑出TA完整的过去,找到那个点到底在哪。

其次,真诚地去表达出你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况,比如“我当时下班太累了真的没注意那么多”,并且以深刻的自我剖析(原生家庭、过往经历等),增加自己解释的可信度。TA如果了解了“你之所以成为你”的各种因素,认识到了你不可能是TA最恐惧的那种人,你们目前的冲突也只是误会,那么TA还会害怕接近你吗?我想不会的。

最后记住,要想打动一个恐惧型依恋,绝对不能只靠解释和承诺,更重要的是你要在长期的相处中,用TA之前没感受过的温暖对待,去打破TA的强迫性重复。

比如TA因为害怕不被珍惜所以不敢付出,也不敢对人主动示好,你就对TA的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进行积极反馈,“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的话给了我很大帮助没有你怎么办”等等。

再比如TA因为暴露弱点被伤害过,所以对外界充满怀疑,你就可以主动进行示弱或自我暴露,并且暗示TA“你的全部我都能接纳,包括你怀疑的样子我都觉得很可爱”,而TA感觉被包容被接纳之后,自然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带着刺来保护自己了。

恐惧型依恋的分手原因当然不止这三种,我只是从TA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原生缺失等方面深挖了一下TA们提分手的共性,如何把共性运用到你们自己的个性挽回里,那就是你需要多加思考的东西了。总的来说,以上内容你只要学会灵活拆分、组合运用,一定会对你的感情有所帮助。

以及,别学了挽回技巧就忘了自我觉察和提升,面对恐惧型依恋者真的需要你有很强大的内心和高情商,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也总说,爱人者先爱己,你想做别人的治愈者,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心理测试:测试前任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

1.在一起时你们是否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经常觉得很累—2

很少为了小事争吵—2

偶尔会,但很快就能和好—3

2.你认为你是一个喜欢自我反思并愿意改正错误的人吗?

是—3

不是—4

3.TA是否会把自己的烦恼主动告诉你?

经常说—5

不怎么说—4

4.你会把你们恋爱的过程跟你的父母说吗?

事无巨细,经常跟我爸妈吐槽—6

偶尔他们问起来就说一下—5

几乎不说,没啥好说的—5

5.面对你想要的东西,你愿意花费多少精力去获取?

一切随缘,是我的终归是我的—7

努力一下,说不定能成功—6

拼尽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们分手是因为出现了第三者吗?

是—A

否—7

7.分手后对方是否主动联系过你?

是—D

否—C

完整版测试题及答案可私信获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咨询师,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评论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