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得承认,不管是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还是作战经验,立国两百多年、只有十几年没有打仗的美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引领着军事科技发展潮流,基本上每次美军有什么装备更新、制度改革,马上就能在世界各国之间引起轩然大波,摸着鹰酱过河也成为了各国尤其是某发展中国家发展军备的最佳捷径。
美国大兵更是武装到牙齿,让无数军迷羡慕得口水直流。
可即便强大如美军,也依然讨厌、甚至是惧怕打巷战,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打巷战,即便要打,也必须调集绝对优势兵力,用牛刀杀鸡,这是为什么?
美军
美军并非没有巷战经验和教训:美国发动的美墨战争、南北战争都有巷战,一战期间美军前往欧洲战场,也曾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城市争夺战;
在二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打的夺岛战、坑道战,实际上也有很浓重的巷战的影子;在二战后期美军刚登陆欧洲西线战场不久,美军部队就与德军在亚琛打了一场大规模的巷战;
即便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争夺战略要地、城镇,美军也跟志愿军展开了不少的巷战。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也曾与北越军队大打巷战。
美军之所以惧怕打巷战,根据我的分析,主要还是以下原因:
其一,巷战确实恐怖,美军吃了不少巷战的亏。
巷战通常发生在城市当中,这些地区建筑物密集,地面上密布各种四通八达的街道小巷、地下有四通八达的下水管道、坚固的防空洞,防守方可以根据自己对地形熟悉的优势进行灵活调动和部署。
任何高大的建筑都有可能成为狙击手、火箭筒手藏匿的好地方;任何街角的垃圾箱、瓦砾堆都有可能安放有IED、各种型号的地雷;任何一栋房子、一处下水道,都有可能藏有敌军,甚至一扇门或者一扇窗上面,都有可能挂着一枚拔掉拉环的手雷。
各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会在巷战中束手无策,坦克、装甲车因为仰角原因无法对高处进行重火力攻击,无法发扬火力优势,在狭窄的街道中甚至无法实现调头,被击毁的装备甚至反而会成为防守方阻碍进攻方最好的路障。
而且在巷战中各种装甲车辆就是移动罐头,被躲藏在高楼内的火箭筒轻松打爆,当年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坦克部队就在格罗兹尼巷战中被车臣武装打得全军覆没。
即便是在空中负责火力支援的武装直升机、攻击机,抵近侦察的无人机,也必须时刻防备来自楼顶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而且在巷战中,交战双方的距离近到仅仅隔着一条街,甚至待在同一栋楼里,敌我混杂、阵地犬牙交错,各种来自地面的火炮、空中的轰炸机等支援火力根本无法发挥,就算是高精度制导武器也无能为力,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炸到自己人。
在武器装备无法发挥优势的情况下,想夺取一座城市、守住一座城市,那只能拿士兵的命去填,逐条街道逐栋房屋进行争夺,整座城市将完全沦为一座血肉磨坊、绞肉机。
在越南战争的顺化战役中,尽管相比北越军队,美军伤亡人数并不大,但这次巷战的恐怖经历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美军心中,甚至部分美军因此患上了“巷战恐惧症”,只要听到自己要去打巷战,直接抗拒,甚至以自杀作为威胁,可见巷战的威力有多大。
年,美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遭遇巷战,狭窄的街道被路障堵死,从而延误了救援部队的前进,造成精锐美军多人伤亡。
同时巷战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士兵在长期的高压环境下非常容易丧失士气甚至精神崩溃,很多从伊拉克、阿富汗等地撤出的美军士兵都患有严重的PTSD,就是因为在这些地区常年进行治安战、巷战导致的。
对于巷战,美军目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因为在别人向你射击前,你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足见美军对巷战的惧怕。
其二,美军士兵不知为何而战。
一支军队能否长期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往往由他为何而战决定。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与德军打巷战,付出重大牺牲,因为他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抗日军民在抵抗日本侵略过程中,虽然付出重大牺牲却绝不妥协,也是为了保家卫国。
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折戟沉沙,就是因为当时适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从苏联士兵转换来的俄军士兵不知道为何而战。
美国也是一样。美国常年实行孤立主义和门罗主义,并不愿意主动去参与到欧亚大陆上爆发的战争中去,在中间做战争贩子发大财,所以美国政客要想参加大战,或者主动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就需要一个借口来让国会和民众同意,调动军队的士气。
美国能顺利参加一战,是因为德国引诱墨西哥加入三国同盟的齐默尔曼电报、卢西塔尼亚号游轮被德军潜艇击沉事件,加上此前美国多艘商船被德军潜艇击沉,成功引发了美国人对德国的仇恨,要对德国报仇,所以当时的美军士兵知道为何而战。
二战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希特勒在欧洲大陆怎样搞大屠杀,美国国内舆论如何对希特勒以及法西斯集团进行抨击,将其描述的如何惨无人道、欧洲人民、亚洲人民、非洲人民如何水深火热,美国国内依然一片反对参战的声音,因为被屠杀的不是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甚至他们还在向法西斯售卖各类军火物资,从中狠狠发了一笔战争财。又或者说,法西斯集团能够崛起,少不了华尔街的精英们在背后出钱出力。
但日本偷袭珍珠港,直接把战火烧到了美国本土,性质就变了,美国人收起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开始跟你玩儿命了,血战太平洋、北非喋血、鏖战欧洲第二战场,美军打的几场仗确实可圈可点,打了不少漂亮仗。
可等二战结束后面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中,美军士兵又开始迷茫了。
美国政客们高举意识形态大旗、打着维护和平、谁谁谁支持恐怖分子、谁谁谁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旗号派遣军队争夺全球霸权,但这种理由实在是站不住脚。
朝鲜战争本来就是朝鲜内部事务,越南战争实际上也是越南内部事务,人家两兄弟在家拼命,压根儿都没打到美国本土来,为什么美国人要千里迢迢去、跨越大洋去参加这几场不属于自己的战争,让无数鲜活的生命、让自己的儿子、孙子、丈夫、父亲去为贪婪的政客买单呢?
就算要千里迢迢去打那些美国的“敌人”,打完了,该消灭的消灭了,该传播的所谓皿煮也传播了,就可以回来了,为什么还要常年驻扎在那边呢?
美国政客们自然清楚这些。为了鼓舞士气,美国政客将入侵行为粉饰成正义行为、大肆宣扬武器装备的强大、向美军士兵许以高额薪资待遇,还经常组织劳军慰问,哄骗士兵圣诞节前就能结束战争,甚至向美军士兵发放毒品。
但非正义终究是非正义,再怎么粉饰也不可能成为正义,纵使给出百般诱惑,但美军士兵依旧不知为何而战,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士气也始终高不起来,不少人甚至自杀,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战争。
其三,很多美军士兵参军只为赚钱、拿绿卡
在年之前,美国长期实行战时以征兵为主、平时以募兵为主的两种兵役制度,加上美国远离亚非欧大陆,战火一直烧不到本土,所以一直到一战爆发前,除了海军足够强大,美国的陆军力量一直与其国家实力不匹配。
后来随着美国赢得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客们开始妄图称霸世界,军事力量不断膨胀,军队也越来越庞大。
但是庞大的美军部队并没有给美国政客带来想要的胜利,相反,因为战争中美军的残暴和战争本身的非正义性质,导致美国国内爆发了多次大规模反战运动,多地组织学生、工人、平民、记者进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军士兵的暴行、抗议美国政客的战争行为,美国人参军的意愿也变得越来越低。
这逼得美国兵役制度在年进行了改革,由原来战时以征兵为主,平时以募兵为主的两种兵役制度改变为募兵制,美军士兵的薪资水平远超普通美国老百姓,甚至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赞助金。
即便是战场上阵亡了,其家属也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抚恤金。
美军还实行绿卡兵,吸引那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美国户口的外国人参加美军。
这就导致之后美国大兵大部分都是募兵,打仗就是为了挣钱、拿绿卡,要是命都没了,拿什么领绿卡、领工资,享受所谓“美国梦”?自然更加不愿意去打被称为“血肉磨坊”的巷战了。
其四,就是巷战伤亡大容易招致各种反对,吃力不讨好
美国仰仗着美元和军队在世界各地横行霸道,成功建立起自己的霸权,挥舞着镰刀收割着世界的韭菜,赚得盆满钵满,美国人也借此机会享受着完善且丰厚的社会福利,成为了战争的既得利益群体。
美国人享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红利,享受着丰厚的社会福利,过惯了好日子,自然不希望再回到那个刀口舔血的年代,跟清朝初年的八旗军队在入关坐天下之后迅速腐化、战斗力爆降是一个道理,有肉吃的日子,谁还愿意天天玩命。
所以每次美国对外发动战争,美国国内支持人数都是要大于反对人数的,因为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红利,即便有反战游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可一旦战争进入僵持阶段、陷入迟迟无法获胜的泥潭,特别是阵亡士兵人数不断增加的时候,美国人也会毫不犹豫跳出来反对战争,因为持续的战争会蚕食国家储备,拖垮国民经济让美国人失去红利,不断阵亡的士兵使很多美国家庭失去他们的父亲、儿子、丈夫。
他们就要上街游行示威,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结束战争。
再就是美国虽然号称皿煮,实际上也不过是两党争霸,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旦死亡人数太大,那么执政党立刻就被反对党解读为无能,立刻就会掀起巨大的舆论压力,两相一结合,政府直接就面临倒台的风险,执政党也有可能在参众两院选举中丢掉控制权。
而巷战作为战争绞肉机,非常容易带来巨大伤亡,招致各种反对影响后续的执政和选举,美国政客们自然不希望面对这样的局面。
不过搞笑的是,美国千方百计力图用高科技武器、外科手术式打击来打垮对手,竭尽全力避免巷战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却不得不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巷道都成为巷战的战场,成为当地人民顽强抵抗侵略者的主战场,数不清的侵略者在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之中殒命,不得不夹着尾巴灰溜溜撤军。
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都将注定失败,哪怕强大如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