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也称社交焦虑障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
有社交恐惧的人内心深处并不讨厌与人交流,但是由于过度的害怕和焦虑,让他们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和进行表达。
他们也许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灵魂,也想和别人在一起侃侃而谈,也想在聚会上耍宝抖包袱活跃气氛,但是由于“过度害羞”,让这一切都难以成为现实。
很多人在提到社交恐惧这个词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这个人性格内向,但是内向与社交恐惧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内向是一种性格和气质特征,他们对社交这件事并不会感到恐惧或者抵触,甚至很享受在人群中保持安静。在进行社交活动的时候,也不会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恐惧症状。
社交恐惧会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比如因为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打电话的时候,有些人会异常痛苦,他们害怕在打电话的时候,因为言语不清或者解释不当被人嘲笑和责怪。
所以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犹豫好久,最后惶惶不安的拨通电话,而当电话那头传来对方声音的时候,大脑立刻变成空白,最后云里雾里的将自己需要沟通的信息传达给对方,而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人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生人会害怕,遇到熟人会尴尬,这是阻止有社交恐惧的人正常社交的一大障碍,也是很多有社交恐惧的人痛苦的根源。
比如在公共食堂吃饭,是一天中最尴尬的时间,也许是因为害怕遇到熟人尴尬,也许是因为害怕和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冷场。周围的同事有说有笑、气氛融洽,而自己却插不进话,只能尬笑,充当背景音。
一些人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毫无热情,因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种行为只是在浪费时间,是在“虚度时光”,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则不然,因为一个人哪怕是在发呆,起码内心深处是舒服的。
有社交恐惧的人总是害怕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言论,也许是因为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而被别人嘲笑,亦或者是在经历过社交的“失败”后,对在社交场合进行表达产生了恐惧。所以他们总是尝试着去回避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
社交恐惧对一个人正常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很多社恐人士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会选择逃避。
一些人由于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选择休学、辞掉工作,然后宅在家里。但是,这解决不了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当然也包括社恐人士。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美满、快乐、幸福的生活,有社交恐惧的人对这些的渴望更加强烈。而想要得到这些,社恐人士必须克服社交恐惧这个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有效的途径便是选择面对社交恐惧,然后自己慢慢的做出改变,最终克服它。
社恐人士深受社交恐惧的困扰,更加应该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那么问题更多的集中在这个第一步该怎么迈出。
社恐人士对社交产生恐惧症状的起因,很多都是经历过一次“社交失败”后,一味的回避,没有正确的应对失败带来的挫折和种种问题,久而久之,对社交产生习惯性的回避和抗拒。
我们在社交中遇到挫折的时候,绝对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更不应该自暴自弃,认为所谓的人间不值得。想要克服社交恐惧,只能自我救赎。
社恐有时候是一种借口,因为有些人害怕的其实不是社交,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们逃避的不是社交,而是现实。
一些自称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人,他们所认为的社交恐惧其实是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压力,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亲属朋友之间的关系,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时候,为自己逃避这些问题所编造的借口。
社恐也许是一种完美的借口,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无论是曾经的社交挫折让自己难以重新振作,还是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让自己焦头烂额,逃避和得过且过绝对是不可取的。
而要克服社交恐惧,首先要尝试着去与人交流。
对于社恐人士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步很难跨出。但是这是第一步,只有迈出了第一步,才有迈出第二步、第三步的可能。
克服内心消极的心理因素,走出家门,到外面去运动。
运动不仅有增强体质的作用,也有减压的作用,能够缓解内心紧张压抑的情绪,也能够驱除内心中淤积的阴霾。
再有就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的时候,不要过分的注意周围人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别人对自己异样的眼光,往往是自己的臆想,完全是子虚乌有。
社恐人士压抑、隐藏了太多,所以更需要去表达、展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了解你。并且展现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这会让你重新了解自己,从而去接纳自己,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自己都不接纳自己,又怎么让别人去接纳你呢?
无论前方有多么大的一座山,唯有翻过它,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行程。
当我们被社交恐惧这个问题困扰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社交恐惧并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就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一样,静下心来想想办法,并付诸于行动,这个问题最终肯定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