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认知疗法对羞怯社交焦虑和表现恐惧的 [复制链接]

1#

认知疗法的诞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因不满足于心理动力学心理疗法,开始探索新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的患者。精神病学家阿伦·贝克(;;;)和心理学家阿尔伯特·伊利斯(AlbertEllis)(;)以及多纳德·梅琴伯()各自独立研发出了新的治疗形式,并且都基于同一前提:人们的抑郁、焦虑、愤怒以及相关的问题都源于他们对自身、对周围环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

例如,恐惧被认为是源于某一特定的情境是充满威胁或危险的想法。贝克、伊利斯和梅琴伯各自研发的治疗方法在于帮助个体认识到他们的想法和猜测是如何导致他们的消极情绪的,从而通过改变这些消极想法来克服心理痛苦。伊利斯称他的治疗形式为理性情绪疗法,而后改名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称REBT,)。梅琴伯称他的治疗形式为认知行为矫正法(简称CBM)。

阿伦·贝克首次使用了认知疗法来命名他的治疗形式。上述三种治疗形式几乎同时产生,在基本的猜想以及使用的一些治疗策略方面也都非常相似。近年来,相对于伊利斯或者梅琴伯的方法,贝克的治疗形式更为流行并日益重要。此外,在社交焦虑的治疗方面,相对于REBT或者CBM,贝克的认知疗法进入了更为活跃的研究阶段。因此,探讨的方法基于贝克及其合作者,以及在治疗社交焦虑及相关问题方面采用并扩展了贝克观点的方法。

社交焦虑的认知疗法猜想

以下是一些关于认知疗法的基本猜想,尤其关系到对羞怯、社交焦虑和表现恐惧的治疗。消极情绪由消极解析以及消极想法引起。不同人对于同一个特定情境的不同解析,很有可能经历不同的情绪。

当一个人把一个情境解析为有威胁性或危险性,焦虑和恐惧就会产生。尽管对恐惧的预测和解析有时候是准确的,但很多时候也常被夸大或者并不准确。其中包括关于人的表现的想法(例如:“人们会认为我是一个傻瓜”)以及关于焦虑自身的想法(例如:“不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出焦虑,这对我很重要”)。以上这些思想则易于在社交情境和表现情境中让人无法摆脱焦虑感。

你是控制自身想法及情感的专家。其他一些治疗方法认为治疗师是专家,而认知疗法认为患者和治疗师拥有独特的专业知识领域,并且处理一个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利用在治疗中各自的技巧及专业知识。在认知疗法的原则和方法上,治疗师被认为是专家;在涉及他或她的个人经历、猜想和想法时,患者被认为是专家。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师和患者对一个特定想法是否被夸大或不够现实共同做出判断,也共同生成策略来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

认知疗法的目标是能够更加现实地思考而不仅仅是积极地思考。有时候,你的焦虑想法是现实的,并且在一个特定情境中与实际的威胁是相当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焦虑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能让你保持警惕从而免于受到危险的伤害。例如,当和一个权威人物(比如你的老板或一个警官)交流时,一点点的紧张能让你看起来不那么过分自信、苛求或咄咄逼人。认知疗法主要针对与实际的危险程度相比,你的想法、预测和解析被夸大的情境。

人们很自然地趋向于寻找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