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告别拖延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复制链接]

1#

很厉害的人只做两件事:戒掉坏习惯,建立好习惯。戒掉坏习惯等于给自己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建立一个好习惯,等于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先来认识一下自己有哪些根深蒂固的习惯。你要坚信:当优秀成为习惯,你离成功就已不远。

提起“拖延”,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与此相关的记忆。在讲求效率的今天,拖延几乎成为都市职场人的通病。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而背上沉重的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会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20%的人因为拖延而失去成为有钱人的机会。可见,拖延的危害是极大的。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精神折磨,而绝大多数拖延者不是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而是意识到了却做不到。他们也都希望能够拒绝拖延的不良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

艾森是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师,他在平时的工作中绝对算得上勤奋,为了按时完成客户的要求,甚至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但在同事和领导们的眼中,他却根本称不上一个优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

剖析其真实的内心,艾森也是“失败恐惧症”的受害者之一。他在大学里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分子,在学业上很认真,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竞争十分激烈的知名美术院校。然而,大家公认的“优秀”反而成了一种精神枷锁,艾森害怕自己犯错,害怕大家不再承认他是个优秀杰出的人。为了缓解这种内心的恐惧与害怕,他开始经常在拖延中挣扎,为了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或应付考试,他很多时候不得不熬通宵,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表现一直很好。

毕业后,艾森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进入了一家知名广告公司,当时的他豪情万丈,并无比憧憬自己成为首席设计师的情景。然而事实往往比梦想残酷得多,在平时的工作中,他设计的广告方案时常会遭到客户的否决,有时候绞尽脑汁连续加班做了好几个方案后,客户依然不满意。身体上的筋疲力尽与精神上的频频受挫让艾森对失败的恐惧越来越重:“为什么我的设计作品总是无法赢得客户的认同?难道我真的很差劲吗?我可是班上最优秀的人,到年底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还没其他人发展得好,可怎么办?”这样的心理包袱让艾森感到越来越疲惫,时间一长,他便感到再也无力背负这种恐惧的心理负担,索性能缓一时就缓一时,于是患上了严重的工作“拖延症”。

以前只要一接到设计案,艾森就会立即行动,可现在他常常会拖到客户打电话索要设计作品时,才会匆匆忙忙加班设计。殊不知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往往更难以找到设计灵感,作品的创意自然也就没办法保证。到头来,客户因为不满意还要反复修改,进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么多的烦心事实在令人头痛不已,艾森在这些琐碎繁杂的事物中总是感到异常挫败,可又不想承认自己工作能力欠佳,结果总会陷入“拖延”的僵局。

艾森因恐惧失败而导致拖延,却不知拖延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内心恐惧。每当提交最终设计作品日期临近的时候,艾森就会陷入极度恐慌,因为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用来设计出一份作品,更不用说是一份极具创意的优秀作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仅仅因为害怕失败就裹足不前,那么我们只能一辈子在原地打转,艾森的个人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像艾森一样因失败恐惧症状而陷入拖延深渊的人数不胜数,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杞人忧天”和“担惊受怕”上,因而总是错过最佳的前进时机。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恐惧失败往往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选择逃避,选择后退。而一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想被拖延所累,就必须要学会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一、戒了吧,拖延症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拖延,拖延是阻碍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人都是有惰性的,总是希望今天能够少做些事,能拖到明天的就拖到明天,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如果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明天的事情又放到什么时候去做呢?只有今天及时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才能轻松地处理明天可能要做的事情,只有每天都有条理地完成每天的工作,才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景。

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后天,这是一种很坏的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沓,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至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拉的唯一良方就是马上开工,不要等到明天。当你开始及时做事——任何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且看如下事例:

“拿下美国B客户非常难!”海尔洗衣机海外产品经理崔淑立接手美国市场时,大家都这么说,因为前任各产品经理在这位客户面前都业绩平平。崔淑立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绝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这天,崔淑立一上班就看到了B客户发来的要求设计洗衣机新外观的邮件。因时差12个小时,此时正是美国的晚上,崔淑立很后悔,如果能即时回复,客户就不用再等到第二天了!从这天起,崔淑立决定以后晚上过了11点再下班,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当地上午的时间里处理完客户的所有信息。

三天过去了,由于崔淑立与客户能及时沟通,开发部很快完成了新外观洗衣机的设计图。就在决定把图样发给客户时,崔淑立认为还必须配上整机图,以免影响确认。她“逼着”自己和同事们今天的事情必须在今天干完,绝不能拖到明天,当她拿着众人努力的结晶——整机外观图并发给客户时,已经是晚上12点了。大约凌晨1点,崔淑立回到家,立刻打开家中电脑,当她看到客户的回复:“产品非常有吸引力,这就是美国人喜欢的。”她顿时高兴得睡意全无,为自己的日事日清有效果而兴奋不已!样机推进中,崔淑立常常半夜醒来打开电脑看邮件,可以回复的就即时给客户答复。美国那边的客户完全被崔淑立的精神打动了,推进速度更快了,B客户第一批订单终于敲定了!

其实,市场没变,客户没变,拿大订单的难度没变,变的只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崔淑立。崔淑立完全有理由说:“有‘时差’,我没法当天处理客户邮件。”但她只认目标,不说理由!为什么?崔淑立说:“因为,我从中感受到的是自我经营的快乐!有‘时差’,也要今天干完!”

二、今日事今日毕

从现在起就克服自己的惰性,立即行动起来,把手头该做的事情做完。

很可能有人会说,在必要的时候拖延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甚至是有所裨益的,比如在倦怠、懒散、消沉或者恼怒的时候,停止工作比硬撑着继续工作的成效要好;比如在条件还不很充分就匆匆着手进行某项工作的时候,不如暂时先把工作放在一边等待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比如有突如其来且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的时候,分清轻重缓急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准备奋力迎接挑战却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先歇一歇以期积蓄更多的能量,很可能在再次出手时就一切轻而易举,游刃有余。

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他们经常为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各式各样的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这个工作做起来难度太大”“客户不回信我有什么办法”“这段时间实在太忙,把这件事给忘了”“这么大的工程只给这么点时间,怎么可能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条件出什么样的活”等,听上去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但不论借口是多么的冠冕堂皇,其实就是为自己的拖延做掩饰,它能带给你的后果,一点也不会因你的掩饰而有丝毫改变。

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我们也很明显地看到那些出众的人没有谁会因此而为自己的拖延寻找借口,他们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推脱确实需要立刻行动的工作。所谓的情绪、效率等都不能成为你拖延工作的理由,我们能做的是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去适应工作,而不是随着自己的心情去工作,因为这样是不能成功的。

你要始终坚信一点:你有多自律,就有多美好。

练习箴言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朱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