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
——编者寄语
从事保险营销工作就是一场有关信仰的、永无止境的修行。梅的爷爷在保险业修行了一辈子,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依然在为客户设计保障计划。如果他只是把保险营销当作一时糊口的工作,必定不会能坚持一生来从事。
时代都是喜新厌旧的
我曾见过因为算错转正佣金而放弃保险的新人,也见过因为跟主管闹小别扭而离开的,更见过被同业承诺所谓“总监职级”而跳槽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不太清楚离开的人会怎么样?但知道跳槽的人中,大多不会过得像从前那么“优秀”了。
成功,是时代造就的。时代有一个喜新厌旧的毛病,它只会造就一时的英雄。这就好比“天无百日晴,花无百日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样。作为保险营销的一员,如果看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那么焦虑,也不有那么急躁。回想一起,过往很多风光一时的“高手”们,我们哪个不是因为跟着国家的人口红利、市场红利而成功的?哪个不是勤奋的因素大于技术的因素?但是,这种非专业的成功模式,会一直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
前些天下机构督导工作,也听到一些曾被抬举得很高的主管讲师的事情。她们中有的到处借钱,陆续被客户和团队所嫌弃,不再来公司;有的受不了这几年收入的持续下滑,又无法突破业绩,也有筹钱去做其他行业经营的;也有怀疑是公司领导不行的,被同业类似“78万筹备津贴”的政策所吸引走的,等等。这样的故事,在我过去十多年的经历中,是听到过无数遍的,最近再次听到,我一点也不意外。这就好比在不顺利的时候,被别人或自己骗进歪路的人,永远都会有。
宁愿选择贪婪
如果让我总结一下,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把保险长期做下去呢?带着修行心态的人,用一份信仰般的坚持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但凡只是用试一试、过渡一下的心态,以有点小兴趣、想赚点零花钱等想法的人,离开保险行业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付出就有回报”是学校老师说的,不是市场承诺的,更不是生活对我们的承诺。
特别是这三年,我体会最深的是:保险是“好人”才能从事的职业,一定要带着长期主义的思想。那些带着三心二意的想法,想赚快钱的人,肯定不算这里所说的“好人”。因为这里的“好人”,不一定与人品有关,但一定与做事业的心态有关。
为什么曾经表现很优秀的人会在这几年陆续离开保险行业?我在网上找了一下数据:年末,整个行业从业人员高达万,截止年9月末,从业人数降至万,如果再过几天有新的数据出来,预计人数可能只剩万的样子。三年下来,少了多万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剩下的这些人,应该是跟着一起恐惧,还是更加“贪婪”?
网上数据显示,从我国业人员少了数百万,但IDA、MDRT入围人数却有快速的提升,整个行业的原保费收入没有随着从业人数而出现大幅下滑,反正依然保持着增长;现有从业人员的某些层级人均收入有大幅提升的情况,等等。这些说明什么?我的理解是,保险行业也在去产能化,那些职业化、专业化不高的营销员会被转型出行业之外,留下来的大多是朝着专业化、精英化的方向在发展。年,将是保险行业大幅清虚的最后一年。从此,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将会稳定在一定幅度。
过去的成功并非来自专业
过去,我们的保险从业者签的是哪些保单呢?我们来盘点一下。
入行首月出自保件:大多数加盟保险行业的新人,都会在入行第一个月有一两件自保件,这个与自己的购买力有关。
入行次月出家人件:自保件不会长期下去,给家人投保的保单会在次月紧跟自保件签得,当然也需要做做家人的工作。
入行三月出人情件:入行三个月左右,就是找三大姑八大姨这类的亲友来投保。平时人情世故能做到位的,这方面的保单也会有几件。人情单也就是我们之前讲的五同单:同族、同村、同乡、同学、同事等。
以上三种保单就是新人前三个月、前半年的主要业绩来源,大多数新人也会“死在”这三个月里。比如买不起自件、家人反对投保的,亲友不支持的等,这样的新人绝大数坚持不到前三个月。
坚持完前三个月的,后面绝大数人依然是把自保件、家人单和人情单轮番用几个来回。这样也能坚持到半年或一年,甚至一些“不学无术”的老人,也是靠着这三种单在行业里混了三五年的大有人在。
总之,有时代的红利,让许多“兼职”的老师、医生、村干等行业人员,也能通过每月拜访七八个亲友就月收入过三、五千的情况比比皆是。于是,“但凡能喘气的”,都想来保险公司“薅一下羊毛”。
拼的还是长期主义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果林”的文章,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过去,我们成功(签单)真的太容易,主要是因为果子离我们的身边很近,随手就能摘到。现在签单难,就是因为剩下的果子都挂得更高了,我们必须费力、费心、费神才能摘到。
问题的关键也正是过去成功得太容易,现在有难度了,很多人不想再摘果子了,就纷纷离开了果林。那么,我们这些剩下的,还留在果林的人应该怎么办呢?长期主义,还是长期主义的思想才能救我们。
自保件、家人单、人情单这些好吃的果子,已经在过去十多年里被过渡消费掉了。剩下的会是什么单呢?我认为是专业单、品牌单。未来十年,会是整个行业大洗牌的黄金时期。哪些人会被洗走呢?我们回头分析一下最近离开的人就知道了:
一是没有长期主义思想的,只是想试一试,赚快钱的人,连起床都需要主管打电话的人,肯定会最早的被转型走;
二是专业技术没有提升的,还是停留在生老病死残的人身保障技术层面,还靠着人情世故的老套路去做客户经营的营销员;
三是不会设计服务爆点的,客户服务没有新意,也不走心,按照老套路出牌,永远是请吃饭和送挂历的这种营销员肯定没有前途;
四是不能打造个人品牌的,永远靠着勤奋去感动、打动(或者是骚扰)老客户,不能把自己打造成客户心中的保险明星的。
所以,专业单和品牌单才是未来的签单方向。专业单,就是把人身保障和财富保障叠加起来,把售后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叠加起来,把保险服务与终身陪伴叠加起来。而品牌单,就是打造个人的保险IP,化过去“我们找客户”而成为“客户找我们”,把自己提升为“客户的好邻居”,树立客户身边“十公里内最佳保险顾问”的品牌形象。
具体怎么做,我会在后期文章里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