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风平浪静的闲暇》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主人公凪喜欢吃玉米,但是却有点密集恐惧症,害怕看到排列着的玉米粒。
妈妈看到她不好好吃玉米,没有探究背后的原因就直接把玉米扔掉了,并且用“玉米好可怜”“都是你把它们害死了”等语言威胁她吃玉米。
从此,凪在妈妈面前就必须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才能避免被妈妈责难。这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首先定义的。她认为,利用亲密关系迫使我们让步的行为就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所做的一切并非全处于恶意,只是着眼于自己的利益。被害者们面对情感勒索往往深受其害却不自知。更糟糕的是,情感勒索就像藤蔓,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蔓延。就像剧中凪在工作场合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情感勒索,帮同事背锅、替同事加班,在恋爱中也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根据亲子关系、婚姻、职场中的案例,从情感勒索过程、分类、背后的原因以及常用伎俩入手,教读者们如何科学、理性地了解情感勒索以及如何正确应对情感勒索,防止个人的自我完整性遭到破坏。
01谁在对你进行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善于运用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制造迷雾,通过重现恐惧记忆,不断考验他人的责任,引起他人自责三种途径掩盖自己的真实动机,实现向受害者施加压力,并最终达到目标。
根据苏珊的研究,情感勒索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形态:
-施暴者:让我们知道他们的需求,并告知忤逆他们的后果。积极型施暴者的常用句式是“不听我的话,就滚”。
相比起积极型施暴者的一不顺从就发脾气,消极型施暴者常用的手段是低头生闷气,让被害者产生愧疚感,从而进行让步。这种方式最让人无法招架,因为施暴者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
-自虐者:将威胁内化,强调如果不让步,他们会做出某些伤害自己的举动。常用句式:你不答应复合,我就不吃饭。
这类人极度渴望依赖,因此将对方的责任感作为勒索的重点。如果说施暴者把他人当作幼稚的小孩,那么自虐者就是将自己当作小孩。
-悲情者:强扣罪名,使别人产生罪恶感。常用句式:你不帮我,我就要被炒鱿鱼了。
这类人通常会让被害者察觉他们的苦处,如果你没看出来,他们就会指责你不关心他们,如果你看出来了却没有满足他们的心意,表现得沮丧或者沉默并将不顺都归咎于被害者不肯让步这一点上。
-引诱者:给一连串测试,暗示如果让步就能得到甜头。常用句式:我会帮助你,只要你……。
这是最不易发觉的一种情感勒索。因为它在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外裹上了与正常亲密关系相似的外衣,却暗行操控之实,使情感勒索者达成控制他人生活的目的。
事实上,这四种类型间没有绝对界限,有集大成者或者两种以上的情感勒索者。甚至,我们自己也可以同时成为勒索者和被害者。
02情感勒索会产生什么影响?
情感勒索有六项致命特征: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
在《风平浪静的闲暇》中凪与妈妈的相处具有典型的特征。
要求:妈妈借亲戚朋友的口,向凪要钱装修房子。
抵抗:凪虽然有钱,但正好想和朋友合开一家自助洗衣店,所以她拒绝了妈妈提出的要求。
威胁:妈妈以自己借钱和会被别人说闲话相威胁。
施压:看凪还在犹豫,就开始卖惨说自己来想办法,让她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就好。
屈服:最终迫使凪退让妥协,将原本需要用来开店的钱汇给了妈妈。
重启:一遇到问题,继续向凪进行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不会像烧杀抢掠等行为危害我们的人身安全,但是会夺走我们的自我完整性。比如,深陷妈妈情感勒索的凪不得不放弃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内心相当绝望。
所谓自我完整性,不仅反映了我们的身份、价值观和道德感,更体现了我们的理想和原则。
面对妈妈的情感勒索,凪失去了自尊,损害了幸福感,也使母女关系陷入了不安之中。因为情感勒索者越索取,受害者越无法付出。女儿的想法总是被抹杀,沟通屡屡失效,造成女儿吝于付出感情。
也就是说,情感勒索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使被害者无法表达出真实的自己,只能与勒索者建立一种浮于表面的关系。
在情绪勒索中被害者容易形成惯性,想要正确对待必须从惯性应对区走入改变行为的非舒适区。书中主要从行动和情感两个路径入手,阐述了正确的回应方式及提升自我,帮助被害者变得更具自尊、更有效且更有力。
03如何正确应对情绪勒索?
作者提出了SOS策略这一方法来回应情感勒索者:
1.停下来(Stop):这样做可以避免与情感勒索者正面交战,从而打破力量平衡,削弱情感勒索者的力量。
-使用拖延话术:不要马上回复,使用“这件事很重要,请给我点时间想一想”等句子回应。
-抽身走人:让自己远离争端,不做传声筒或者调停人。
-留点空间:找借口离开现场。
面对情绪勒索,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安。而寻求自我完整的方式之一,便是正面迎击这些不安,并学着把它们当成自然存在的现象。
2.冷静观察:(Observe)
当情绪键被按下,我们会根据本能进行反应,将思考抛在脑后。因此,冷静观察情感勒索者和被害者本身的情绪十分关键,可以让我们从混乱的局面中认清现状。
-情感勒索者的要求使什么?如何提出的?你抽身之后他的反应如何?
-你自己的反应如何?感受如何(包括情绪、身体)?引爆点是什么?
3.制定应对策略(Strategize)
弄清情感勒索背后的情绪之后,行动的关键就是如何告诉情感勒索者你的决定。书中总结了四种有效的行为策略。
策略一:非防御性沟通
相对于防御性沟通(反驳、获得认可、解释、道歉等),非防御性沟通能够缓和谈话的气氛。比较常见的说法有: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
-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真的吗?
-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聊聊。
-你绝对没错(即使你并不这样认为)。
策略二:化敌为友
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这样做是为了挖掘更多可能性,寻找双赢的做法。具体可以采用这样的话术:
-我想知道,如果……会怎样?
-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一种方法来……?
-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做得更好/顺利相处?
策略三:条件交换
这样做最大的作用在于,避免了责任由一个人承担压力,而是双方都为目标而努力。例如,书中举出了马特和艾米这对夫妻的故事。
马特的想法是,艾米如果不减肥,他会继续无视艾米。艾米则因为马特的无视而暴饮暴食。这就导致两人陷入了互相指责的死循环里。采取条件交换的方式以后,艾米开始节食,马特会和艾米聊半小时天,逐渐打破了死循环,使关系得到了修复。
策略四:运用幽默
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幽默可以化解紧张的气氛,使和情感勒索者的对话更轻松,减轻恐惧感,防止发生激烈的冲突。
04如何提升自我认知抵御情感勒索?
容易被情感勒索的人学习回应情感勒索者的技巧只是治标,也可能会招架不住情感勒索者的压迫。真正能够治本,避免陷入情感勒索漩涡的核心是提高自我认知,消除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这三个情感键。苏珊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自我认知提升方法。
1.解除恐惧键:
-限时思考法:定一个计时器,把产生负面想法的时间定在5分钟内。
-照亮黑洞:恐惧就是黑洞,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四五次,想想生命中最棒的一天,用快乐的珍贵体验滋润我们的心灵。
2.解除责任键:
-列出别人对你的期望,在前面加上凭什么,将我们从这些期望中的责任感剥离开来。
-做自己的守护天使:对自己说“我原谅你”。让自己意识到自己不该对某件事负责。
3.解除罪恶键:
-明确他人的负面评价只是观点而不是事实。
-“罪恶盒”:记下让你觉得有罪恶感的评语,放进盒子(如鞋盒)包好,寄件人出写上始作俑者,收件人处写上自己的名字,包裹正面写上“退回寄件人”,然后把盒子处理掉。
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定义了什么是情感勒索,归纳了情绪勒索者的类型和伎俩,并提出了应对情感勒索的方法。这本书既教我们如何应对情感勒索,也给情感勒索者内省提供了方向,无论情感勒索者还是被害者都不应该错过这本好书。
作者简介:楠孩子,热爱阅读,喜欢写作,以阅读和写作为自己的终身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