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个建议,帮你行之有效地克服ldquo [复制链接]

1#

现代社会,社会交往越来越重要。但有一类以恐惧、回避为主要特征的交往问题困扰着年轻人,这就是社交恐惧症。不仅影响年轻人的交友、婚恋,甚至进一步导致有些年轻人为此而不出门,个人发展受到很大损失。

社交恐惧症是常见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是对社会交往的不必要担心,在一般人看来很正常的交往场合,而当事人却十分害怕,产生过度的恐惧,害怕自己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差错,出现脸红、心慌、口吃、呼吸急促、前言不搭后语等出丑表现,令当事人非常尴尬。

社交恐惧症的本质是一种焦虑,本质特征是紧张担心。

社交场合出现过度紧张、担心等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引发生理上的血压升高、脸色发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因此特别像是生理问题,但生理问题只是心理问题的衍生物。

第一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社交恐惧的产生根源,是对别人的看法过分地看重了。比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中(尤其是陌生的环境),社交焦虑者普遍都有一种预估,那就是假设他人会嘲笑甚至贬低自己。

错误的思维模式带来错误的行为,你想改变自己的行为,首先就得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那,怎么改变思维模式呢?首先,学会正确地识别他人的社交信号。比如领导发火,不一定都是因你而起。你的女神皱眉了,可能只是因为肚子不舒服,而不是因为你的表现不佳。

另一个建议,不要过分苛求自己的行为准则。比如,当你想鞭策自己迈出社交的第一步时,不要使用“必须”“应该”等强迫性的词汇,而是用“如果我先开口……会不会比较好?”

第二步“突破固有的行为模式

上面说了,思维模式会影响行为,可是反过来,行为模也会影响思维模式。比如,你在谈话中习惯躲避别人的视线,又或者你总是僵着一副脸。对方看到你的表现,自然也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于是你还以为对方是呈现的不友好的姿态,更加紧张了。人际传播的恶性循环,便这么产生了。

那么,当你鼓起勇气直视对方,或者主动露出微笑的时候,对方自然也会卸下警惕心,从而实现气氛友好的社交。

总之,无论是逃避眼神,不苟言笑还是其他什么安全行为,你最好都列进一个清单里,找个机会统统把它们给摒弃掉。然后尝试新的,有益的行为模式。

第三步是减少自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