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本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社交恐惧症》。
作者王宇,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兼任江苏卫视、《金陵晚报》《东方卫报》等媒体心理专家。咨询案例近例,治疗时长超小时。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各类神经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已出版畅销图书《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一个人生活太孤单,在人群中又对人类“过敏”,一社交,就焦虑。能用文字信息解决的事,绝不打电话或当面沟通,尽量减少面对面社交的机会。这究竟是天生性格使然,还是被内卷的疲惫带来的逃避表现?
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甚至决心与自我分裂,造就了与真实自我之间持久的矛盾,让人陷入“自我战争”的深渊,与焦虑相伴。因为恐惧而选择“安全”,以逃避应对,这看似是合理的选择,但社交恐惧者却因此失去了在痛苦中觉察自我、了解自我、实现心灵成长的机会。
如何摆脱内心的冲突与挣扎,找回真我?本书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切入点,结合作者多年来的一线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发展规律、自测判断标准、认知障碍、深层心理问题以及改变的方法,相信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并最终成为你自己。
1、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内向是社交恐惧症吗?在我们不了解社交恐惧症之前,总会认为社交恐惧症就是性格内向与孤僻的人,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作者认为社交恐惧和内外向没有什么关系。
《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中说,内向并不是社交恐惧症,反而内向的人会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因为内向的人的演讲能力、表达能力非常强。内向的人非常善于一对一的交往,可以做非常好的朋友,因为他们善于聆听,善于跟你构建这种非常细腻的人际关系。所以“内向不是缺陷”,它是性格的一种,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做出改变。
那到底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呢?书中给出的定义是:社交恐惧是一种隐形的伤痛,它不像生理疾病可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关心。有时为了避免被别人同情或瞧不起,患者往往会伪装和掩饰,不愿意别人对自己了解太多。因此,社交恐惧症患者有时在他人看来也许完全没有问题,他把自己伪装得很好,他不敢暴露真实的自己。
最重要的一点的是,社交恐惧必须是影响到了生活,引起了较大程度的痛苦,并至少持续六个月,才算是社交恐惧。也就是说,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社交产生的恐惧感,面对重要场合或者与人交往时,会紧张、脸红、出汗和发抖等等。他会产生负面思维,认为别人会”离我而去“,”别人会瞧不起我“。
1、社交恐惧症的影响
那么社交恐惧症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4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对思维的影响、对感知的影响、对行为的影响和对未来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对思维的影响。前面我们说了,社交恐惧是一种负面的思维,他会让有社恐的人产生一些消极的思维,比如,”别人看不起我“,”他一定觉得我很笨“等等。
负面想法就像是一个不断自我实现的预言,患者越认为自己会遭人嫌弃与讨厌,就越会在和别人相处时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时,他会认为别人的闲聊、一颦一笑都与他有关,甚至认为别人都在议论、嘲笑他。这样,他就更加坚定自己不讨人喜欢的信念。你思维越消极,行为就会越退缩,随后变成恶性循环,没有人真的愿意接纳你。
其次,是对行为的影响。我们知道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因为害怕被否定、被拒绝,他们会无意识的选择逃避,比如交谈时不敢与人对视,而无法逃避时他就会伪装甚至是压抑自己去迎合他人来获得安全感。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孤独和自卑。
然后是对未来的看法。他们会对未来产生恐惧,因为未来对他们来说是灰色的。不敢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去生活,只想活在安全的圈子里。即使他逃避了那些让他恐惧的人和事,也逃不掉“预期恐惧”—对即将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恐惧。
比如,一位女性患者还没结婚,连男朋友都没有,却开始担心自己结婚后不会带孩子,不会和孩子的老师相处,不会处理婆媳关系,甚至无法处理好和未来亲家的关系。
最后对感知的影响。当他不得不与别人交往或面对使之恐惧的情景时,他的大脑往往一片空白,整个人变得迟钝、不知所措,根本听不进去别人讲的话,完全沉浸在恐惧和慌张中。
比如,工作压力。在职场中存在着淘汰制,为了和他人竞争,很多人时刻做着战斗准备,缺乏安全感,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是危险。他会不断的审视自己,不断的想别人是怎么看他的,越这样做他就越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同事进行交流,工作也会停滞不前。
2、社交恐惧产生的原因
作者说社恐和其他恐惧症一样,都是一种神经症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慢慢的去摸索才能去战胜社交恐惧。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症呢?作者在书中提到几个因素,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家庭因素。父母的个性与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童年缺乏爱、温暖、肯定与尊重,或在过于溺爱、纵容的环境中长大,他就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那么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社交恐惧症。
试想,一个孩子没有被父母温柔对待,还不断地受到伤害,他如何能建立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信任与安全感?在心理治疗上,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其次,人生观和价值观。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影响孩子,比如父母常说“你要做大事,所以我们会更用功、更优秀、更完美,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得到父母的赞美和认可。但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不一定吧,我们在追求价值观的过程中迷失了,这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成为枷锁,当他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所要求的标准,他就越来越瞧不起自己。他的初衷虽是试图超越自己,结果却越来越无法接纳自己。
然后是幻想和现实。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无法达到对自己的期待,他就会躲在美好的幻想之中—“我希望自己的一切都很完美,能做到镇定自若,很有气质,很美丽,我希望大家都很喜欢我。”完美的幻想总好过残酷的现实,幻想给了他希望,给了他力量,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自我。所以,他开始逃避现实,陷入了自己的世界。
最后内心的冲突。极致的完美与成功在现实中是无法达到的,因此他在“理应如此”与“事实如此”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突。当他无法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他就会自责,无法面对自己,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他的内心充满冲突,或者说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战争。他总是幻想消灭症状,改造现实中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是如果你无法认清自我,找回自我,那么我们就无法摆脱社交恐惧症对我们的伤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一切?如果脱离社交恐惧对我们的伤害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找回自我,用积极的心态去战胜它。
2、如何战胜社交恐惧症
作者说,想要战胜社交恐惧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他背后隐藏着的动机,需要我们端正态度。因为对心理问题的治疗绝不是闪电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久战,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作者为我们了介绍了森田疗法来帮助我们找到自我。
森田教授认为,神经症患者是“完善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这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的态度,致使症状越来越严重。
社交恐惧的症状,比如对视、余光、脸红、手抖恐惧等,如果追根溯源,患者原本都是健康人,只是体验到了一些一般性的感觉或体验,又因为“完善欲”,而把一般人也会出现的感觉或体验当作病态的异常现象,引发了恐惧及预期不安。又由于精神交互作用,这种感觉逐步加深,逐步强化,乃至成为长期的症状。
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强烈,内省力强,若将专注力指向某种不适,这种不适就会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对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1、顺其自热
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方法的寻求,而是态度的转变,从对抗到接纳。我们要接纳自己的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作者说,社恐患者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变好”,而恰恰是因为我们要“变好”的执着让我们陷入社交恐惧的陷阱。
治疗不是一味找寻去除症状的法子,而是领悟到自己对去除症状的执着,并且反思对自己一贯的逼迫与做好一切的幻想。只有停止逼迫与幻想,才能与症状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现实和解。这首先需要放弃对“治好”的执着。也许,领悟到治不好了,才是好的开始。
2、认识自己
作者说,认识你自己,是一切理论与治疗的根本。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到底出了怎样的问题?”这些重要问题往往会被人忽视,毕竟我们总是活在一厢情愿的“真相”之中。因此,苏格拉底提醒我们: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那么,我们该如何审视和了解自己呢?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自由联想和自我分析。我们来看看作者提到的案例。
有一位女性患者有一个奇怪的症状,就是不能靠近别人,就算对方是女性也不行。因为太痛苦,她靠在一个女性朋友肩上,但这之后她就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之中。作者让她去感受自己的焦虑,看看可以联想到什么,她首先联想到的是“脏”,再对“脏”进一步分析,她联想到了“精子”。之后,她谈到了这一生仅有的一次婚外情。
她是一个如此“纯洁”的人,婚外情、性关系、精子,这些“不纯洁”的东西会玷污她原本的纯洁,她极力回避这些。她就算穿着裤子坐在长椅上都担心有“脏东西”跑到身体里,她也觉得这很奇怪,不过她就是感到很恐惧。
恐惧的背后折射出她内心的冲突—虽然她已经不纯洁了,但她的内心一直没有接受这样的事实,她的强迫行为就是对肮脏自我的排斥。她不是害怕脏,也不是害怕精子,而是一直没有接受一个“不纯洁”的自己。
所以,通过自由联想与自我分析,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也更接近内心真实的感受、目的与潜意识诉求。当你了解了自己以后你就可以试着接纳自己,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其次,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像是一个拼图游戏,一块块拼图拼到一起,这幅画就越来越清晰了,而这幅画就是你自己的样子。认识自己的起点在于痛苦、挣扎、纠结、矛盾、不解的情景与事件。如果认真对待这些,我们就会对自己及整个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为什么能让我们想一天?这可能是因为你害怕对方不喜欢自己;明明我们想要得到某样东西,为什么却一直不敢争取,为什么总是拖延和逃避?这可能是害怕自己失败;本来不想做的事情,为什么不懂得拒绝……,这可能是因为你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有当你清楚得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那么你才有可能去改变。
3、活出自己的勇气
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为了做出改变,面对现实,但是很多人却无法做到,为什么呢?因为现实要比幻想痛苦,人们习惯性的选择逃避,逃避自己的缺点。其实这所有的想法都来源于恐惧。
作者说,恐惧有两个层次,表层是对症状的恐惧,而深层则是对真实自我的恐惧。那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现实中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他害怕面对这样真实的自己,所以自欺欺人得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比如,有一位患者给作者写信说:“我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只要和人说话我就紧张,和别人一起看电视我觉得好笑时,如果别人没有笑,我就不敢笑,担心别人认为我有病。然后每天在电脑前面玩游戏,玩游戏也不敢和人聊天,怕别人认为我有病。之后我去工作,当了学徒,但我非常紧张,怕出错,怕说错话得罪人。我不知道怎么和人交往,只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从不偷懒。最后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回到了老家,但还是每天都活得很痛苦,不知道去干什么,也不敢和人说话,连父母都害怕,害怕他们发现我不正常。我天天待在家里,想和人交往,又怕和人交往。然后,我每天就整个人都焦虑不安,看书都不能安静下来,每天用这种、那种方法都无法阻止自己的担心。
“为什么我努力了这么久,还是好不了?表现得蠢不行,表现得凶不行,表现得聪明不行,表现得斯文也不行。我好像怎样做都不行,怎么做都要想一下这样做正不正常,这样做对不对,别人会怎么看。做事很完美的时候就会觉得我是不是有完美欲,我是不是又幻想了。我很害怕自己不正常,我都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真实的自己。比如,买东西时我也要想一下怎样做才正常,也不知道头脑里想的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
这位患者有什么问题?他害怕自己不正常,怕被别人瞧不起,他想做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他并不完美。作者说,敢于不正常,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一直逃避,那么你就会变得麻木。
比如,一个患者害怕狗,见到狗都是绕着走。他对狗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他对恐惧、对生活的态度—“绕着走”。他一直在绕着走,所以他这一生都被恐惧所左右,而没有自由地活过。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人也是一样,但是人“聪明”,会发明出更多逃避的办法,比如假装不在乎,或是让别人帮忙做决定,或是躲在虚假的面具里。但我们要做的是面对现实,找到面对现实的勇气,在痛苦中求索。
比如,你与人交谈时会脸红、紧张,不要害怕,你要不加掩饰的表达出来,脸红又能怎么样呢?所以作者说,活出自己的勇气,面对现实,认识自己的不完美,那么一切就都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