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 http://pf.39.net/bdfyy书目治疗师:
作为一个资深选择恐惧症患者,小到明天吃什么,大到该不该换工作,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纠结。为生活中一些小事纠结,可能只是多花费些时间;但面对人生一些重大抉择的犹豫,让我自责我自己的懦弱和缺乏勇气。请问如何才能不再纠结?
——纠结体
“生命的全部即关乎再一次机会,我们有生之日,直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再一次的机会。”
纠结体:你好!
记得半个月前,我正准备开始自己的减肥大计,兴致勃勃去超市选购沙拉酱。结果,我在货架上那满满两排沙拉酱前徘徊了近一个小时,仔细研究了各种酱汁的原料配比和热量表,甚至还上网搜索了每款酱汁的评价,却因为无法下定决心,空手而归。
网店打折,因为纠结买哪件颜色的衣服,我把它加购又删除,反反复复差点错过折扣。
或许有人会说:“你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不过是因为穷。”我想说还真不是。有一次,我咬牙把一款内搭的每个颜色都买了下来,后来却因为犹豫哪款颜色配哪件外套,在衣柜前纠结了整整半个小时。
图源网络
看到你的来信,我感觉找到了病友。我也时常埋怨自己,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决定都做得如此艰难?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项研究调查才逐渐释然:其实人人都可能患有“选择恐惧”,在很多情况下,这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希娜·艾扬格做过的一个经典实验。他们在一家超市摆上一些高品质果酱,有时是6种,有时是24种,每种果酱都可以免费试吃。
结果,无论货架上有6种还是24种果酱,顾客都只会尝试其中的1或2种。在面对6种果酱时,有大概30%的人会购买一瓶果酱;而在面对24种果酱时,几乎没有人会掏钱购买。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举过一个类似的例子,即著名的“布里丹之驴”: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
别生气,我不是在骂我俩以及所有选择恐惧症患者都是驴,不过,我们对于许多可能在未来左右我们人生的未知选项,或许与驴对干草的理解一样浅薄。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这种选择困境,找到自己选择恐惧症的成因,可以看看美国心理学教授巴里·施瓦茨的《选择的悖论》。在书里,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选择和自由,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更多的选项,代表更多的迷惑性和不确定性,想要剖析问题并得到“正确答案”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往往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更令人沮丧的是,就算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选项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后悔。
这也是为什么,过于追求完美却又害怕承担责任,是很多选择恐惧症患者的通病。
早晨纠结穿什么衣服,因为害怕选错会看起来太丑;在外卖APP里流连半个小时,因为害怕点餐失误味蕾遭殃;犹豫要不要去面试新工作,因为害怕自己的选择影响职业发展……想想学生时代,几道单选题就能把我们考到崩溃,更何况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多选题呢?
图源网络
考试时我们偶尔靠“蒙答案”来度过难关,在生活里,我们便往往求助于长辈、朋友、星座、占卜,甚至是抛硬币来做决定。
但是,正如那句话:“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你突然就知道,你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将选择权交付于他人,实际上也就推卸了选错的责任,得到了心理安慰。
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李松蔚看来,选择恐惧症还反映着我们生活中不愿意正视的问题。
“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幻想,仿佛这个选择对我们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重要到足以掩蔽其他一切不满足。”
当我们陷入购物的纠结,不知道买哪条裙子更好,我们的幻想也许是,选对一条裙子,自己会因此大受欢迎,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变得更好一些,不用再去面对自己缺爱的事实。
在相亲时我们举棋不定,这位没房没车,那位又不够有趣,因为我们知道经营一段良好的关系太难,幻想能够一劳永逸。
可是,完满的人生怎么可能靠一次正确的选择就能实现?
如果你需要一位能帮你做出决定的“他人”,我推荐你常备一本《答案之书》,这本书的每页纸上都只有简简单单几个字。每当你有想要求助的烦恼,默念问题,再随机翻开书页,它会给你答案。
但是,我希望我们都能够更勇敢一点儿,勇敢地担负起每一次选择的责任,勇敢地直视内心的匮乏,勇敢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珍妮特·温特森在其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里讲述的经历曾给过我勇气,我想把这本书与你分享。
珍妮特·温特森,图源网络
温特森从小是个乖乖女,与养母关系和睦,在养母的安排下循规蹈矩地长大,直到她十六岁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孩,不被她所在的基督教家庭所容。
十六岁的她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选择离家出走,选择去寻找自己的生母,选择在殡仪馆、精神病院打工,最后靠打工的收入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
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温特森做了很多非“常人”的选择,也总能够独自承担起选择的责任与后果,并因此过得快乐。
愿我们都可以拥有直面选择的勇气。温特森也已经用五十年的生命经历鼓励我们:“我已明白,寻获与丧失、遗忘与记忆、离去与归来从未停止。生命的全部即关乎再一次机会,我们有生之日,直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再一次的机会。”
注:文内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使用权限相关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8折购书)
《选择的悖论》
[美]巴里·施瓦茨
著
梁嘉歆/*子威/彭珊怡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选择的悖论》的作者巴里?施瓦茨是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三次登上TED大会演讲台,其著作荣登《商业周刊》《福布斯》畅销书榜,百余篇文章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等顶级期刊。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解答之书》
[美]卡罗尔·博尔特
著
何静
译
湖岸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生活取舍、职场浮沉、情感去留,人生总要面对无数选择,无数困惑,每到此时,多么需要一个答案或暗示,为自己平添迎接未来的勇气。现在,只需在心中想着那个最近令你纠结不已的问题,然后拿着《答案之书》专注10秒,再自然、随机地翻开你最有感觉的一页,翻开它,一切便有了答案。
(点击图片,8折购书)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英]珍妮特·温特森
著
冯倩珠
译
新经典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珍妮特·温特森回访过往的伤痛,书写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她开放且坦诚地剖析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受伤的童年往事、压抑痛苦的少年生活,是之后的人生中走不出的阴影,也意味着磨砺和成就自我的可能。正如《泰晤士报》中所说:“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温特森走出创伤的阴影,用勇气、爱与写作锻造并成就自我,正如温特森在书中所说:“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不是用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那将会与生活和爱背道而驰,而是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回忆录,一本充满勇气与力量的成长之书,更是一本充满启发性和智慧的人生之书。
关于书目治疗师
“书目治疗师”是建投书店公司自媒体的一档金牌栏目,主打“阅读疗法”概念,以开书单的形式,邀请名人“治疗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分享阅读来解决读者面对的各类困惑和人生疑难杂症。如果你也面临着不知如何应对的问题、痛苦或不安,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局君将邀请名人名家为你出诊,用他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替你解决一切疑难杂症。
阿加莎·克里斯蒂:衰老,让人拥有对生命更强烈的感恩之情
书目治疗师
女性有颜有钱又有闲,就可以不焦虑?
书目治疗师
悲观主义是一种很适合这个时代的生活姿态丨书目治疗师
亲爱的读者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