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仲景究竟是怎么写出伤寒论的田原对话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http://m.39.net/pf/a_4345635.html

更多中医高手绝学请戳蓝色字体??

小二导读

先师张仲景究竟是怎么写出《伤寒论》的?这是个千古谜题,也是充满想象和故事的时空……今天,分享田原老师与*煌教授的对话,让我们跟着*教授的演绎,“穿越”一下——

采访人

田原受访人

*煌

田原:《伤寒杂病论》里很多方,好像和日常生活相关,比如桂枝汤,张仲景喝完药之后喝一碗热粥,出点儿微汗……

*煌:是这样。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患者这个时候已经处在一个血糖比较低的状态下,需要通过喝粥来补充能量,医院要挂糖水一样。喝粥有利于发汗,中医说粥能养胃气,生津液。

田原:也很简单。

*煌:怎样理解桂枝汤呢?或者说,怎样理解《伤寒杂病论》呢?我们要穿越,需要回归,到张仲景的时代,回到东汉末年,我们跟着张仲景抄方,跟着张仲景看病,要这样的思路。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一个年代。战争年代,一些优良的社会资源,首先保证*事的需要,所以呢,名医作为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一定会被*人征用。那个时候*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定是医生们要重点研究的,要研究如何尽快治好病,保护*队的战斗力。我推测,张仲景当年身处*阀混战的中原,一定看过很多*人的疾病,特别是那些发热性疾病,所谓的伤寒病,张仲景看得更多。*队中爆发的那些传染病,样本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常见的与罕见的,典型的与不典型的,也最容易观察到,个体差异也最容易发现。只有在这种临床实践中,张仲景才能够写出如此真实传神的《伤寒杂病论》。甚至我大胆地设想,《伤寒杂病论》可能是一本*医看的书,*人的病,战争年代的常见病,在书里面可以反映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我要写一本《伤寒杂病论》通俗本的话,就要在战争场景中来诠释张仲景的智慧,来展示经方的魅力。

田原:这个推测很大胆,也很有趣。

*煌:张仲景一定看了很多*人的病,才有那么生动的记录,《伤寒杂病论》的每一条,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的案例。比如刚才说到的大柴胡汤。大柴胡汤证是什么?或者说,大柴胡汤是治疗什么病的?那是庆功宴以后,那个将*喝了很多酒,吃了很多肉,到了半夜里,肚子痛得要命,然后紧急召唤张仲景去。张仲景跑到帐中一看,见那将*痛得哇哇叫,一摸肚子,绷硬,吃太多了。什么病?宿食。该如何治疗?下!用何方?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一下,大便一通,痛就止了。那个将*生的可能就是胰腺炎,也可能是胆结石急性发作。“按之心下满痛,此为实也,当下之,宜用大柴胡汤”,这句原文,可能就是当年学生记录下的那段张仲景的现场讲话实录。

田原:不管是什么病名,证都是一样的。

*煌:是的,病不同,表现是一样的,证都一样,这个将*也可能是消化不良,都有可能。那现在我们回到桂枝汤的话题上。桂枝汤是张仲景的常用方,是*人常用的体力恢复方和强壮方。你看,一群战士从战场上下来了,已经是征战几回,他们疲惫不堪,身心交瘁,那时候战争要花体力的,大量的出汗,拼命的冲杀,还要受惊吓,刀光剑影,飞箭如蝗,一会儿一个刀砍过来,一会儿一个头飞出去……战役结束以后,他们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一路上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到营地时,这些人都不成形了,一个个面*肌瘦,一脸倦容,对这群*人怎么处置?要知道,对饿了几天的人是不能马上吃肉喝酒的,只能先一人一碗桂枝汤。桂枝汤是什么?姜汤啊,复方姜枣汤啊,就是我们家常的生姜红枣汤,再加点桂枝、芍药和甘草,煮出来,香喷喷,有点辣,有点甜,这是张什么方?驱寒方、抗疲劳方、调理方、强壮方。那些*人都喝下去以后,上粥!一碗热粥。

饿极了的时候最好喝粥,粥是什么呢?是糖,米粥最容易使血糖上升。糖尿病人不能吃粥为什么?它的糖化指数最高,瞬间可以升高血糖,饿得要死的人,昏厥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米汤,一下子血糖就上来了,循环功能就容易恢复,比挂糖水还快呢。喝粥后,张仲景要他们赶快盖上被子,睡觉。桂枝汤加上热粥和温覆,人到半夜,就会出汗了,浑身出透汗,是热汗,出了汗以后,人就有精神了,第二天,这些小伙子们生龙活虎,能上战场了。

田原:这是您演绎出来的?

*煌:我演绎的。

田原:真有才,那有没有确实考证过?

*煌:没有,我是为了理解桂枝汤,给学生编的故事,不是说的真实的历史,别误会。桂枝汤证有自汗,有脉弱,还要心悸心慌,还要怕风,都是那些体质比较瘦弱的人,再加上疲劳、寒冷、饥饿、创伤、精神紧张等持续刺激导致的,这种疾病,是古人认识的疾病,张仲景称为桂枝汤证,换句话说,就是桂枝汤病,或者说是桂枝汤综合征。那桂枝汤呢,是我们的生姜红枣汤的提升版。

桂枝汤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方,有的*人吃了桂枝汤以后,也出了汗,但身体还不好,那是病重了,发汗以后还在发烧,反反复复的,可能是肺结核了。这个时候,疾病处在迁延期,寒热往来,来来往往。那怎么办?用小柴胡汤呀!小柴胡是退烧方,柴胡、*芩、半夏、人参、生姜、甘草、红枣,也是7味药。

田原:小柴胡汤就能把迁延不愈的发烧给退下去。

*煌:对呀,所以感冒并不全都吃桂枝汤,有的还是吃小柴胡汤。

田原:还有一些人吃了小柴胡汤也没好的呢?

*煌:还没好,肚子还痛,疲劳,人也瘦了,那可能是肝脏出问题了,或者有的人是营养不良了,贫血了,就该小建中汤上了。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倍用芍药,还要加一大块饴糖,麦芽糖啊,补充营养啊。腹痛的人、贫血的人、便秘的人,吃小建中汤最合适。吃完了以后他脸色红润,食欲上升,体重也能上升,所以,小建中汤是增肥方。还有的*人吃了桂枝汤以后,还不行,晚上睡不好觉,心悸严重,连肚脐下都悸动了,而且出汗多,体质非常差,头发稀疏,脸色惨白,那种就要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龙骨牡蛎了,方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种类似桂枝汤的方,多了,桂枝汤有很多不同的加味方。

田原:这样理解经方很有意思。

*煌:还有呢!战争恐惧症,一听炮响,屁滚尿流,呆如木鸡,那就是张仲景原文所说的“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战争抑郁症、战争恐惧症的好方。就像电影《集结号》里头就有的,一说打仗就吓坏了,尿裤子,不往上冲了,吓得都不能动了。还有,美国大兵在阿富汗战场伊拉克战场也出现很多这种抑郁症,影响战斗力,还影响转业后的就业生活。这些人,吃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应该有效。

田原:再没有别人这么解析《伤寒论》了,六经辨证都跑到九宵云外去了……

*煌:我就这么解析,不要那些理性的东西,我就要感性的东西。

田原:很多人一听六经辨证就晕菜了。

*煌:这就很好理解了嘛,老百姓听我这么一解释,就会用经方了嘛。再说说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苏梗、生姜,这几味药干什么的?张仲景说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就是说这个女人喉咙里面有个东西堵着,像一块烤肉,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非常难受。

在我看来,半夏厚朴汤治疗的,可能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妇女,因为悲伤过度,不断哭泣,哭了以后,咽喉哽咽,老是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情绪低落。这是情志病,所谓的神经症,这个时候,用半夏厚朴汤有用。包括那个甘麦大枣汤也是这样。

战争中间要失去亲人,也可能她孩子死掉了,或者她的丈夫战死了,然后哭得过度引起的。读《伤寒杂病论》,都可以把经方放到这种战争背景下来演绎。

田原:如果这样演绎的话,张仲景是战争残酷的年代,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每个人也都在战争中,只不过这个战争是没有硝烟的,而且现代人的这种苦处,或者悲伤、恐惧,可能不亚于当时那个年代。

*煌:一样的。所以现在柴胡剂、半夏剂用得更多,精神性疾病更多了嘛。

田原:战乱年代可能反而还想开了,豁出去了,死就死吧,现在还死不起呢。这么看病可太有意思了。

*煌:好玩嘛。所以看病其实也不难的,很鲜活的形象就出来了,《伤寒杂病论》的原文就不是平面的东西,是立体的了,活的了。

田原:《伤寒杂病论》是一个很大话题,仿佛常谈常新。而您对《伤寒杂病论》、对经方的理解或者诠释,颠覆了很多人对传统中医的认知,我们还得再“约会”一次,仔细谈谈您书里写到的“经方体质”,您这么多年在临床上发现了哪些方人、药人,相信对人们使用经方来调整体质,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您所说,为人们重新了解经方,使用经方,打开一扇登堂入室的大门……期待倾听更多的精彩观点。

*煌:好。

(未完待续)

原创中医:《中医人沙龙》系列

原创摄影:赵中月

人物档案:

*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90年代以后以名中医学术经验的调查整理与经方医学流派的教学与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的研究为重点。代表性著作有《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煌经方使用手册》、《药证与经方》、《医案助读》等,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日文、韩文出版。其学术观点鲜明且具有新意,学术专著能紧密结合临床,实用性强,是当今受到国内外中医界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