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相对论的真相,我们如何不攀比
TUhjnbcbe - 2023/1/14 20:18:00

如果在你的面前有这样一则杂志广告:1、电子版的时尚杂志20元,2、纸质版的时尚杂志50元,3、电子版+纸质版50元,如果你要买的话,你的选择是哪个?

你没有看错,纸质版的杂志和套餐价格是一样的,你是不是会选择3呢,明明50元可以买两个版本,为什么要买一个,甚至产生选3相当于电子版是送的想法,大家基本都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往往就是套餐会卖的更火,除非你就只想买单品,那就另当别论。

这种结果是商家们和营销者希望看到的,事实上他们也成功了。为什么这种营销方式会获得理想的效果,它背后的营销原理或者消费心理是什么呢,我们是如何被“操纵”的,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至少做一个清醒的消费人或者聪明的营销人。

人类行为有大致相同的一个点就是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也就是人们习惯在决定前对已知事项进行价值比对,哪个划算就会倾向于哪个。因为只有通过对比,才会了解事物之间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它的价值。比如,我们不知道自动挡汽车的价格,但是可以猜出它比手动挡的汽车要贵。

生活里几乎都会用到相对关系,我们想买洗衣机,不知道买什么品牌好,直到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了某品牌的洗衣机,它的各方面符合你的要求,你决定就是它了;我们不知道渴望什么样的生活,直到觉得周围朋友的和谐宁静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的样子;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直到看到别人手捧奖杯,光彩夺目的神情,才明白未来奋斗的方向。

生活里好像处处有对比,对比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精力去比较哪个更加合心意,有选择恐惧症就更难了。

所以上面杂志的例子中,在电子版和印刷版中做选择,目标明确还好,如果不明确的话就要纠结了,所以营销人员就会“贴心”的推出套餐价,而且是与印刷版同等的价格,这一招对纠结者颇有效,因为它提供了看似简单划算的选择。

为什么看似呢,其实它的道理跟淘宝的包邮一样,我们总是会优先选择包邮的商品,即使我们几乎都知道包邮产品的邮费其实已经加在商品价格里面,但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它。

在《怪诞行为学》这本书中,作者对开头例子中杂志做过一个人参与的实验,结果是选择电子版的有16人,单订印刷版的是0个,而选择电子版+印刷版套餐价的为84人。显然,在套餐价的对比下,单订印刷版杂志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作者将单订印刷版杂志这一个选项称为“诱饵”,因为这一个“诱饵”明显影响了他们的选择,怎么说?作者将这个诱饵删去,只留下1、电子版的时尚杂志为20元,2、电子版+印刷版杂志50元,结果完全变了,单订电子版的从16人增加到68人,选择套餐的从84人降到32人,明明单订印刷版上轮没有人选,但是这轮去掉它竟然反转了这么多,原因就是有对比的存在,它是促使人们选择套餐版的一个诱饵。

这种设置对比选项以此来影响选择结果的现象就是诱饵效应。生活中的相对论可以帮助我们做决定,但是它也伴随着不好的一面,因为我们容易产生攀比或者比较的心理,从而影响我们的心态和心情。

攀比的高度与幸福度不是正比关系,研究表明,最幸福的人并不在个人收入靠前的国家里。你会发现攀比是没有止境的,无论今天拥有了什么,明天总是想要更好的,但是幸福一直不是跟随它。因为追求幸福和挣脱束缚的天性,好在我们可以控制我们比较的圈子大小,我们能主动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就像一位成功的创业者詹姆斯·洪,他身价不菲,但是他懂得如何把生活的圈子划得小一些,他会从卖掉自己保时捷boxster跑车而换成丰田普锐斯开始。他是这样说的:因为你拥有了保时捷boxster,还想拥有保时捷,而当你拥有了保时捷的时候,你就想着法拉利了。

正视自己的欲望,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一旦欲望之火熊熊燃烧,扑灭需要动用很大力量,同时会留下凌乱的心迹,而不是水过无痕。正如上面的詹姆斯·洪一样,主动切断攀比的绳索,回归生活的初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对论的真相,我们如何不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