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状态。
当我们明知道会面对一种危险、让人不舒服的状态,却有不得不面对、向摆脱却又无法摆脱的时候,我们内心会产生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
因为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
比如:你和一个发生过矛盾,然而晚上单位聚餐会上偏偏这个人也参加,你就会思考晚上的聚餐会不会发生尴尬,从而产生抵触逃避的心理状态。
比如:你的手里承担着几个工任务需要限时完成,然而其中有一个工作任务是你并不擅长的,甚至的根本不懂;结果一定是,你首先处理你擅长的工作任务,而那项并不擅长的,会被拖延。
心理学家和防拖延学专家简.伯卡博士说过三种典型的拖延恐惧症:
1、害怕失败
因为太在意外界的评价,担心领导不再赏识自己,担心下属不再佩服自己,担心同事嘲笑自己。
所以,当我们遇到有困难的工作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缺少敢于担当的勇气,出现了逃避的心理。
2、害怕成功
还有一种心态是害怕自己成功。老话说:“能者多劳”,能够出色的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胜任各种不同岗位的人,当然是优秀的人才。
这样的人往往很少抱怨,执行力强,很少向上级提要求。然而,这样靠谱的人不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总是最辛苦的一类人,脏活累活总能轮到他们。
辛苦的工作都是自己干,轻松的工作都是别人做,时间久了,难免会心态不正,担心干好了,又被寄予更多的希望,增加更多的工作任务。
3、害怕被控制
往往能力越强的人,越不愿受制与人;他们认为他们更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指挥着、决策者,而不是一名听从命令的执行者。
当不认可上级的决策,或者内心否定上级的工作能力时,他们就会以拖延的方式对待,而拖延的行动正是在表达:“我不认可你的决策,我不想这样做”。
上面说了拖延恐惧症的三种心理状态,小伙伴们即便对照入座也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可以可以通过建立信心的方法,以此克服拖延的毛病: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成功用以建立信心,运用成功的惯性原理增加自信和果敢。如何才能保证获取更多的成功呢?
《积极思维的力量》作者皮尔这样说:“只要把工作分为足够小的部分,那就没什么真正困难的工作了”。
首先要制定一个一定能够完成的目标,比如:你的目标是10天内看完一本书。而不要制定10天内看完10本书,这样假大空的目标。
分解为具体的步骤:页的书,每天要看完30页。
思考框架列出计划:用滴答清单等任务管理软件,制定出完成每天看30页书的时间和任务。
给予阶段性奖励:滴答清单勾选完成任务的声音同样起到了鼓励的作用;通过转发朋友圈,晒出任务完成得结果,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也是一种不多的奖励方式。正如我现在刚刚码完字,可以通过让自己休息10分钟的方式,给自己奖励。
继续细化任务:如果发现执行任务遇到了瓶颈或者是困难,那么久将问题继续细化,知道需要处理的问题足够小。
比如:每天看书难以专注,导致有限的时间内看不完30页书怎么办?继续将问题拆解成小问题:选择不被打扰的时间段看书,或者选择一个没有干扰的空间看书。
持续自我鼓励:“只管去做,成败并不重要”“凡事提前完成,就不再焦虑了”“延迟满足感,做完这件事,再玩会游戏”。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帮助你战胜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