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这两年来网络上一直流行一个热词,社交恐惧症,这个词适用于内向群体,指的是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并且在公共场合感到不自在的情况。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内向绝对称得上是贬义词,一个人如果不擅长与人交流沟通,那么其他人便会认为他不合群,太孤僻,不懂人情世故。
然而在心理学范畴内,内向只是一个特征,没有好或坏的含义,与外向者相比,他们获得心理能量的方式只是略微有些差别罢了,若执意分出个高下,反倒过于片面。
外向者喜欢社交,他们容易在群体中找到认同感,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是放松的。
而内向者相反,内向者一旦遇到人多的情况,便很容易不知所措,不过社交方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获得能量,内向者通常在自省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建立强大的灵*。
二者在成功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外向者擅长社交,所以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资源和机会,而内向者虽然失去了这一途径,但他们却在某些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喜欢安静,性格更专注,所以他们成功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决策优势。
为什么越内向的人越厉害呢?他们拥有外向人没有的决策优势。
性格内向的人由于不会打交道,所以他们的朋友较少,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在意交朋友这件事,因为自己与自己交流就已经能获得巨大的收获了。
内向的人常常处于安静的环境当中,他们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无论是做决策还是思考都能更理智更冷静,哪怕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他们也能急速处理好。
而外向的人经常和朋友谈笑风生,当他想要做一个决策,朋友们便会七嘴八舌地为他出主意,纵使有些人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声音太多,外向人也不知如何抉择,最后很有可能获得错误的结局。
安静的环境也更容易保持平稳的心情,环境越是嘈杂,越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
内向的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细节,他们也能一下子发现。就以李安导演为例,他就是个典型的内向型人格,其他的导演只要谈起电影便有着说不完的话,而李安在媒体面前总是显得不善言辞。
正是因为他性格中拥有安静敏锐的特点,他的作品才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观众在观赏影片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扎实的功底和富有逻辑性的情节,对于细节*而言,每一帧或许都能找到新的惊喜。
内向不代表着不容易成功,有的内向者在某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远比外向者做出的成就大得多。
主流评价体系之所以认为性格内向的人能力不足,恰恰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偏见。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仅凭外向或内向来评判,对事物的专注和天赋才是关键。
拥有剖析本质的上帝视角。
内向者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愿意将一件事情抽丝剥茧,回归到最初的本质,也就是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
外向者容易在社交中找到更多乐趣,他们也容易在陌生人面前留下好印象,正是由于擅长,他们才会更注重外在的表现。
而内向者本身不擅长此事,也容易在社交中遭受偏见,歧视,误解,所以他们通常会用长远客观的角度来看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更擅长换位思考,假使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究竟会有着怎样的想法和思路,强大的包容性便是优势所在。
内向者虽然在社交方面会有障碍,不过他们的情商却不低,比起外向者所拥有的泛泛之交,内向者拥有的高质量友谊或许更多。
内向者还有很多优点,比方说意志坚定,外向者常常三分钟热度,他们热爱的事情很多,但都坚持不下来,而内向者一旦认定了某一件事,便会在这件事上持续发力,不断地付出辛勤汗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到付出的努力都有了回报,这一切也就不算什么了。
不管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个人都有个人的优势,没必要贬低某一个,也没必要过分的夸赞另一个。认可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你们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呢?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不妨在评论下方共同分享一下吧!
-TheEnd-作者
汤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A.,Scholl,S.G.,Bless,H.().Beautifulmesseffect:Self–otherdifferencesinevaluationofshowingvulnera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