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超90年轻人的社恐真相
TUhjnbcbe - 2023/3/22 20:58:00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y2017/102769.html

不喜欢在酒桌上敬酒、遇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近两年,“社恐”这个词频频走进公众视野,越来越多年轻人给自己贴上了“社恐”的标签。据光明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名网友中,97%的参与者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

有专家表示,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达到一定的数量,能在群体性层面上导致隐患,更进一步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社会危机,从而导致所谓的“社恐”困局。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社交恐惧症?又该怎么破解?

来源

《人民论坛》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水雄

“社恐”族的日常

PEOPLESTRIBUNE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主要指的是行为主体不敢进行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或者说,在人前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时都感觉到有压力、不自在,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态度。“社恐”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退缩的心理状态,涉及对人际面对面交往的回避问题。种种证据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通讯工具来传送和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呈现相关的信息。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对于身体共同在场的物理空间构成的场景,投入的注意力越来越少,甚至越来越不大倾向于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这似乎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既然信息技术如此便捷,又何必劳神于线下互动?但是,越来越多伴随着新技术成长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有“社恐”,他们更喜欢独居独处,倾向于让自己现实的物理空间带有封闭性,而不受身体周遭的外界打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而是说他们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互联网世界之中:依靠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来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交往,无论是在对象、形式和内容上,都一定程度有别于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比如聊天不一定会涉及现实问题,多以虚拟世界中的内容为主,或者长时间投入网络游戏。总而言之,一些年轻人的社交出现问题,他们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且越陷越深,“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他们的日常。面对面交往中原来的温情维度,似乎越来越多地被网络虚拟世界挪走。至于挪到何处,实在是耐人寻味。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去面对面的社会交往,往往包含除了达成功利性目的之外的某些社会功能,比如人们在身体上相互靠近乃至碰触、在情感上相互慰藉,有利于排解行为者灵*深处的孤独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等等。这样的功能是简单的线上交往所不具备的。此外,面对面社交对于身姿、衣着以及面部表情有一定的社会要求,行为主体为了避免交往对象及相关人员的不适,就需要对自我形象、时空节奏进行一些必要的控制和管理。这会给行为主体带来特定的外在要求和行为约束,让其生活更具规律性和节制感。这样的功能,一旦年轻人不再进行面对面交往,往往就很难发挥出来。最后,面对面的交往能够挖掘和传递出许多潜藏着的知识。一些赞许、认同、鼓励乃至逼问的意思,会通过身姿、眼神及其他面部的细微动作等传达出来,互动对象感受到这一切,就可能受到激励,进而更积极地调用知识储备,甚至是实现知识上的深挖乃至创新。如果没有面对面交往,人们可能与这种深挖和创新得来的知识失之交臂。

“社恐”困局

PEOPLESTRIBUNE

显然,不能忽视年轻人的“社恐”。有着“社恐”心理的人自然会受到“社恐”的困扰,这样的人达到一定的数量,也能在群体性层面上导致隐患;更进一步,往往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社会危机。这便是我们所谓的“社恐”困局。概而言之,“社交恐惧症”指涉的是个人,但是“社恐”困局,却不仅仅指向个人,而是有社群乃至社会层面的意义。就个人层面而言,“社恐”困局往往意味着相关的当事人不敢走出自己的生活舒适区,甚至因为其受到打扰,而将原来的生活舒适区进一步缩小,乃至封闭自己。这当然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对生活缺乏勇气。就社会层面而言,“社恐”的年轻人线下身体接触的困难可能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展现出一种社会性困局的形态。首先,可能导致社会知识创新的实用性方向难以获得真切的把握。因为“社恐”困局意味着,人们对他人的指向现实问题的所思所想不是太感兴趣,而是更多地沉浸在自己或者他人比较玄幻的、脱离于现实的虚拟景象中。与现实生活的这种脱节,虽然不至于让人们停止知识创新,但却可能导致人们知识创新的实用性方向难以获得必要保证。其次,可能导致社会风气整体上变得颓废。由于陷入“社恐”之中的年轻人不需要与外界做太多的接触,所以他们的生活比较容易变得散漫。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变得散漫,外部环境对他们社会生活、作息时间的约束力也就越弱,散漫乃至颓废的生活方式也就越来越能够获得年轻人的认同。这种认同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反过来,让那些意欲振奋精神、积极投身较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倍感压力。最后,可能导致人口及社会再生产方面的困难。由于恋爱结婚过家庭生活是人口及社会再生产的主流形式,如果年轻人大量地存在“社恐”心理,我们就不可能指望他们能够愉快地恋爱、结婚,过相对安稳的家庭生活。于是,也就不大可能指望他们能比较好地抚育孩子,让孩子在比较好的关爱之下茁壮成长。这样一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就会面临比较严峻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危害,“社恐”在“独立生活”的包装之下,似乎成了年轻人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生存状态,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困局需要引起重视的原因之所在。

“社恐”族成因

PEOPLESTRIBUNE

从个体心理层面来看,年轻人“社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因在于,成本收益的错误考量。的确,避免面对面的社会交往,通过通讯工具达成功利性的社交目的,或部分地实现一般性社交,能够极大地给自己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但是这样一种规避带来的舒适只是表面的、一时的,可能让年轻人养成不敢走出生活舒适区的习惯,让他们更不倾向于外出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虽然在一时之间这样的生活可能是比较确定的、舒适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行为者看到了近在眼前的收益,却忽视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的巨大成本。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因在于,年轻人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窘境,也不喜欢强迫自己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年轻人的眼界通常来说都是比较高的,志向也比较远大。但是,毕竟他们为学业和事业奋斗的年头有限,缺乏在现代社会获得成功的积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自我感觉一般的年轻人,自我评价也不高,他们通常把自己的近况看作是一种窘境,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现出来,也不愿意在面对面的互动中遭受别人哪怕是真正关心意味的询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少的年轻人形成了“佛系”心态。他们把一些事情看得比较淡,也不希望在别人面前形成比较,更倾向于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比性。但是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刚性的社会要求、评价标准却不一定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来对待他们,于是他们对线下的交往倾向于采取回避的态度,转而热衷于线上的带有很强虚拟性质的社会交往。从成长经历层面来看,当今时代的年轻人在受教育和社交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义务教育几乎是人人都要经历的一个成长阶段。因为存在学业成绩这样一个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他们在少年乃至儿童阶段,就面临不断被拿来与其他同龄人进行比较这样一种境遇,而且往往贯穿整个成长过程。由于比较的维度相对单一,所以能够顺利通过、获得体系奖赏的人,自然是凤毛麟角。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自然就不希望自己被比较。而回避这种比较的自然而然的方式,就是对线下的面对面互动采取抗拒的态度。从社会生活层面来看,首先,随着商业化力量对文化娱乐活动、休闲养生活动的介入,年轻人利用假期节日外出甚至是出境旅游的越来越多,特别是独自外出旅游的更不在少数,如此一来,节假日被占用,他们也就较少有时间顾及到家人团聚、亲友聚会之类的活动了。其次,现在习惯了核心家庭生活的孩子,相对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不大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三,“赢家通吃”的工作生活环境,导致年轻人一旦投入到面对面的线下社交活动中时,更多感受到的是竞争的压力,而不是情绪上的愉悦和感官上的舒适。第四,当年轻人把注意力投注于带有一定休闲性质的游戏时,现代社会游戏的电子化、商业化也进一步将年轻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带向了虚拟世界,进而远离线下的现实社交。

困局如何解?

PEOPLESTRIBUNE

强化真实世界的“情感能量赋予”功能,让真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活动发挥其情感性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投身其中的人们以“情感能量”,让真实世界带给年轻人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消极的情绪压力。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改造我们的社会文化,让其变得更为多样化,更加宽容。社会文化中所包含的对于人的评价体系,要真正尊重人之为人的特点,强调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才能,而每一种独特的人类才能,社会都能给予其恰当的发展和发挥空间,进而赢得一定范围内他人的尊重。社会文化所包含的评价体系变得真正多元化后,每一个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找到“更好的自己”作为目标的人,都能做自己真正擅长和有热情去做的事情。警惕线上线下的分割,促进年轻人形成正确社交观。社会交往一旦在形式上可以区分为线下见面和线上沟通,其功能就会分化,进而形成对社会交往的“分割效应”。而习惯于通过线上血拼满足各种需求的年轻人,当需要好友面对面谈心以熨平情绪波动时,当身心俱疲需要肩膀依靠时,往往面临没有人驻足聆听其心声的窘境。“非有要事,不必相见”的社交观,可能没有注意到,情绪压力的疏导,是见面和陪伴才能达成和实现。“非有要事,不必相见”的社交观,隐约间包含着倾向自我封闭,不愿麻烦他人的意思。其实只有共事共责、相处陪伴才能完成情感交流,有时候麻烦他人,只要是正当的、在合理限度之内,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忌讳,而他人来麻烦你,可能也正是实现你综合价值、拓展社交的好机会。壮大心智、胸怀“大我”,帮助年轻人克服孤独感。年轻人要从自身出发,在精神上逐步健全,在意志上日渐顽强,修炼和养成比较高尚的情操和志趣,勇于走出自己生活的舒适区。年轻人要深切地理解,无论人类在身体上如何分割,无论个体肉身如何被封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里,人类作为整体在心智上、精神上,总是或多或少连接在一起的。通过研读经典著作,修学思想精华,可以让一个单独的个体壮大心智,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释放个体的最大能量,从而做到胸怀“大我”,形成一种时代的使命感、一种群体的责任感,将自己微薄的力量纳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中。

上文略有删减

选自

《人民论坛》年4月上原标题

当代年轻人社交恐惧的成因与纾解

新媒体编辑

常嫦

原文责编

张忠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90年轻人的社恐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