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分层复习在信息技术学测中的应用
摘要 信息技术学测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并不为人所知。本人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信息技术学测复习中的方式方法展开讨论,其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轻松过关,顺利过关。本文作者分享了其工作中的策略方法,希望与同仁共同探讨,提高复习效率。
中国论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测 复习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江苏的高考方案中有了一点点的立足空间,被一线教师称为高考的“敲门砖”――只有信息技术测试合格,方可以填报普通高校,不管是本科还是大专。
1 信息技术学测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技术学科也算是挤进了高考这个大盘子里去了,为以后进一步增加在高考中的比重打下了基础。然而,因其特殊性,并不为众人知。家长,班主任重视度不够,甚至学生也对其产生误解,以至于该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想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只能挖空心思,出绝招。信息技术课变成了背诵课文,背题,测试,再背题,再测试,沦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的鸡肋。为何信息技术学测复习沦为背诵的俗套了呢?
2 出现背诵怪圈的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高中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各科教师用“背”代替学生“学”,学生整天沉溺于题海中而不能自拔。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个性的见解和观点。各个科目都在“背”,信息技术难免落入俗套。信息技术目前虽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占一席之地,但终究挡不住高考的大兵。有些地方甚至根本就不开设信息技术课,只是应付检查时才临时换个课表,开设一两节做样子罢了。承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孩子在信息课上想要喘口气,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无形中成为了“缓冲”课。课上掌握程度可想而知,时间又不够,“背”成为了最简单的教法。
(2)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程度决定。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由其他教师兼任,所谓隔行如隔山,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想不出比“背”更好的通过学测的好办法。除此以外,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身兼各种学校电教,后勤,文印等工作,一心二用,无法认真专研教材教法,摸不着考试的脉搏,只能死马当活马医,通通灌入“背诵”这味药。
(3)信息技术学测考试时间一改再改。早前,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二的下学期4月份,后经调整改为高二下学期12月份,也就是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一年半时间就要走入信息技术学测的考场,考试范围虽说只有必须和选修两本教材,必修尚且不说,考的是信息技术基础;选修科目有基本教材供选择,以本校为例选修的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么课在大学里面就是一个大课,大学生且需要一两个学期才能掌握一二,对于刚刚初中升学上来的学生来说,要灌输算法的思想,再编程实现,若不速成,又恐误了考试的时间。骑虎难下,背诵在所难免。
3 分层复习法在信息技术学测复习中脱颖而出
如何纠正上述邪门歪道,让信息技术学科走上正道,我相信是所有同道中人的迫切愿望。笔者觉得不能怪家长,学生,班主任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师“杀鸡取卵”背诵教学法能快速让学生通过测试,法虽老套,也无大碍。但有其他方法吗?细细琢磨,信息技术学测复习还是有迹可循。笔者在信息技术学测复习中尝试过分层法:
3.1 划分学生层次
信息技术学测复习第一课开始时,教师对留在本班的学生的层次基本掌握,新进入班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教师处集体教研获得。另外,用模拟测试软件对新建立的班级的学生进行1~3次测试,结合以往测试结果,学生大致可以分成三层。第一层大致占15%左右,这些学生基础了得,精通游戏,对计算机软件、硬件都有所了解,操作水平一流,因此稍微有点自负,对于部分知识点稍有记忆偏颇,通过指数三颗星。第二层大致占70%,这些学生能掌握Word、Excel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里面有半数是因为基础好,但是又没有好到第一梯队,只能屈身第二层次,还有半数是学习刻苦,虽然基础一般,但是通过自己高一一个学年的认真学习,跻身第二层次,通过指数两颗星。第三层大致占15%左右,这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是学习能力较差,求其原因已经毫无意义,初中计算机教学没有开展是他们自己的借口。里面还有些态度极度恶劣,对教师像是阶级敌人一样,对于这些学生,要格外关注,不但要关注复习进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心理。如果教师从心理上俘获了这些学生中的为数不多的代表的话,教师将有可能大获全胜。通过指数暂定一颗星。
3.2 课堂教学分层
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学测复习课每周两节,第一节学生测试――登记得分与错题;第二节课教师择重点评,学生演示,最后再测试。第一课测试的结果已经很清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登记的错题,在下一节课中有的放矢,不需要每一题都评,在练习设计时要充分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因素,尽量做必要记录,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层次的学生来“对付”第三层次的学生,第一层次的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演示操作的技巧远比教师课堂演示效率高,这样第一层次的学生不会飘飘然不知所为,其他学生也从小老师身上学到了操作技巧。一举两得。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得饱”。 但是切记信息技术学测复习课上基础薄弱的学生是主角,最后评讲完毕过程中的再测试可以从第三层次中选取,可以激励第三层次的积极性,当然更加检查了前面的复习的效果。
3.3 练习评价分层
复习中后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由于信息技术学测是过关测试,这里暂且不对考试的形式,评价机制,高考录取中的地位作讨论,就过关测试而言,应了儿时的老话“60分万岁”。具体操作: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的练习内容以其登记的错题为主,通过重复练习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自己登记的错题这个时候价值最高,不要把时间一味地浪费在追求新题上。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一方面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到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中来,复习到最后攻坚阶段,教师不可小觑这一力量;另外一方面,第一层次成绩稳定,为了确保通过万无一失,可以从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干预;而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则鼓励他们采用不同方法去探索题目的做法,通过探索过程,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像其他成熟的学科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研究,细细总结教学过程,其实有许多策略和方法可以利用,建立高效的复习之路,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