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权、名、色这些俗物中,金钱是最俗的一个,同时,也是人们普遍最渴望的一个,同时还是遭遇了各种诋毁的一个。
金钱,是最现实之物,同时它也是让现实世界变得特别复杂的关键。
在前文中,武老师讲了人性的两个基本维度:力量上的强与弱和道德上的善与恶。金钱这个最现实之物,太多人性之恶围绕着它展开,所以金钱也容易被视为坏东西。
这是在善恶的纬度上看金钱,而从强弱的纬度上看的话,金钱有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功能,那就是增强一个人的力量。
因此也可以说,当你排斥金钱时,你也可能会陷入虚弱。
然而,如果你能在强弱和善恶这两个维度上都处理好金钱这件事,那么就可以说,你拥有了最成熟的人性。
同时也可以说,如果你还没有遭遇金钱这个最现实俗物的考验时,你认为的道德与纯净未必是真的,当真正的考验降临时,你可能会发现,抗拒不了金钱的诱惑。
这部分调查:当提到“钱”这个词时,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试着做三次自由联想就好。
钱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幸福快乐的生活,无忧无虑,可以随便花,不用每天计算,捉襟见肘。
然后想到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接下来想到有钱会不会带来灾难?就像一个三岁小孩抱着一块*金走在大街上。
最后分享一段鲁米的诗:
你不知道给你选一份礼物会那么艰难。似乎什么都不合适,为什么要送*金给金矿,或水给海洋。我想到的一切,都是像带着香料去东方。给你我的心脏,我的灵*,无济于事,因为你已拥有这些,所以我给你带了一面镜子,看看你自己,记住我。
金钱恐惧症
首先武老师先澄清一下,专业诊断中没有“金钱恐惧症”这种心理疾病,这是老师自己喜欢的一个说法,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他自己真心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说法。
先讲讲他的金钱恐惧症。他和得到决定签约开设心理学课专栏的前一晚,他干了一件罕见的蠢事:
他看错了航班的时间,明明是飞机晚上6点多从广州起飞,9点多到北京,但他生生看成9点从广州起飞。
于是他早上8点左右悠哉悠哉地到广州白云机场后,办理登机手续,立即傻眼了,然后赶紧问有没有其他航班,可以当天晚上赶到北京。
一查只有一个航班,而且只剩一个商务舱位置了。其实很久以来,他基本上只做商务舱了,和得到签约的事也超级重要,但他竟然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要做决定时,这个商务舱的位置已经没有了。
最后的结果是他订了第二天一早的飞机,在中午前赶到了得到公司,完成了签约。
你可以从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中看到,作为一位还算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他真的也还是有很多心理问题,而且花样百出,绝对算是“久病成医”了。
虽然他是一名“病人”,但他也养成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习惯:每当特别的事情发生,他都会问问自己是怎么了。
关于上面所说的签约迟到的事儿,以及一些相类似的事,他通过梦,通过自我分析,以及找他的精神分析师做分析,都得出相同的结论:他害怕有钱。
上面讲到的案例,分析得出的可能结论是,他当时已经料想到和得到签约会有可观的收入,他过去虽然收入已经不错了,但离年入千万还差不少。
得到专栏将带给他的收入居然让他心生恐惧,于是,他潜意识中抗拒这件事,然后干出了看错机票时间这件事,而且必须要交代的一句是,这是他唯一一次因看错航班时间而没赶上飞机。
实际上,他很了解自己的金钱恐惧症,它过去多次发作。早在10年前,他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
他有一张银行卡,里面存着的是他通过出书、讲座和办心理学课程赚的钱,可总是忘掉它。
例如有一次他需要通过ATM机操作把钱转到另一张银行卡上,操作结束后,他竟然忘了取走这张卡,所幸的是他是忘在广州日报社内的ATM机上,没有造成损失。
他把几次“意外”做了一下总结,回忆了一下,每次忘记这张卡的时间点,结果发现每次发生这样的事,都是收入上有了“意外惊喜”的时候,比如报社发的奖金超出预期,或者收到几本书的版税时。
再仔细体会每次有“意外惊喜”时的感受,都是有些慌张和不适应,“意外惊喜”越大,这种慌张和不适应就越明显,严重时甚至有发晕的感觉。
如果不是学了心理学,武老师会认为这是因为“意外惊喜”,让自己昏了头,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偶然的错误。
但现在他知道这,是他内心深处不想要这些钱,想将它们损失掉,但幸好他的这种心理还不强,所以最终没导致损失。
这种心理其实不止他一个人,例如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的智力非常好,从小学起就跟着他做各种小生意,例如卖水果,大米,佐料、凉席等等。
在他们村里,他的经商意识几乎是最强的,他是最早一批卖水果的,也是最早一批贩卖大米的,还承包过村里的面粉厂。
他曾经用一辆三轮车驮三四百斤的荞麦,从里远的地方运到他们村里售卖,今年春节再次听他详细讲述这些经历时,武老师心里佩服的不行,第一次觉得他父亲是个英雄。
可是,他们家一直很穷,从来没有因为父亲的努力而变得富裕过,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伙伴,有些人逐渐富了起来,可他们家一直是紧巴巴过日子,最穷的时候甚至连买火柴的钱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容易看到的原因是,父亲总是遇到坏人。每当他挣的钱多了,他就会遇见一次坏人,钱不是被偷就是被骗。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他读高二的时候,那时父亲做大米生意,因为不断努力,家境已略有好转。
但有一天他将元的大米批发给一个人,这笔生意只能赚80元,而那人还是打白条。
他在外地读书,妈妈和姐姐都反对他这样做,尤其是姐姐,还和父亲大吵了一顿,但都没有阻止一向是个老好人的父亲,他还是做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选择。
然而,很快事实就证明这个人是骗子,而且对方家里一贫如洗,他骗他们家元的大米是为了顶另一笔债务,就算后来打官司法院判他家赢也没用,因为对方根本没能力支付那元。
因为这一件事,以及后来连续数年的追讨无果,父亲受了很大打击,一下子老了很多。
另一个例子是,父亲做卖佐料的小生意,也小攒了一笔钱,他带着这笔钱进货,而在路上,他将钱包绑在自行车最前面的车把上,等到了进货的店铺,才注意到钱包不见了。
武老师还能举出另一个例子,父亲进了很多佐料,需要两辆三轮车才行,他信任出租三轮车的车夫,让车夫先骑车到一个地方等他,结果,那人跑了。
总之,武老师觉得父亲的一生似乎一直在重复一个模式,每当挣了一笔钱,家境有点好转,他就会出事,把钱损失掉。
于是,他这辈子始终是一个智力很高、很努力的穷人。为什么从这些事例中看上去他和父亲似乎总是和钱过不去?这到底有什么心理奥秘呢?
武老师认为,对他父亲而言他可能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他不能捍卫挣到的钱;二是他所处的时代,有钱意味着是有罪的。
不过,只是第二点还不能解释他父亲的行为,因为改革开放后,很多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都富了起来,而父亲却一直和钱有“仇”。这就要用第一点来解释了。
在他父亲的家族中,对于收入的分配并不是很公平,他父亲是不太受宠爱的儿子,所以他家相当一部分收入都被爷爷奶奶拿走,而他们又把这些收入给了他叔叔家。
这种分配极其不公平,可他爷爷奶奶可以明目张胆去做,他父亲保护不了自己和家庭。
结果这使得父亲不太愿意挣太多钱,他只想挣到勉强能维持他一家人生活的钱,这样的话被“剥削”的程度就会降到最。
武老师又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他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她是重点大学毕业生,专业很好,而且人长得很美。
但毕业三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她发现同学们的月收入都上万了,还有人的收入已经相当高了,唯独她月收入才。
他们在咨询中发现,她非常怕有钱,因为这意味着可怕的重担。她蛮不讲理的父亲多次说过,你们几个孩子中,谁最有出息,以后我就跟谁,并且你要把全家人都带好。
总之,谁发展的好,谁就得为全家人负责。这种感觉让她恐惧,比起有钱但要承担全家人来,她宁愿陷在贫穷中。
武老师在之前的课程中讲过,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很容易停留在共生关系中,当停留在共生关系中时,你的收入就不能由你来分配,而会由共生关系的掌权者分配。
如果你干活好,带来的收入多,那就意味着你要承担太多责任,并且被剥削,那你挣钱的动力会受到巨大影响。
在共生关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现象叫做“鞭打快牛”,就是那些能干的人,不断被加上各种责任,同时又会被剥削被驱使,而拿到的好处又有限,甚至还不如那些不好好干活的人。
这些“快牛”一般都是“滥好人”,否则一旦醒悟过来,要么会去追求改变分配制度,要么不再做“快牛”,所以谁挣的钱主要归谁支配,这是非常简单而根本的原则。
不过这一讲解释了他父亲与钱有仇的行为,但没有很好地解释他自己的行为。
他认为,要解释他自己的金钱恐惧症的话,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他认同了他父亲,此外,还有更深、更微妙的解释,明天继续。
总结
1.金钱恐惧者每次收入上有“意外惊喜”时,都会有慌张和不适应,“意外惊喜”越大这种慌张和不适应就越明显。
2.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停留在共生时,一个人的收入就不能由他本人来分配,而会由公生关系的掌权者分配。
干活好,收入多,意味着要承担太多责任,并且被剥削,挣钱动力就会受到巨大影响。
3.共生关系中常会看到“鞭打快牛”现象,能干的人,不断被加上各种责任,同时又被剥削被驱使,而拿到的好处又有限。
谁挣的钱主要归谁支配,这是非常简单而根本的原则。
思考
好像我自己也有金钱恐惧症,小时候会仇富,觉得富人都是为富不仁的,都是嫌贫爱富的,获取钱的方式都是不道德的,所以有充足的理由去鄙视他们,哈哈哈,原来我也有道德自恋。
去小卖部里买东西的时候,都感觉到了一种给别人钱的痛苦感,以至于现在花钱,小钱还好,大钱就有割肉的感觉,流血的感觉。
还有一种感觉自己像守财奴。就是可以进账,但不能出账。花钱就是一件很可耻、不道德的事情。从小被教育要珍惜钱,赚钱很不容易,所以不能大手大脚。
而且我有一个比较可耻不太好说出口的想法,就是我喜欢沉浸在小说里,觉得渴望遇到一个改变命运的人,然后他可以让我不劳而获,然后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故事。总是忘记一点,就是灰姑娘是富商的女儿。然后感觉小说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现实世界很糟糕,我拒绝了解现实世界。
小时候,村里会有庙会,庙会那几天会有家人给钱,然后不知什么时候我就花光了,回家之后就会被骂一通,不会省钱,不理解家人的辛苦。
我一直都有存钱的习惯,我很节省,吃饭很简单,也不怎么买衣服、化妆品,没有多花过一分钱。但内心里很渴望花钱,现在看我之所以很节省,就是我认同了父母钱不好赚,要节俭的想法。
学到这一课,发现自己在金钱上,好像确实有点问题。现在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会把慷慨当做第一个好习惯,也许我也要学会慷慨。
“鞭打快牛”现在想来,这种现象其实也出现在我家,因为一个人能干,赚到的钱比较多,以至于家人会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感觉带全家人变富这件事情,理所当然就压在她身上,而她还不能拒绝得到,又没有什么收益。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