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杨永信警告禁锢之地论如何优雅而有系统
TUhjnbcbe - 2023/5/7 22:10:00
太原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1014/9559173.html

看完这部电影,第一时间联想到的,T-bag演得那个角色,这不就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啊,电影在女主角的视角之下,深入到那个不见天日的铁笼子里,好似现实中的网戒中心,在院长痴迷于极权且自恋的世界中,那感受可称酸爽。

(本文全无剧透)

《禁锢之地》算是一部典型的悬疑惊悚片,而且偏于心理惊悚方面,这在华语电影中还是比较少见,因为华语电影中,在苛刻的审查面前,依然有着大量不入流的恐怖电影前仆后继,但要论惊悚电影,实则凤毛麟角。

有人一直分不清恐怖与惊悚的区别,所以在这里简单跟大家说下,恐怖是一种类型,而惊悚是一种元素。

恐怖电影,大多会直观的出现一个具有视觉表征的恐怖形象,比如*怪、杀人魔、面目可憎的坏人,甚至野兽等等,突出感官刺激。但惊悚电影,往往是在于心理层面上,通过环境塑造和心理暗示,带给观众紧张或者压迫感。

用一张图,就可以形容恐怖与惊悚的区别,左边是恐怖、右边是惊悚。

所以,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单纯的惊悚电影,因为惊悚这种元素化的特质,往往会伴随着其他类型片,比如悬疑片,因为环境悬念的缘故,非常适合于惊悚“搭档”,这部《禁锢之地》也是如此。

关于本片的氛围营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幽闭恐惧,二就是心理惊悚。

幽闭氛围下辩证逻辑

与《密室逃生》这样强调密室生存与脱出的电影不同,本片更像《异形》那种纯粹的幽闭氛围。

因为在大部分时间里,女主角吴若昕一直都被关在一个精神病院之中,狭小的空间与幽暗的牢房,从而带来强烈的感官压迫。有幽闭恐惧症的观众,建议不要观看本片,因为本片的导演,大概是一位“幽闭狂”,他恨不得将所有的戏份都安排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就连院长办公室都是狭小的,连个窗户也没有。

最直观的情节,就是女主角躲在狭小管道中被发现的戏份,镜头由上而下,身后是黑暗的空间,上方是院长那张可怕的面孔,女主角就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上不去下不来,带给观众极强的幽闭暗示。

在这样的环境塑造下,整部电影给观众的感受是非常压抑的,但“压抑”二字并不代表沉闷,因为女主角一直在寻求着逃出去的机会。电影开场就表明,她是在街上突然被一帮蒙面人绑架到这座幽闭的精神病院中,她必须要想方设法逃出升天,但这里不是什么机关重重,戒备森严,而且危机四伏。她必须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无辜,从而引发了本片所涉及到的一个辩证问题:

医院中,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这个问题在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科学领域,都有过相关例证。

比如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的真实事件,三名正常人被误抓入精神病院,其中两名患者不停地说出大量符合规律的事情,用某种方式去证明自己真理在握的人(其中一位不停的说出地球是圆的等相关定理),用某种方式证明自己知识丰富的人(另一位给不停医生列举了各国领袖),最终结果都是换来了一针镇静剂。剩下那位呢,咱一会再说。

从现实的角度上,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符合人类学特征的,但本片的前提条件却是,你是在一家精神病院里,你的身份就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所以以上的功能全部在这个环境失效,本片就是利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但非常难以证明的命题,成为引导故事走向的关键。

来自心理暗示的惊悚

曾因出演《越狱》中的T-bag而被观众熟知的罗伯特·克耐普,在本片中饰演精神病院的院长,一位温文尔雅、嘴角常挂着微笑的存在。不过就T-bag这份形象示人,怎么看怎么像变态。

没错,本片这个选角是非常正确的,就像大名鼎鼎的汉尼拔,并不是通过外形吓跑观众,反而是因为电影中角色口述他的光辉事迹以及故事展示,来完成惊悚效果,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暗示。

本片中的这样院长,也是利用了观众在《越狱》中对他的印象,来完成类似的心理暗示式惊悚。而这个角色真正在观众心目建立“变态”的形象,则是通过他所为的事迹。

虐人成瘾,迷恋极权,所有的患者都会被认定为“行为冲动障碍”,必须服用一种药物。这个角色无时无刻散发出了一种邪魅狠险的侵略性人格,把精神病院变成了堪比炼狱般的存在,让人总是能在一瞬间就捏出一把冷汗。患者在身体和心灵双重打压下,最终崩溃,这也是个人觉得这个院长,乃至电影整个事件,原型是“雷电法王”的原因。

如果我们现在翻开一部《现代汉语词典》,查找一个叫做“施虐”的词条,我们会发现词典里没有这个词条。毕竟在这个号称最文明的时代里,这个词不常用,或者说根本没有它的用武之地。如果有人遭遇了什么不测,我们也很难想象会有用这个词的情况——最严重的也不过是用“施暴”一词来表达我们对遭难者的同情。

而这部电影,体现的就是“施虐”二字。

女主角遭受的是一种心理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因为随着故事的拓展,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所为是有原因的。

因为女主角之所以被强行抓入这个精神病院,为得是要彻底摧毁并改变患者旧有的价值观,打破对方的依恋关系。所以从院长到员工,他们最先破坏的就是女主角对这些亲密之人的印象,他们迫使对方相信:除非绝对服从于施虐者的规范和价值观,否则他们根本得不到别人的关怀与爱。

所以,一个阴谋就这样的浮出水面。

请君入瓮

在这样的基础上,本片另一条支线,就是新闻媒体的力量,说白了,本片在这里用一档社会类栏目,隐喻了大众舆论。

普通人为什么会变成凶手?因为他们已经不相信可以在法律层面得到救赎,因为他们已经在心中竖起了壁垒,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筑起了高墙,再也看不到高墙之外哪怕一点点的阳光。所以,这部电影虽然看似格局不大,却对社会与人性,都具有着双重的警示作用——公平法制的社会与善良的人性之间,也是互相依存的!

回到上述那则真实事件,意大利被误抓入精神病中的三人,最后一位被释放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进来之后,什么话也不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最后出来了。

一个正常人想证明自己的正常,是非常困难的。也许只有不试图去证明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正常人。

这就是《禁锢之地》的结尾,一个大反转,甚至会推翻对电影的认知,是这个类型片下一个特征,看过的自然懂。

其实仔细揣摩这个故事,联系起故事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一个“请君入瓮”式的格局呈现在观众面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才是最让人心有余悸之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永信警告禁锢之地论如何优雅而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