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罪》的原著*对第二本《教化场》评论并不高,有人甚至觉得这一本是整部《心理罪》的瑕疵,因为它所描述的故事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是荒唐的,当小说的内容严重脱离了真实,就会令人觉得失望。
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感受,谁会想要改变人性,太不可思议了。一边感慨作者脑洞大开,一边看着整个人生被改变的悲惨故事。其实,作为一个外行,我觉得每一个被打碎人生的实验者最后实施杀人的行为,是人之常情。
难道,当我的人生被毁掉的时候,我还要忍气吞声吗?不,我已经没有完整的人生了,又何必在乎生死,我只想杀掉那个将我的人生扭曲的混蛋。无法享受正常生活、正常人生的我,根本不在乎生死,没有办法活着像一个人,那就把自己当做一个私人去杀掉曾经毁掉我的人。
《教化场》讲的是一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故事,这个故事,离我们并不远。
在我知道小艾伯特实验之后,再刷《教化场》,我为那些活下来的人感到庆幸,同样,感到不幸。
被载入历史却爱人听闻的小艾伯特实验。
“只要给我一打婴儿,我能把孩子训练成社会精英,不管是医生、律师还是警察”,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的确,他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立人,被认为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人物。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和思想毁了美国整整一代儿童,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全世界许多孩子。
他叫约翰·华生。
他的成长过程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是一个出身穷苦家庭的孩子,然后一直到高中时期还是个问题少年,但是,大学之后,他以自己一场聪明的头脑成为了超级学霸,然后,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心理学家。
那时候,很多女性都很喜欢他,年轻、英俊的心理学家华生。
然而,这个人们口中的最帅心理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却策划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备受世人争议,但是依然载入心理学史,任何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一定都听说过这个实验——小艾伯特实验。
年,华生找到了实验对象小艾伯特,一个只有9个月大的婴儿。他太小了,以至于都还不会走路只会爬行,他和所有这个岁数的婴儿一样天真无邪,非常可爱。。
但是,华生则觉得他“镇定且被动”,很适合用来做实验。
小艾伯特的母亲是个低层社会的女性,她没有什么文化,只是知道自己的小孩给一位教授做实验,每天会有一美元的报酬。一美元啊,已经足够让她觉得满足了。于是,小艾伯特成为小白鼠。
华生的实验开始了,一开始,小艾伯特源源不断地收到礼物,它们正是雪白的小鼠、可爱的兔子、调皮的猴子,看着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小艾伯特高兴极了,他兴奋地伸出小手抚摸这些小动物,还愉快地和它们一起玩耍,殊不知这不过是华生的情感测试。
两个月后,小艾伯特11个月大的时候华生的实验正式开始了,他再次把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眼前,然而就在小艾伯特伸出手来想要抓住小白鼠时,华生突然在他身后重重敲击了一根1.2m的大铁棒,巨大的响声吓得小艾伯特剧烈地抽搐起来。但是华生并没有停,他继续敲击大铁棒,直到巨大的响声,吓得小艾伯特趴倒在坐垫上哇哇大哭了起来。
这样的行为,整整一周时间以后,华生已经不需要再敲击铁棒,只要把小白鼠放到他面前,小艾伯特就会哇哇大哭着转身试图逃离眼前那只恐怖的动物。
实验到这里其实已经证明了华生想要的结果,可是华生的实验还没结束。
除了小白鼠之外他还给小艾伯特拿来了兔子、狗、毛绒玩具等。每一个他都用相同的手法惊吓小艾伯特,长时间的实验之后,小艾伯特开始害怕所有毛绒绒的东西,甚至看到毛皮大衣和头发他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害怕。
华生从这个残忍的实验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恐惧,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
这一结论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并且为年轻的心理教授带来无与伦比的荣耀,大家忘记了那个被用来做实验的孩子,当人们想起他的时候,才发现,小艾伯特在6岁的时候,已经无声无息的死掉了。
小艾伯特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我在知道这一个残忍的实验之后,再刷《教化场》和之前的心境完全不同。
脊背发凉,原来,人是那么的脆弱。
记得有一篇书评里面说到13岁的女孩怎么就被选择成为实验者,其实,对于一些人而言,他们选择实验者根本不会从成年人中选择,就像是小艾伯特实验,才9个月啊。
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有些内容的确不符合逻辑,比如Q女士被穿着熊猫服装的人当街撕破衣服,然后令Q女士发展成恐惧症。Q女士的遭遇与最后的结果是很符合逻辑的,是非常真实的。但是,熊猫先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撕扯陌生女性的衣服,不仅没有被警察叔叔逮捕,还安然无恙的活了很多年,这一点说不通。
还有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面对一次突如其来的暴行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就像是被关进电影院撞到椅子就昏迷二十小时的孩子,最后竟然是成了路盲,多么神奇的一撞。如果,被撞晕然后二十小时之后被发现,应该是恐惧黑暗的,但是跟路盲没有关系吧。正常一点的人或许会因此惧怕自己行走在、或独自待在黑暗之中,而不是路盲。所有的实验者中,这个男孩子所患的心理疾病是比较特别的。
但是,这就不符合逻辑了吗?未必。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突如其来的遭遇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一场火灾面前,有的孩子从此惧怕火,有的孩子会安然无恙,有的孩子会对引发火灾的源头产生惧怕,比如他可能看到烟头就会去踩灭,或许他从此不敢用烧火的天然气做饭,只能依靠电饭锅。
再说年仅13岁就当了雏妓的小姑娘,经历十多年卖身的生涯之后,竟然还对块钱执迷不悟,这应该是雷米老师有点不了解行情了,这样的女人敲诈起来绝对不是七千块钱这种小数目。然而我要说的是,小姑娘没事、志愿者叔叔没事,出事的偏偏是被人刻意安排看到这一切的小男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个故事太真实了。
生活里总是有这么两种人,一种是命运的宠儿,不管他们做了多少错事,命运之神都会为其量身打造最新款的、极冠冕的伪装与极堂皇的理论,在被戳穿之前,当然是如果能被戳穿之前,人们会非常喜欢他、尊敬他、甚至是崇拜他,即便是知道真相以后也有可能随时准备原谅他;还有一种是命运的弃儿,不管他多么老实、多么无欲、多么不争,只是安心想过好自己的日子,顺便试图活出自己的意义,却总是难以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身心都会受到很大的创伤,理由是“莫须有”,而在人们眼里,只是一出悲剧正上演,悲剧谢幕的时候,人们甚至不会觉得有什么惋惜;最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命运对弃儿下黑手,而是由宠儿们代劳,其悲惨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挑战人们心理承受的底线。
《教化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宠儿与弃儿的故事。
小说中弃儿们自发组成的复仇团体,在我看来是他们为了自己而战,不过这种以暴制暴真的是不提倡,虽然“欲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是人之常情,但是,杀人灭口终极效果非但不能让弃儿们摆脱心理疾患,更可能造成再度创伤。
这一本书在《心理罪》系列里更突出的是人性,制造他人的心理,玩弄他人的命运,这才是犯罪的始作俑者,在我看来是不可原谅的。人心是否可以教化,又该如何教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没有人可以决定他人的命运。
好在,这种事情,真的只是故事。因为这种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命运的事情,细极思恐,而这样的恐惧,是深入骨髓。
所以,《教化场》看完更多的是脊背发凉,思索着童年时自己曾经历过的,庆幸自己从未被锁进梦魇一般的教化之中。
好的涉案故事或者说推理小说,要离奇但更要符合逻辑,当我们在看错综复杂的情节时,要觉得故事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且,好的故事应该在抽丝剥茧分析案情的过程中对于人性的探讨,在看到最后案件真相大白时,有一种共鸣。
刷过《教化场》,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到小学时,有一位小学同学过马路时被一辆拉土车碾过成了一堆烂泥的样子,从此,我对过马路有着深深的恐惧,总是疑心自己也会被卷到车轮下。原来,即便没有人刻意的影响我们的人生,但是我们所遭遇过的事情,总会给我们带来影响。
由此可见,《教化场》虽有不足,却已经是最好的,因为,它足够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