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过度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下降、考试挂科、内向自卑、与家人老师对抗、退缩封闭逃避现实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及其他心理问题。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李献云教授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科普问诊直播中为网友深度分析了网络成瘾的相关内容。
对于有网瘾综合症的大学生,李献云认为,所谓网络成瘾,是因为他在现实中获得不了他想获得的东西,然后才退居到网络世界里去寻求一片天地,这不是网络的错。
她建议:“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要了解现实当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难在哪儿,然后我们怎样帮到他。要想帮到他,就得制定一步步的计划,让他在网络生活当中获得的东西怎么样在现实生活当中获得。当然在制定这些计划的时候,他头脑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此时就需要把他脑海当中给自己设置的障碍找出来,帮他分析,鼓励他,让他尽可能地跨越这个障碍。”
李献云表示,通过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可以让其发现自己不良的思维惯性,然后尝试把思维惯性扔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要急于把目标定得很远大,而是一步一个小台阶,把远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阶段目标。当小目标达到了,或多或少会产生成就感或满足感。但是也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有的人在实现既定目标之后,觉得实现的这个目标太小,任何人都能做到或完成,觉得自己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就高兴,然后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会更加给自己添加压力,严格鞭挞自己。此时,就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心理疏导,让其学会放弃鞭挞自己、过分苛责自己的思维惯性,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或者做的好的方面。当他发现自己的不良思维惯性带给他的问题,他就会提醒自己学着较少地使用该方式对待自己。(记者崔元苑)
专家简介:
李献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心理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和问题解决治疗专家和培训专家。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
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特别是抑郁障碍),自杀倾向,心理危机干预,问题解决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心理减压门诊、周三全天心理咨询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