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教师招聘80分考点系列心理健康与教师
TUhjnbcbe - 2023/8/12 21:24:00

健康: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水平三个层面: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不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不能等同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联系状态3、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4、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参考架构:疾病模式和健康模式。心理评估方法: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基本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1.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3)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类:从内容看,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从性质看,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2)学科渗透;(3)班主任工作;(4)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5)家庭教育;(6)环境教育;(7)社会磨砺;(8)其他途径(少先队、板报、广播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3、结合班集体、团队活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学校心理平等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预防重于治疗原则

心理辅导: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辅导以正常学生为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心理辅导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个别对待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基本目标)和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发4、示范法(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

1全身松弛法(雅各布松首创,针对焦虑、紧张)2系统脱敏法(沃尔帕首创,针对恐怖症、恐惧症)3肯定性训练(针对自信心缺乏,自卑等)

人际认知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认知疗法:四个治疗过程:建立求助的动机;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于年-年间创立的一种独特的理论方法体系

理疗-情绪疗法:20世纪50年代艾利斯创立,认知行为疗法。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话、糟糕至极。他提出了ABC理论:(1、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2、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3、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生理、家庭、社会、学校、心理因素。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儿童多动综合症2、焦虑症和考试焦虑3、抑郁症4、恐惧症5、强迫症6、儿童厌学症7、人格障碍8、学习困难9、人际交往问题10、自我意识方面11、网络成瘾12、性偏差

儿童多动综合症:中小学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8-10岁。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学习困难:学习技能缺乏,在知识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倦怠: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经历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甚至成绩未如预期的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原因: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家庭环境因素

★学业倦怠的对策:1、防止负担过重,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时间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5、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抱有合理的期望6、教师要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7、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8、学校和教师要建立学校联系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焦虑症:由于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以与客观威胁不行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考试焦虑是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

儿童厌学症: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厌恶学习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恐怖症: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可分无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常用的方法;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当事人的压力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教师的角色:是指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并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角色期待:社会对每一种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教师的角色观:学生的引导着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班集体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教学的研究者。

职业角色形成阶段:教师角色的认知、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角色的信念

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角色效应: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

教师威信:由教师的资历、声望、才能和品德等因素决定的,教师个人或群体在学生和社会中的影响力。人格力量是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

教师威信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角色的视线;有利于教师作为班级体管理者角色的视线;有利于教师作为行为规范的示范者角色的实现

教师威信的分类:权利威信、信服威信

教师威信的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威信的基本条件

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

教师威信形成的过程: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维护和发展已形成的威信: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的媒体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申继亮采用内隐理论的研究方式,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成:

1、教师的认知能力:教师对所有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

教师的认知特征: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注意力特征

2、教师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表现

3、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方法:从自身方面:1、形成科学的教育观2、向他人学习3、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外部环境:1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2在学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的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和实现其自身价值条件

教学归因: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断,这种解释和推断所获得的观念必然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

优秀的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促进”主要表现在: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教师教学行为的衡量:教师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务取向;参与性;启发性;积极评估教学效果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的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

教师期望的应用:自我应验效应(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维持性期望效应(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

教师的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4、其他差异(师生关系、人格魅力、职业道德方面)。

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一、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招聘80分考点系列心理健康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