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针对“社恐”话题,面向高校大学生展开了一场调查。11月23日登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收的份有效问卷中,有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仅有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记得去年12月份,中国青年报亦曾联合中国社科院、社交平台探探,就当代18至35岁年轻人的社交情况发起调研。在问卷调查中,有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对比前后数据,或许有人会认为,时下年轻人的社交能力是不是越来越差了?在本属于社交能力最强的大学生时代,竟然会畏惧社交,着实令人看不懂。
其实,心理学上“社交恐惧症”被称为“社交焦虑失协症”,指的是“对一种以上社交情形的强烈恐惧,致使人深感苦恼、维持日常生活的至少某些部分的能力受损。”大部分大学生眼中的“轻微社恐”与心理学上的“社恐”,显然毫不相关。或许,恰恰相反,敢于承认“社恐”,正是社交欲望强烈的表现。
回顾当下年轻群体的社交生活,在线上,年轻人对“社交牛逼症”的创作大行其道,匿名社交不退反进。在线下,狼人杀、剧本杀、密室跳脱等社交游戏日趋火热,陌生人拼车开玩已成习惯。“社交”属性已成为游戏、网购、学习、工作标配,年轻人善于社交才能增进生活体验,不善于社交恐怕难以生存。
社交需求旺盛,且社交能力不够强,面对“公开场合发言”“求人帮忙办事”“与陌生人搭讪”等等普通人皆易害羞的社交场景,难免会放大焦虑心态,错认为“社恐”由此而来。甚至,在部分大学生眼中,自贴“社恐”标签自我调侃,也是为了增加一层“心理保护膜”,便于融入他人社交空间。所以,大学生有轻微“社恐”别轻易当真。
走进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飞速发展,非面对面的社交生活取代传统社交模式,成为社交潮流。与此同时,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的融合发展逐渐明显。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空间无限放大,社交资源海量增长。此时,大学生需要的不是懂得“如何社交”,而是如何从“粗放社交”转为“精益社交”,如何在“有用社交”中汲取成长营养。
充沛的社交能力是大学生从学校成功走进社会的“毕业证”。教育界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