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怀古的集体无意识
作者:孙耒今年3月,河南鹿邑县举行老子公祭大典,甘肃临洮宣布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稍后,又传来河南郑州“戊子年*帝故里拜祖大典”,广州将砸进7亿元复原南越王宫的消息……仿佛被催眠一般,各地纷纷陷入了集体无意识的怀古风潮。文章这样起头,可能明眼人马上要反对说,表面看大同小异,其实背后的驱动不尽相同。的确,中西部地区因为资源禀赋所限,公祭、大典、复古建筑之类,大多有借祖宗之名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目的。“戊子年*帝故里拜祖大典”搭着旅游交易会,“老子文化园”后面还有“老子飞升地”的开发。而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之一,广州复原南越王宫则隐隐包含了寻找历史和文化符号的意思,尽管,动议者也不曾一睹王宫真貌。但无论解经济增长之急还是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动辄向古人伸手的指摘注定是逃不过的。盲目怀古已不限于一地一事,而是被认同为某种经验争相仿效,跟风者越来越众———同类经验不断复制,在集体成员心理上形成沉淀,在一定条件下立刻被唤醒激活,这不是荣格所谓“集体无意识”是什么?换句简单的话说,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花是美的、香的,观念的延续,长期以来潜移默化产生的集体观念使无论老幼只要一提到鲜花就会有如此概念,所以千百年我们反复用诗歌、绘画来赞颂花的美丽和清香。这即为典型的集体无意识。而现在的情况亦有相似之处,某处为祭祀祖先大发请柬、广邀客商,一套做法很快就被视为拉动经济的法宝;某处复建历史遗迹,马上就被称为找到了城市文脉。如此一来,地方难免不形成思维定式,陷入一味“追根溯源”的非理性状态。集体无意识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支柱。怀古风盛行,背后同样也能找到相类的原因。媒体报道,为了搞一次公祭,可以动员上万警力、数万巡防员,为了现在看来还不太靠谱的王宫复建,可以“投资数目庞大,一时难以估算清楚”,其原因正在于对地方*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如此,可以预见还会有更多的项目在怀古的名义下上马,还会有更多的地方在周遭氛围的感染下融入这种集体的陶醉。即便你是一个绅士,到了球场也会撕掉上衣,疯狂地呐喊。否则,你将被视为异类,并不能得到集体的认同———我们担心的正是这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