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
当青少年出现心理学层面的“危险”信号,或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后,作为父母该如何做?中级心理治疗师、国际催眠师、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宏冰副教授表示,青少年出现“抑郁信号”先别着急用药,可先通过“睡眠意象疗法”进行心理干预。
“睡眠意象”干预为青少年打开“心结”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抑郁症开始低龄化。”许宏冰介绍,据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中重度的抑郁检出率为7.4%;而《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在抑郁症群体中的调查显示,50%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若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时,家长别着急给孩子用药。”许宏冰表示,目前,很多抑郁症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药物副反应,同时,服药依从性也是影响抑郁症复发的首要因素。
许宏冰解释,青少年患者在进入睡眠意象治疗时,他们出现的意象画面各不相同。许宏冰强调,意象引导就是需要心理医生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给患者提供不过度理性的方法,以“真善美”的角度引导患者解决意象中的难题。
许宏冰认为,心理问题一般是由人睡眠时将各种痛苦带入无意识导致的。睡眠意象疗法是利用睡眠对人的生理及心理进行“修复”,通过放松及引导意象完善患者人格。除了抑郁症,该方法也适用于焦虑症、癔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社交障碍、睡眠障碍等心理疾病患者。
青少年非特殊期出现“危险信号”要引起注意
许宏冰表示,如今家长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越来越多,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但还应科学看待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干预。“如部分家长以特殊时期孩子的行为变化来判断其是否需要心理干预,或者通过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孩子的行为做对比来判断,这都是不全面的。”许宏冰解释,所谓特殊时期,就是如开学、升学、考试等,孩子出现阶段性情绪波动、行为激越等,属于对压力的应对反应,这时候要根据情况进行干预。相反,在非特殊时期,若孩子在饮食起居方面较以前出现较大的变化,有类似以下心理学上的“危险信号”时,家长就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