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西盟主不好当
打过一个比方,在李庄案第二季中,辩护律师斯伟江等是主演,而陈有西是总导演,“表现有如神灵附体”。“小河案”一审判决后,陈有西与斯伟江、杨金柱两位律师就“体制内健康力量”的评价问题发生了冲突,双方激烈论战。 Who is it 陈有西,李庄案第一季律师,盛名之下,也饱受争议。原标题:陈有西盟主不好当 他们就是一群刺猬,当时重庆那个状况下,大家抱团取暖,抱着抱着就太近了,近了以后就互相刺到了。 采访|钱杨葛佳男李天波林天宏摄影|邵欣他就是一个折翼的天使陈有西先生的律所总部位于杭州,他的办公室门上方,挂着一块悬匾,写着 养心 二字,律所的下属们常开玩笑说,这是他的 养心殿 。他的办公椅,是一把巨大的王座般的豪华木椅,上面雕刻着张牙舞爪的二龙戏珠。椅子是他的朋友、某市法院一个副院长赠送给他的。他告诉《人物》: 我说你这个让我犯杀头之罪,他说没关系。 最后陈收下了这个礼物。身边许多朋友与同行半戏谑地称陈为 盟主 。他是近年来多起重要案件的代理律师 其中包括轰动一时的 李庄案 与 夏俊峰案 ,并借此名动天下;多家知名媒体将其评为年度法治人物,以褒奖 他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同时,陈也饱受争议,一些律师激烈质疑与抨击他的言行,甚至有人给他贴过 体制余孽 、 投机分子 、 两头讨好 、 尸居余气 之类的标签。陈并不讳言他和体制保持着某种友好关系。长期关注中国法治进程的知名杨海鹏对《人物》评价说,在中国律师界,在他所知范围内,很少有人比陈有西更有能力代理与体制相关的案件。 他非常非常懂*治,具备很强的预判能力及庭外庭内的协调能力。 陈有西告诉《人物》,自己在用一副 不会乱来 的温和面孔与体制内保持沟通。 我听得懂对方的语言,并用他们听得进、不反感的方式说话。体制内的人愿意跟我交往,愿意把话告诉我,自己的顾虑、弱点,这个案子要输输在哪里。(我就可以)进行辩护思路的修正。很多律师一进去就跟法官死磕、骂娘,越搞越砸。都会让他们反感。 他从不排斥高层官员对案件进程的干预,并希望能从中借力。他始终与一些激烈的行为保持距离, 我不想做烈士,要做烈士没到时候。现在你去做什么烈士啊?都是很可笑的,标榜自己。 陈依然沿用体制内的一些方法来管理律所。杨海鹏对《人物》揶揄道: (陈有西)那个律师事务所,搞得像个翻牌的厅级单位。 陈有西的律所使用一套复制体制内模式的的文件体系。 过去我当院长秘书时,给省人大的汇报报告就是我写的。 (别人会说)律师你发什么文件,很可笑。这就是我的一套工作方法。 一位与陈相交多年,后因观点分歧逐渐疏远的知名律师,要求《人物》匿去他的名字,他评论陈有西: 他曾是一个体制内的失败者,怀才不遇,现在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律师,一个成功精明的商人。他有时候会批评这个体制,但也不会太过分,他想回体制内扮演力挽狂澜的角色。体制如果是天,他就是一个折翼的天使吧,翅膀修好了,想飞回去,人家不要他了,所以又有一些爱恨交加。他的立场是模糊的,他站在马路当中,两头的车都有可能撞倒他。 表现有如神灵附体如果只衡量财富,那陈有西仅仅是中国众多富裕商业律师中的一个。而2009年底的李庄案令他一举成名,成为中国律师界的领*人物之一。李庄案第二季中,陈并未担任辩护律师,但被舆论认为这才是他在李庄案中 真正的出场 。打过一个比方,在李庄案第二季中,辩护律师斯伟江等是主演,而陈有西是总导演, 表现有如神灵附体 。陈有西除了给第二季律师团出谋划策外,还组织了李庄案第二季 全明星顾问团 。李庄案第二季以撤诉告终,中国法学界与公众舆论一片欢腾。杨向《人物》回忆,撤诉当晚,杨、陈、斯等人在上海康平路陈的律所附近一家 极其难吃 的贵州菜馆聚餐,在饭局上,大家开陈的玩笑,称陈是律师圈子里的 陈家洛 、 盟主 , 他毕竟打了那么漂亮的胜仗嘛 。但后来杨发现,陈似乎很享受这个称号。在接受《人物》采访时,陈也毫不掩饰如今的志得意满: 盟主 是同行们对我略带调侃的褒奖。李庄案后,我在中国律师界的影响力很大,威望很高。
我每次到北京高端的论坛,见到的都是部长啊、著名经济学家啊,都是三中全会起草文件的这些人。也就是说主流意识是非常认可我的观点的,我和他们可以平起平坐。 杨海鹏说,在内心里,他并不认为陈是什么 盟主 ,他也从来不认为律师界能有什么盟主, 参与李庄案的很多人都觉得,在那之后,陈的表现也有点过,争功劳,夸大自己的作用,让大家不舒服。而且名气大了,他多了很多案子,同行是冤家,你抢了别人的饭碗,人家当然对你有意见。他们就是一群刺猬,当时重庆那个状况下,大家抱团取暖,抱着抱着就太近了,近了以后就互相刺到了。 蜜月期结束了李庄案后不久,湖南的杨金柱律师发起万名律师签名活动,建议最高法院对《刑法》第306条作出司法解释的情况说明。许多律师呼吁李庄案后威望很高的 盟主 陈有西出来撑场,要求他参与签名。陈一直不参与,也不表态,说 想按自己的判断行事 。随后的贵州 小河案 ,标志着陈有西与部分 死磕派 律师开始分道扬镳。律师斯伟江告诉《人物》, 这个案子后,两方的蜜月期结束了。 这桩被称为 贵州第一打黑案 的案件因审理地点位于贵阳市小河区而得名。全国88名律师组团受聘无偿为57名被告出庭辩护,并就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种种违法行为公开签名上书司法部长。在激烈的庭审抗辩中,曾有4位律师被逐出法庭,20多位律师多次受到审判长口头警告。许多律师因坚持程序正义而提出抗议,甚至 霸庭 拒绝庭审。陈有西再次使用了他的 温和 面孔。他没有参与签名上书,将这些违法程序一一记录在案,接受开庭审判。最终, 小河案 仍按黑社会定性作出判决,舆论一片悲声。唯有陈有西和朱明勇辩护的黎崇刚,从第二被告五罪指控,迎来无罪判决。一种声音认为,这是由于陈没签名换来的。 小河案 一审判决后,陈有西与斯伟江、杨金柱两位律师就 体制内健康力量 的评价问题发生了冲突,双方激烈论战。陈有西的态度是,法官顶住了部分压力,排除了部分罪名,体制内的健康力量产生了作用。斯、杨两人认为,判决虽然不是最差的,但仍然不及格,部分让步是因为正义群体抗争的结果,没看出体制内的健康力量。随后,在几次重大案件 如宁波PX案、北海案、夏俊峰案中,陈的 温和 态度也一直让死磕派律师们失望。两方上互骂,矛盾越积越深。2013年底,《人物》杂志与陈有西进行了一次访谈。在这篇访谈中,陈有西评价一些中国律师, 对社会转型太慢、*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迟迟不启动,抱有深深的失望,产生了急躁情绪 访谈发表之后, 死磕派 律师袁裕来告诉《人物》,自己 气得发抖 ,他写了一封近4000字的公开信,题为《给陈有西的公开信:有律师妄言革命吗?》。信中,他称陈的言论是对 死磕派 律师 恶*的栽赃和诋毁 ,还会给打压律师的人提供把柄,简单来说,就是 递刀子 。袁裕来告诉《人物》,他相信陈有西具有 主观上的恶意 。互相尊重的敌人陈有西至今不打算回应袁的公开信。他告诉《人物》: 很多人劝我跟袁论战,我说我不会跟他论战,今天明确地讲,他和我不是一个层次的。 陈在微博上对袁裕来及其他批评者冷嘲热讽,把批评者不断拉进黑名单,如今黑名单里已经有1700多人, 上限还没到。 他不允许个人站 陈有西学术 上出现谩骂之声,微博上类似的批评不可能出现在这个站中。一位接受《人物》采访的律师,讥讽站 只有表扬他的声音 ,而陈的理由是,这是他的个人园地,不许他人放肆,并强调自己删除的只是谩骂话语,并非不同意见。陈有西向《人物》分析他饱受批评的原因: 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所以说要成为一个大人物那是不容易的,我也是慢慢学习做大人物。你们这次访谈再出来,他们更嫉妒了。 郑荣昌与陈历来交好,但对于陈回应批评者的方式,郑也持批评态度: 性格上的问题,可能妨碍了他成为真正的领袖人物。如果他真正想在中国做一番大事业,他应该注意团结各种不同的律师,珍惜那些人的贡献,更大度地去对待那些批判性的意见,有的可以不予回应,有些可以更大气地回应。
我替他个人难过,更多的是为这个国家难过。你看他跟这些律师团结的时候,优势互补,中国律师界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局面,非常团结,显得非常强大。律师们让我似乎看到了很大希望。但是很遗憾,后来他们越来越不团结了。 对于陈和他的批评者们如今的表现,杨海鹏也觉得很失望: 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大方向,他们是一致的,即使是敌人,也应该是互相尊重的敌人,不至于搞成现在这种斯文扫地的局面。我们没有培养职业共同体的土壤,好内斗,戾气重,公共空间被权力蚕食,发育不成熟,人们价值观分裂,又缺少公共对话需要的素质和教养,这就是转型期中国的乱象。 (本文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