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11 19:49:00
看《脱口秀》大会,这一期的主题是“保持联系、保持距离”。说到“保持距离”,大家不约而同的讲到“社恐”。选手王勉的一段词把与同事尴尴尬尬、看似很熟内心陌生的状况描写得很准确。比如,同事让你帮你订张机票,你欣然答应,但是仔细想想,叫惯了Amy、Lucy,你其实连她的中文名叫什么都不知道。电梯里碰到同事也是尴尬时刻,密闭的空间里,不打招呼说不过去,打招呼说一句“早”,最多撑到二层。地铁上偶遇同事,使浑身力气开启聊天模式,也最多聊不过5站,不得已说一声“我到了”,然后下车,等下一辆。……这些,都是和同事相处的尴尬瞬间。很多人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社恐”,因而对社交生活敬而远之,但其实,这只不过是不善交际而已。那些称自己有些“社恐”的人,在半熟不熟的同事面前连打招呼都显得生硬,可是回到自己熟悉的家,熟悉的朋友面前,交流完全无障碍,甚至还有点“话唠”。真正的社交恐惧是焦虑障碍的一种,指的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其实,很多人在被暴露在公众场合,都有一些轻微的焦虑、比如公开演讲、公开唱歌、大型聚会,但是如果这种焦虑和恐惧在可控范围内,并不影响你顺利出席,就算不上社交恐惧症。通常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于社交场所、比如广场、地铁、工作场合有强烈焦虑、恐惧情绪。这种过度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到她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长久的不能出门与人产生互动。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况:一种患者只害怕当众发言,还有一些患者对许多社交环境存在中等恐惧,最后一种是对很多社交环境都有强烈的恐惧,从当众发言到只是和其他人交谈,这些人是综合社交恐惧症患者。所以,一般人常说的“社交恐惧”,更多的不擅长社交,不喜欢社交,而不是社交恐惧症。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的“社交恐惧”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特质,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与人相处,也可以选择在自己舒服的状态里,与他人不那么热络,甚至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点点的笨拙,这都与“社交恐惧”相差甚远。我们的文化中,似乎天生更喜欢会说话、会交际,能与别人很快打成一片的人。所以,当一个孩子表现的安静、只喜欢和自己玩、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连家长都显得有些焦虑了。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急急地找到我问:“我们家孩子是不是出问题了?”仔细询问原因。朋友说,孩子似乎不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喜欢跟同伴泡在一起,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画画、玩玩具、看动画片。但是,如果有小朋友来家,他也可以顺利的交流,就是很少主动去找小朋友玩。她有些焦虑,觉得孩子是不是“社交恐惧”,正在千方百计的和别的家长一起,组织各种活动,想让孩子更多的参与。我听后,有些发笑:又是一个照书养娃的妈妈。成人的内心,早就有了既定的评判:开朗是好的,内向是不好的;在社交场合,长袖善舞是好的,默默躲在角落是不好的;能常与朋友相交是好的,独自一人是不好的。脑子里有这样的设定,便希望孩子依着这样的设定发展,如果不是,就想要人为更改设置。可是,谁又规定,每个小朋友都得喜欢小朋友共同的游戏,都得腻在某个小团体里。总有一些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自得其乐。我们得允许有些孩子,有些人,看起来有点“社交恐惧”的样子。在心理咨询中,也常有来访者找到我,给自己冠以“社交恐惧”之名。比如:“我下周有个面向全公司的演讲,现在紧张得连觉都睡不好了。”“公司年会,同事们都可以跟领导谈笑风生,只有我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周末在商场里碰到同事,随便尬聊了两句,就匆匆离开了。”……从这些症状里,我看不到“社交恐惧”,反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特质的不接纳。不善于社交本也算不得是问题,但是如果内心装着一个“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社交达人”的标准,并以此来要求自己,便拧巴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有人擅长舞台演讲,有人专注实验室里搞科研,有人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恰当妥帖,有人不善表达却可以把事情做得漂亮安心。所以,不必匆匆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的标签,你只是不那么擅长社交而已。你大可以在人群攒动的聚会上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人群;在别人享受热闹的时候,静静地读完一本书;把公开演讲当作人生的历练,而不强求自己把它做到最好。有些事情注定只能自己独自钻研,独自完成。有些成就感,自然也要自己体味,是热闹所换不来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最舒服的姿势,你也一样。有点“社恐”的你,就是你真实的样子,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