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如今科技发达,人工智能随处可见,有时候就连买东西都不需要和别人有任何的交流,省时、省力,还不会发生不必要的争执,不过这虽然这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与人当面交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家庭聚会更多的是捧着手机,比起广泛的社交,更想独处,跟自己在一起。
一有聚会就会觉得很累,看见熟人也不想有过多的交流,会选择绕道走,生活或许是轻松的不少,但是长期的这样下去,会养成一种非常危险的人格。
社交恐惧症
在最近火了这样一句话“我社恐了”,很多人用它来表达自己在人群里“出丑”,觉得十分尴尬的场景。
当提到“你是社恐吗?”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到“是”,但是大家真的知道社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吗?
“社恐”它的全称叫做“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交障碍”,拥有这种神经症的人,会过分和不合理的对外界的事物感到惧怕,患者本人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患者还会伴随焦虑的情绪,他们在社交时,内心会抵抗着焦虑、恐惧的情绪,美国学者ShawnaCourter,曾在年提出了这样一项研究“社交宿醉”,它指的就是患有社恐的人,在人群中会产生的一种症状。
社恐患者,在社交的时候,会跟宿醉了一般感到疲劳、胸闷、呼吸困难,在这样高强度的“内耗”下,在结束与人社交时,他们会感觉非常的劳累,这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心理距离
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距离具体做了这样三个划分: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在社交或是个人的生活中,我们往往都会选择待在舒适区里,对于那些本就有点“内向”的人,就更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了。
但是这也会逐渐的养成“社交恐惧症”,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自身认知(self-cognition)”,它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认识和理解,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
广泛的社交会帮助我们,完成这种“自我认知”,如果我们长期处于舒适区,处于一个独处的环境,我们无法展现自己的价值感,得不到外界的回馈。
我们就会逐渐的丧失这种能力,最终导致自己在人群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感到焦虑,惧怕,无法融入集体。
并且长期以往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这种神经症影响的就不只是你的生活了,还有你的身心健康。
长期的内耗会导致你,什么都没有干,就觉得很累,你的舒适区小到只有自己的房间,只要出了房间,就会感觉浑身不适,甚至还有可能患上抑郁症,一部分的患者会通过“喝个烂醉”来缓解自己的症状,但是这就会形成一种“物质依赖”,在往后如果不喝酒,就会感到不适,因此长期的处在舒适区,会养成一种危险的人格。
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BrianLittle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三个“自我”。
一个是父母的基因所决定的“自我”,一个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自我”,还有一个则是通过不断地了解自己,定位自己逐渐完成的“自我”。
在这其中,第三个自我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自我,社交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外界环境也可能不适合你的生长,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来决定的,并不会被谁掌控。
因此我们应该告诉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生活并没有那么恐怖,应对社交恐惧症,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系统脱敏疗法”。
它是美国学者沃尔普创立的,指的是用专业的方法去引诱出患者的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绪,然后通过心理学去放松患者的内心,然后去对抗这些负面情绪,逐渐的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自我治疗,主动地进入拉伸区、恐慌区,然后一点一点地适应他们。
结语
社交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产生一些特殊的激素,这些激素可以促进我们的新陈代谢,提高我们的免疫力,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
将窗户打开,阳光才可以照进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如果我们自己都封闭自己的内心,那些真正爱我们的朋友,怎么进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