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演化到今天,一直都未停止过人际交往。哲学家说过:“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社会化是我们自带的属性,它不受人为干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有的人备受欢迎,有的人无人问津,还有一部分人惧怕人际交往。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社交恐惧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交恐惧症?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并解决社交恐惧呢?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
简单通俗点来讲,社交恐惧症就是害怕,拒绝一切社交行为和活动。
哪些原因造成了社交恐惧症?
原生家庭环境
一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会对他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小在单亲家庭环境或父母离异的环境下,成长过程中缺少来自父亲或母亲一方的爱,会变得极度敏感,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仿佛在讨论着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抵触与他人交往。
成长过程中的遭遇
青春期是人性格成型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期间受到外界的影响,会干扰性格的发展方向。在青春期受到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网络暴力,大多数都会变得内向,敏感。这些暴力就像无形的梦魇,永远地刻在潜意识深处。出于我们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选择逃避人际交往。
先天性疾病
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人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长期脱离文明社会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生物,需要靠社会交往来满足自身的需求。长时间脱离文明社会,他的社会性特征便会衰退,此时再融入社会,便会显得格格不入。脱离了社会的人类通常存活几率不大,即便有,也和野兽无异。
如何解决社交恐惧
自我暗示
通过自我鼓励,告诉自己的心,自己是最棒的。自我暗示就是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内心对自我的认知。善于交际的人,都很自恋,正是因为自我暗示的作用。
自信勇敢
自信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勇敢迈出第一步,沟通是人际关系建立的第一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别人的看法限制真正的“我”,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生不过几十载,何必要活在别人的偏见下,自说自话,自行自事,快意恩仇才不枉此生。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面对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一切恐惧都源自于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