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亲爱的麦田:
你好!
我时常会陷入选择困难症泥潭的死循环,越是反复权衡利弊越是不知道最终如何选择。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甚至会觉得都有一定道理,好像怎么做都可以,这让我更加犹疑。严重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观,没有判断力,不住地谴责自己。都说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不知道这声音到底是什么,到底怎样找到内心的自我呢,如何能做到快刀斩乱麻呢?
不是正确答案
回信
不是正确答案:
你好。
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在对与错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光谱。
无法做选择的背后,往往是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但事情不能这么分。“选择”不是非错即对。粗略划分一下,一个决定,它可以是一个“糟糕的选择”,或是“不太好的选择”“还可以的选择”“比较好的选择”,又或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以做题为喻,生活中的选择,其实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开放的问答题。怎么答,似乎都可以。正因如此,你会感觉“不同朋友的不同意见,都有一定道理”。
“都有道理”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让你犹疑的或许是“谁更有道理”。问题在于,考试中的开放题,即使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也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得分标准;而生活的开放题,对与错的标准就要复杂得多。
谁有资格制定生活对与错的标准呢?在传统社会,这个标准其实是有的。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对与错的尺度清晰而稳固。进入现代社会,我们迎来多元的价值观,对与错的标准不再单一。选择投入更多时间工作,还是选择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选择追求物质更充裕的生活,还是选择追求更喜欢的生活?哪个才是对的呢?现代人面临的选择实在太多,太难以评判对错。
“选择恐惧症”并非你个人的问题,而是现代人的宿命,只不过每个人的程度不同。不必为此而苛责自己。
如果没有人完全有资格制定对与错的标准,那意味着,我们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选择吗?其实,“做自己”也是一种现代的价值观,伴随个人主义的兴起而流行开来。它的确是有道理的,我想原因在于两点:一是,选择的后果需要你自己承担,而不是给你建议的人。为避免后悔,他人的建议只能作为参考,选择还是得自己来做。二是,他人的建议不一定合理,哪怕是生活阅历更多、智识水平更高的人。在人生选择的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的权威。因为,一方面,即使是身边人,也很难充分理解你的处境;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观念都受到他所处社会位置的影响,他的生活经验未必具有普遍的有效性。
但问题又来了,怎么找到内心的声音呢?你说,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但我也相信,每个人心底里都有这样一个声音,只是有的很微弱。跟你分享一个小方法,或许能让这个声音变得清晰一点:你可以闭上眼想象一下五年后的自己,不必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去自由地想象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想要成为的人。然后,分析这个画面所隐藏的你内心的深层渴望,再去思考实现这个愿望的现实路径。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的困惑有没有得到解答?因为你的来信用了“反复权衡利弊”这个词,我猜测,你说的选择,应该是指人生重要问题的选择,而不是“中午吃什么”这样微小的选择。后者其实很好解决,只要转换一下思维,告诉自己选错了也没关系,就可以了。因为它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抱持同样的想法,那些重要的选择,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做。从概率上来说,只要经过了审慎的思考,我们不太会做出一个“糟糕的选择”,至少会是一个“还可以的选择”,这样的后果不是我们无法承担的,因此也没有恐惧的必要。
除了恐惧选错,我们无法做选择还有一个原因,是追求最优解。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苏格拉底的麦穗理论。如果你一心只想拾起最大的那株麦穗,可能走完整片麦田,都没能拾起其中一株,最终空手而归。当你一心只想做出最优选择,你就迟迟做不了决定,因为你无法确定哪个是最优解。
那要怎么办呢?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的思路。他认为一切决策都是折中,我们不要去追求最优决策,而要追求满意决策。这样想的话,是不是选择会容易很多?
最后,一个选择,无论你思考得多么全面,还是要经过行动的验证。只有先迈出第一步,才会发现哪条路更走得通。而这个追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之旅,在这其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或许比找到正确的答案更有意义。
值班回信|甘甜
本文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