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就“生病”?病因或在心
肚子疼、头晕、呕吐……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
医学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汪玲华主任医师、查彩慧主任医师、欧婉杏副主任医师
刚刚结束的电视剧《小欢喜》中,展现了几个典型家庭教育模式。教师宋倩的家庭环境优渥,女儿英子懂事漂亮、成绩优异。但在妈妈的高压管制下,英子却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出现了整夜睡不着觉的典型抑郁症症状,在情绪崩溃的边缘还一度想做出跳河的举动。
其实,像《小欢喜》里英子一样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在医院的心理科有不少。本周,中小学生正式进入新学年的学习阶段。儿童心理科专家介绍,分离焦虑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中很常见,而在稍大一些孩子中则会表现为学校恐惧症、厌学。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情绪、心理出问题的表现各异:有的孩子会特别黏人,有的孩子会特别暴躁;还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一上学就总“生病”,出现腹痛、恶心、头晕、胸闷等,医院各科室查不出问题,结果发现,这原来都是情绪问题的躯体化症状。
开学第二周和小长假后是分离焦虑发作高峰
3岁女孩小A今年春季开始入读幼儿园。之前在家里,她主要由奶奶带,很少和同龄孩子交往。上幼儿园后,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对幼儿园生活迟迟无法适应:不配合晨检,害怕老师,常常自己在后排的角落位置呆坐;总是大声哭闹,走在路上时不让人靠近,一有不顺意的事情发生,就乱丢玩具;有时候甚至咬自己、咬衣服,打家人、打自己。同时,小A又对妈妈非常依恋,见到生人会要妈妈抱,要上固定的卫生间。
“学龄前期的孩子里,分离焦虑很常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分离焦虑的孩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查彩慧主任医师介绍,和入园入托相关的分离焦虑高峰往往出现在开学的第二周,以及小长假(如国庆)后的第一周。小A由大哭大闹到最近在幼儿园常常呆坐的表现,已经进入分离焦虑的第三阶段了。
大部分有分离焦虑问题的孩子,一开始的表现会比较好分辨为“情绪问题”:早上不愿意起床、不愿意换衣服,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无缘无故发脾气,晚上要爸爸妈妈陪睡、睡梦中惊醒等。
需要留意的是,有的孩子情绪、心理问题会逐渐演变成躯体化症状,是分离焦虑的第二阶段,比如肚子疼、头晕、呕吐、心跳过快等,“往往一开始家长不会想到孩子的症状是心理问题引起,也可能不愿意接受,带孩子反复就诊于各个科室,都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我们常常接到消化科、神经科、免疫科、心内科转诊过来的病例。”查彩慧说。
大一些的孩子,和学业相关的情绪、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恐惧症,大多数出现在小学刚入学、小学高年级面临升学压力、青春期的孩子里,同样地有可能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化症状。查彩慧提醒,小学要求比幼儿园严格,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也会更看重,即使是幼儿园适应很好的孩子,或者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孩子,读书时也有可能出现问题。
孩子敏感自信心低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欧婉杏副主任医师介绍,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是孩子本身的气质。有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对别人的言语,特别是负面的批评很容易记在心上。
还有一部分,对学校、幼儿园存在敬畏心理,在学校容易压抑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上课时可以表现得很好,但是回到家里就会情绪爆发,出现“在学校特别乖,在家里特别闹”。
有些孩子是因为本身自信心低,觉得完成学校的任务、和其他孩子相处交往有困难。
二胎家庭要注意大宝宝对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