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女性贫困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
TUhjnbcbe - 2024/12/20 20:57:00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16/h1uswl9.html

《女性贫困》是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制作的一系列节目改编而来。年NHK连续播出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还有一部是《女性贫困-新连锁的冲击》。播出后,观众反应很强烈。里面讲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贫困问题,她们有辍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有毕业后负债累累的大学生、还有单亲母亲等。

《女性贫困》就是脱胎于这两部纪录片,这本书还添加了更多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年轻贫困女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并且快速夸张。

在日本,年薪万日元是一道贫困线(折合成人民币约12万),需要申请国家补贴。作为中国人,我们肯定会有疑惑,一年收入12万,不少了,怎么就成贫困户了?

日本的物价

我们先看下物价,日本的物价很高。

一个鸡蛋,在日本的价格相当于北京鸡蛋价格的4-5倍;

一个西瓜,在日本的价格相当于北京西瓜价格的11倍;

ml鲜牛奶,在日本的价格相当于北京牛奶价格的2-2.6倍。

而且物价是不断浮动的,过年过节,还会涨价。

再来看看出行成本,东京的公交车、地铁、起价是日元。

公交票价相当于北京票价的12倍;

地铁票价相当于北京票价的4倍;

出租车起价为日元,2公里以上加价,相当于北京出租车的5倍。

因为物价太高,万日元的年收入着实是捉襟见肘。

贫困女性的生存状况

1.刚毕业就陷入贫困的大学生

日本倡导“全员入学”,升学率很高,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困难。一毕业就陷入贫困的例子,不在少数。

书里的一个例子,24岁的小爱,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亲手把她带大,上大学是用的助学金贷款。NHK去采访她的时候,她一边打零工,一边找工作。小爱的梦想是长大能有一份旅游相关的工作,所以她大学选择的是旅游专业。

和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一样,小爱的生活费是靠自己打工挣的,她当过服务员、促销员、居酒屋打过工,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快餐店,基本上时薪不到1千日元,折合人民币6块钱。一天奔走好几个工作地点。虽然很忙,但她也没有耽误学业,毕业时学分远远超过了毕业要求。

但就业依然困难,她在日本一个著名观光景区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很喜欢,没熬上两年就辞职了,原因是工资微薄,出去纳税,每月基本入不敷出。

记者帮忙算了一下,小爱的工作税后约14万日元。固定开支房租、水电、煤气约7.5万日元,每月寄给母亲1万日元,助学贷款3万日元,每月只有两万块的生活费,折合人民币不到1千2百块,光吃饭就远远不够了。

小爱有一个闺蜜叫真纪。两人家庭条件跟经济状况差不多,两人聊天时,透露出想要结婚成家的愿望,虽然他们处在结婚的最佳年龄,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对婚姻望而却步。小爱说:“如果说我欠债6百多万,男人听了会怎么想?”没有人会喜欢对方有一身债务。他们其实很朴实,不期待自己成为有钱人,只希望能过上不用还债的日子。但等助学贷款还完,她们都已经45岁了。

跟进调查日本有一百四十一万人是依靠助学贷款读的大学,相当于3个人中,有一个人就是贷款上大学的。一毕业就贫困的年轻女孩不是个例,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2.单亲妈妈的艰辛

由于丈夫去世或离婚造成单亲抚养孩子的状况,每年都在增加。

记者采访了29岁的小茜,她是一位单亲妈妈,他的儿子4岁。正要接受采访时,小茜对儿子说:“接下来妈妈跟阿姨有话说,你不要出声哦”他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着。记者说她采访了几个单亲的妈妈,期间孩子都很乖,没有一个哭闹、撒娇,虽然他们还处在调皮捣蛋的年纪。大概平时看到妈妈很辛苦,不忍心再给妈妈添麻烦吧。

小茜因为家暴离婚,身无分文地逃出来,住址都不敢告诉前夫,更别说要抚养费。她是一名合同工,除去每月6万5的房租、托儿所费用,再加上水电之类的固定费用,所剩无几。因为家暴的原因,还有社交恐惧症需要治病。小茜的经济状况在日本单亲家庭中或许还略高一点。由此可见,这种抚养孩子的单亲母亲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所以书里给的结论是:“无论结婚与否,女性都得独自活下去的时代已经到来”

3.风月场所成为“救命稻草”

很多女性,因为长期在贫困状态中挣扎,没有出路,不得不把风月场所-夜店、夜总会,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NHK节目之所以能够引起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第一次公开曝光了这种状态。

近些年,越来越多普通的女性,把风月场所当成一种职业选项,很多初中、高中生,像打零工一样,轻松地进入这些场所工作。

记者采访了一位40多对的女性,她在夜店工作对孩子和丈夫是保密的,通常工作完直接去幼儿园接孩子。她在讲述自己经历时,语气非常平淡。大多数女性是做不到向她这样灵活地切换心情的。在日本风月场所工作的贫困女性,既要面对工作本身的精神压力,又要面对育儿物质上的压力,非常痛苦。问题在于:这种风月场所工作,始终损害女人生而为人的自尊心。为了找回自尊心,她们又会花同等的金钱,去夜店里喝到酩酊大醉。有些时候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那她们为什么不选择普通的职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NHK记者做了进一步调查。

对于不得不工作养家的单亲妈妈来说,就业、育儿、和居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如果指望政府,必须同时奔跑好几个部门,提交各种各样的手续,办下来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从事这样的工作,就会一步到位,宿舍、托儿所以及现金报酬。虽然不是多好的条件,但至少可以生存下去。

这几种贫困女性生存状况,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扎心,HNK节目组,做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我们先正视这种现状,不去回避,才能找到解决的可能。于是,这本书进一步提出了疑问?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女性贫困?

女性陷入贫困的原因

1.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在日本,女性天然就是被职场排斥在外的。原因我们之前说过,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女人在大学毕业后,即使进入了大型企业,也只是重复地做一些打扫、复印、洗杯子之类的工作。正式员工的职位是为男性准备的,女性高管数量不足10%。

更多的女性根本找不到朝九晚五的工作,只能同时打两到三分零工,勉强维持生活。年轻的女性合同工有8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整个社会都认为,女人是不能长期工作的,她们要结婚、要生孩子。终归是要离开职场,回归家庭的。所以不仅工资拿得少,而且基本得不到企业内部的培训和深造的机会。

2.社会的雇佣制度

我们说说合同工在日本的概念。日本的雇佣分为正式雇佣和非正式雇佣两种。这两种待遇可以说是极其巨大的。非正式员工虽然和正式员工作着同样的工作,但是薪酬却只有对方的一般。并且没有保险和奖金,升职和加薪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男女工作的差别也很大,不管是哪一种雇佣形式,女性的工资都比男性的要低。同样一份职位,女性的薪酬只有男性的80%。

3.代际传递效应

代际传递效应也会导致贫困的固化。代际传递效应就是说,父母辈如果是贫困人口的话,那么很大可能子女辈依然是贫困人口。

就像之前的案例小爱,他的母亲是贫困线以下的女性,小爱从小就要打零工贴补家用,好不容易读完大学,情况也并没有好转,因为还要还20年的贷款,依然是在贫困线下挣扎。

4.婚姻改变不了贫困

还有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改变命运的捷径就是婚姻。但现实生活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日本社会年轻男女都倾向于不婚主义,甚至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另外,生活不是童话,那些贫困线下的女性和高收入男性,不在一个平台,连见面机会都没有。

日本武藏大学社会系副教授,林雄亮做过一箱调查,低收入女性结婚的男性中没超过1/3的人是初中或者高中学历。而与非低收入女性结婚的男性中,2/3拥有大学学历。也就是说,高收入高学历的男性,更倾向找一个跟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女性结婚。

所以,想要依靠婚姻改变命运在现在的日本社会,几乎是没有可能。

女性贫困的解决办法

1.提高自我认知

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日本女性大多走的是家庭贤妻路线。有一篇文章里说过,Google上搜索“日本女性是理想职业”,得到的结果都是“希望找到理想的对象”。

日本女性从小受妈妈的影响,学做家务、学做菜,那是为了以后长大可以照顾丈夫和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主妇。日本主妇的厨艺特别好,他们的便当可以每天不重样。因为她们从小就开始磨练厨艺。

上大学提高文化程度,不是自己的梦想。而是为了结婚后能更好地教育子女。很多女性读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后,或者在企业里担任很重要的职位。依然还是会选择放弃自我发展,回归全职主妇的生活。

2.认清婚姻现实

普通男性的收入往往只够自己花,没办法承受一家的开支。而有能力的男性,他们的选择很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女性找不到理想的伴侣。结了婚的女性,万一丈夫出现意外,或者离婚,她们又将重新面临贫困。

3.提高核心技能

或许,她会做便当、会把衣柜收拾得整整齐齐,但是她这不是一个核心技能。没有职场技能,打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女性贫困》这本书里谈到的“贫困”,其实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贫困,还有认知、教育、自尊心等各个方面的贫困,甚至还包括感情上的贫困。

总结

在日本这样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还存在着大规模的贫困女性群体。可见“贫困”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埋伏在我们身边。这些问题不仅仅只关乎于弱势群体,每一位女性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警醒。

女性对于自我的认知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这两者是互相影响的。只有你提高了自我认知,不被别人的期待绑架,才有可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希望我们女性可以以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满意的生活!~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性贫困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