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校淡恋爱,家长反对,老师却说:想谈就说吧!可以积累恋爱经验。唉!这恋爱大学生还是谈不谈呢?
“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哪个不善怀春?”这是我们人性中至性至纯的情感。作为大学在校生,许多人早已到了善于钟情,善于怀春的年龄,甚至很多人也已经到了法律规定的可以结婚的年龄。对恋爱生活美好的向往,常常会出现在他们的思想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阻挡。
然而,爱情生活虽然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大学爱情生活没有经济基础做保障,且具有一旦大学毕业各奔东西分道扬镳的残酷。人不伤人情自伤,没有几个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被情所困,被情所伤,所以家长是反对大学生在校搞恋爱的。家长之所以反对孩子在校恋爱还有另外几个原因:
其一,大学生在校若沉迷于恋情当中,不仅会荒了学业还会虚度年华,到大学是去学将来安家治天下的本领的,并不是为了去谈男女朋友,现在社会大学毕业生何其多?若一个人没真才实学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未必能游刃有余,干得异常出色。大学优异的学业将会是他将来人生的本钱,四年大学生活学到的知识越多,将来出社会的本钱就会越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黑发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青春易逝,岁月不可负啊!
其二,大学生谈恋爱饱尝爱情甜密之时也要付出代价,幸福和痛苦往往相伴,恋爱也有风险,有些风险是以生命作为代价,这样的代价大学生承受不起,他们的父母更是不愿看到。还记得那名貌美如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如花似玉的北大女生包丽吗?为了恋爱她为男友放弃自尊,堕胎之后她还要饱受男友各种精神折磨,最终这名令世人羡慕的天之娇子,北大女生包丽香消玉损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爱情,生命之树也从此殒灭了。恋爱是把双刃剑,遇上好人是幸福,遇上人渣是劫难,这些年自从大学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结婚之后,类似包丽的悲剧还少吗?不求儿女成才,只求子女平安,这是天下父母最大的心愿。人渣往往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大学生自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了,但他们又怎会想到面对大千世界,面对复杂的人性他们还处于懵懂期,在伪装和甜言密语面前,他们哪能经得住诱惑!不怕儿女谈恋爱,就怕儿女遇人渣,像包丽那样的代价没有哪个家长愿意接受。再说恋爱四年,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一毕业就各奔东西了,这样的结局太伤人,尤其是痴情者会留下恋爱恐惧症,与其谈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还不如好好学习本领。
但是,对待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大学教师却和部分家长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法律和校规都允许大学生谈恋爱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反对的权利。他们认为在大学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可以丰富课外生活,增加人生阅厉,可以为孩子们步入社会谈恋爱积累经验。大学生淡恋爱目的很简单,不以结婚为目的,只为抱团取暖,慰藉心灵,打发寂寞的课外生活。其实他们也明白,大学一毕业他们的爱情也就会随之拉下帷幕。
每个人真这么现实吗?他们恋爱中的每个人真人做到尽尝恋爱百的甜,一朝毕业皆忘却吗?笔者不知道,聪明的你告诉我,他们能做的吗?他们不会因此而心灵受到伤害吗?
笔者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但笔者反对那种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可我支持的那种恋爱在大学校园有土壤吗?好像没有。笔者不反对大学生恋人亲热,但笔者反对像今天新闻中所讲的一对情侣那样在公共课课堂座椅上相拥相抱,不断热吻,严肃的课堂不客亵渎,公共场合更应尊重他人。有些事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的,若不顾廉耻,哪人又和那些发情的动物有何区别呢?我们大学培养的应该是懂得礼义廉耻的人才吧,若在恋爱这事上任由他们胡乱作为,任由他们张扬人性,他们还能成为建设祖国合格的人才吗?
大学生在校恋爱,不反对,但总该给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甚至人生现,世界现,价值观吧!恋爱看似关乎个人,实则关系到国家来年,在这件事上我们高校应重视正确引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