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①自觉的成为了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和结果,而忽视了行为背后孩子的情感、思想、观点、意见等精神层面的过程。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压抑,他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而当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抓住机会并放肆的利用。
●教育最终指向的都是自我教育,父母通过情感引导,能够教会孩子管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人性。
●通过情感引导,激发孩子对自己人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期待,理想自发自觉主动的学习和努力,通过情感引导父母,能让孩子自己照顾好自己。
②不自觉的成为了放任型父母
放任型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集体归属感,这些孩子可能个性散漫,因为没有受到管教,所以不具备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规则感和依赖感。
●他们通常会感到恐惧,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家庭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可能会在是非观念和情感表达上遭遇困难,更容易涉及毒品、帮派等活动。
●他们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归属的地方和亲密的依赖关系。如果在家庭中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孩子就会跑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找。
③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情感引导是了解孩子的过程,一定要避免随便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说法和感受。
◆情感引导,目的是通过情感引导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我们的目的不是辨别真假,即便孩子没有说真话,父母依然可以去观察理解,尊重孩子当下的心理,感受情绪变化,孩子为什么没说真话?
④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当孩子不听话时,可能有70%的父母采用的是外部激励或者负面威胁的办法。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知道,在生活学习中,即使是没有外部奖励,他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反过来如果孩子做了错误的事情,即使没有被老师家长发现,没有被惩罚,但只要自己判断是错的,就要及时改,就要及时改正,避免更坏的结果。
二、情感引导的重要性
①情感引导不仅会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②情感引导会让孩子学习到宝贵的社交技能,以及如何去照顾别人的情绪,他还会学到如何结交新朋友,并和他人愉快的相处。
③情感引导会为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在逆境时庇护他,让他能够更快的从消极情绪和经历中恢复过来,让孩子学会忍耐,提高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在学校里的学习更专心更轻松。
④情感引导还可以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加深亲子关系,帮助父母培养出坚强合作,有责任感,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也能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新策略,使父母无需在无休止的跟孩子斗争,或者因为绝望而放弃教育,真正的成功是父母和孩子的双赢。
三、情感引导的方法
①陪孩子一起玩
情感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父母要足够了解你的孩子,要能观察到和准确的判断到你的孩子在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内心想的是什么,背后隐藏的真实意愿是什么?和孩子一起玩是让孩子主导玩耍或者游戏的内容和方式。
②提供选择
父母适当赋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能够训练他们的独立性,以便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能自己做决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③撇开父母自己的情绪
对父母而言,情感引导最大的阻碍也许就在于要同时控制自身的情绪和反应。共情提示手环:妈妈可以事先带上有共情二字的手环,当情绪濒临失控的时候,低头看一眼手环,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手环,也可以在卧室里或者跟孩子相处的地方贴上字条,同样可以提醒自己。
④了解孩子的性格
一个孩子的异常行为换成是其他孩子可能就是正常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应该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调整感引导的方式。
四、情感引导的五大关键步骤
①播下种子
父母可以提前让孩子知道待会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要一起出去干什么?父母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希望孩子怎么样配合父母?
②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父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