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不思进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鸡毛花
TUhjnbcbe - 2025/1/22 19:28:00

导读: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高喊着“平凡可贵”。然而,他们是真的认为“平凡可贵”,还是只是给自己的不思进取找的借口。年轻人,不思进取的毒鸡汤早已过期,该倒掉就果断倒掉吧。不要在还能拼搏的青壮年时期过早的选择安逸,以至于到了该安逸的晚年,却生活的捉襟见肘、不如人意。

01

表哥最近有些焦头烂额,新婚不久的妻子搬回了娘家,哭闹着要和他离婚。

老妈提起这事儿的时候,我有些诧异,这两人不是才结婚半年多么,怎么这么快就闹离婚啦?

老妈叹息一声:“还不是为了房子,结婚前女方要求买房,你舅舅凑了首付买了套准现房。现在房子是交了,可是没钱装修,也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女孩突然吵着闹着要离婚。”完了还补了一句:“房子都买了,装修也是迟早的事情,他俩慢慢挣就是了么。”

听老妈说完,我有些不以为然。就表哥那个性,自己攒钱装修恐怕都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表嫂的不对,太物质了。可是反观表哥,也不见得令人省心。

说起我这表哥,典型一佛系青年,似乎对什么都无所谓。工作快十年了,几乎没什么长进。舅舅说他几句,他还振振有词:“差不多就行了,干嘛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结果就是,工作近十年,他当年的同学同事,有的做到了企业中层,拿着年薪;有的积攒了不少财富,自立门户。而他,这些年安于现状,工作原地不动,收入也跟刚参加工作时差不多,甚至还在为拿不出装修钱和老婆闹离婚。

提起表哥,我突然想到了那句话:就怕你不思进取,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的佛系青年越来越多,他们似乎看淡一切,对什么都不大走心,凡事坚持“差不多”就行了。

可是,往往这些长年累月积攒起来的“差不多”,就成了关键时刻的“差太多”,不未雨绸缪、不思进取的人生总是会在你不经意间偏离原来的轨道,只剩一地鸡毛。

02

我的同学李小姐,就是个典型的安于现状的姑娘。

大学毕业后,她考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李小姐却很满足,因为工作稳定又轻松啊。于是这么多年过去,当同学们都在不同领域积极打拼,逐渐崭露头角的时候,李小姐还一直在单位里不死不活的干着,能力不见得有什么提升,收入也没怎么增长。

可是伴随着孩子的出生,李小姐的生活开始捉襟见肘。

孩子半岁的时候,李小姐休完产假准备上班,可是她去上班,孩子谁来照顾呢?自己的父母身体不好帮不上忙,公公婆婆来吧又怕关系处理不好闹矛盾,请个保姆吧,她和先生的工资负担家庭的开支和孩子的花销都有些吃力,哪有闲钱去请保姆呢?

思虑再三,他们将孩子带回老家托付给公公婆婆照顾。

孩子三岁的时候,李小姐准备让孩子在城里上幼儿园。可是孩子这么多年没和她们一起生活过,见了她和先生,总是怯生生的。

她试图亲近孩子:“悠悠,晚上和妈妈一起睡吧?”孩子紧紧抱着奶奶的腿说:“不要,我要和奶奶睡。”她有些无奈,“你就陪妈妈睡吧,你不陪妈妈睡,妈妈晚上会害怕的。”孩子不假思索:“可是,我要是不陪奶奶睡,奶奶也会害怕的。”

那一刻,李小姐泪如雨下。

给我们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李小姐还有些哽咽。她说,“这么多年,我总以为平平凡凡才是真,可是现在才发现,年轻时不思进取欠的债,到以后总是要还的。”

如果当初,她能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哪怕累一些,但起码能承担起孩子在她身边的费用,也就不会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缺席,还要用不知好多年去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03

不久前,网上疯传这样一段话,是关于乔布斯和韦恩的。

四十年前,苹果联合创始人韦恩把他那份10%的股份以美元卖给了乔布斯,今天这部分股权价值亿美元。可是,卖掉股票的韦恩还活着,而乔布斯却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

然而,真相真的如此吗?

事实的真相是:乔布斯24岁的时候就患上了癌症,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可是他却在发现癌症之后还活了30多年。为什么呢?因为,他靠着自己不断的拼搏和努力积累了无法比拟的财富,而这些财富,足以支撑他找来世界级的顶级医生为他续命。

看到这里,你还能淡定地说“差不多就行了”吗?你还能继续为自己的不思进取开脱,告诉自己平凡可贵吗?

最近频繁上综艺节目的韩雪,再一次刷新了大家对她的认识。

作为京城四美“冰雪微甜”之一的韩雪,生来就含着金汤匙。可这并没有成为她安于现状的理由。她的人生,反而比常人更拼、更努力。

明明可以靠背景、靠美貌,她偏偏要靠才华。

她每天准时起床,上妆时间精确到5分钟,不吃午饭,睡前必须阅读。除此之外,她每天坚持2-4个小时学英语,即使拍戏到凌晨2点也不间断。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那个在TED演讲上全程飚英语、收放自如的韩雪,那个在《声临其境》节目中一人分饰八角、惊呆全场的韩雪,那个在《王牌对王牌》节目中双商在线、惊艳四座的韩雪。

这世上最残酷的就是,那些本来就比你出身好、比你掌握更多资源、比你更优秀的人,活的比你更努力。

04

我的同事冯小姐,在我看来已经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了,有好房,有豪车。她和先生的收入都很好,双方父母经济条件也不错。可即便如此,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冯小姐依然拼劲十足,从没有一刻放松过自己。

她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积累财富的重要性。

孩子班上的同学都参加各类兴趣班,你让孩子学还是不学?孩子要有好的教育,就要上好学校,学费很贵,这钱你花还是不花?父母年纪大了容易生病,你给他们找还是不找最好的医生?

她说,这些,都是钱啊!而钱,只能靠你不断的拼搏去获得。

你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可是,贫穷,限制的只是我们的想象力吗?不是,贫穷,限制更多的是我们的选择和自由。

如果你有钱,你还会纠结给不给孩子报兴趣班吗?如果你有钱,你还会纠结让不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吗?如果你有钱,你还会纠结给不给父母请最好的医生吗?

其实,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所有纠结的根源,只是没有钱而已。

我的另一位同事,给我讲了他父母的故事。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生活来源,平时的生活费,都是他给的。

有一次父亲突发脑梗住院,打了几天吊瓶有所好转,于是父母在没有告诉他也没有办理出院手续的情况下,偷偷跑回了家,医院打来电话通知他。

他慌了,赶紧给家里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父亲苍老的声音:“住院太贵了,我都好了,就别乱花钱了。”

那一刻,他五味杂陈,原本想要责备父亲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他说,从那以后,他比任何一刻都更努力,因为,他不想在父母年老生病的时候,因为缺钱,只剩等死这一条路。

王尔德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钱,不仅仅意味着车子、房子,钱在很大程度上更决定了教育、医疗、自由和选择权,甚至决定了生命的长度。

别说什么平凡可贵,那不是你不思进取的借口。

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想宣扬什么金钱至上,只是想告诉更多的年轻人:

不要在还能拼搏的青壮年时期过早的选择安逸,以致于到了该安逸的晚年,却生活的捉襟见肘、不如人意。

不要等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趁着年轻,趁着还有精力,好好地去搏一把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思进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鸡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