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20岁的时候,曾像许多人一样,因为对自己内向性格和社交恐惧的不满,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外向、开朗,到哪都不怯场,也不害怕跟任何人交流的人。我羡慕他们毫无心理障碍,心灵很自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真实的自己”。我当年做梦都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可是,到了我40多岁时,20多年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加上我多年大量的研究,让我终于明白了:
其实,世界上有两种自信:
第一种是真正的自信:这种人是因为有了多年的人生、社会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人性、他人心理以及对人际交往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所以,这种自信,是由于“懂人性,懂社交”,所以才能“搞定”社交,“搞定”人际交往,也就是“艺高”所以“胆大”和自信。这是一种来自于多年实践的积累,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正的自信,因此,拥有这种真正自信的人,往往年龄都比较大,是人生路上的老司机。
还有一种,我称作是——外向阳光“脑残”型的自信:一般年轻人居多。因为年轻,刚进入社会不久,所以,不可能有那么多人生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积累。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得来和发展的,而年轻人刚走出校门和刚踏入社会,也就不可能对人性、对他人心理以及社交规则规范有那么深刻的认识。如果这时候,他们还很外向,很自信,很胆大,那么他们在社交上的风险就会很大。应该说这种自信是是一种盲目的自信,是一种伪自信。
这就好比一个新手司机,如果驾驶技能和经验不足并且还很胆大自信,那么出交通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你千万不要去羡慕这种外向阳光脑残型自信的人。因为这种肤浅和表面上的外向和自信,或者说是“社交白痴”和无知者无畏的外向和自信,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社交风险,它才是人生道路和人际交往中真正的障碍和敌人!
我当年在20多岁时,时常因为自己的内向和社交恐惧感到很自卑,因为我身边的许多同学、同事都比我外向开朗,都不害怕社交。
20多年过去了,站在我今年45岁年龄的角度看,我一切都想明白了。那些我曾经羡慕的外向、自信的同龄人,有不少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是外向阳光“脑残”型的自信!
下面的一些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据:
例一:
我从年至今,一直在培训和辅导有社交恐惧的人,共有人左右。
某次培训,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学员说自己是一位演员,在网上还有他参演的电视剧。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很意外,很好奇,因为通常在人们心中,演员是最不应该有社交恐惧症的。虽然培训课上,我给学员们播放了一些搜集来的演员、明星有社交恐惧的视频,但演员作为学员来参加我们的课程,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因此,亲眼所见一个活生生的演员有社交恐惧,感觉还是挺颠覆的。
这位学员还说,他在没有社交恐惧症之前,完全是一个非常外向、开朗和很自信的一个人。他这句话一说完,我感觉更颠覆了!因为在以前,我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认为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应该都是因为内向和自卑发展的更为严重了,最终由量变到质变,成了社交恐惧症,其实我本人曾经就是这样种情况。所以,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曾经外向开朗、自信的人也会变成一个社交恐惧症者。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多数人的固有认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学员从小性格就很外向,他是那种我们这些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的人最羡慕的那种性格。曾经活泼开朗的他,从不怯场,也不怕人,跟谁都是自来熟,说话做事很少怕什么和顾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