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还没有忘记博主宇芽被男友家暴的事,掀起了最近网络上对家暴“零容忍”的热潮。
可就在大家愤慨地谴责家暴者,支持弱者反抗的时候,曾遭“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暴而报警、上诉、最后与李阳离婚的Kim发了一条长微博,称自己永远爱李阳,也原谅了他当年的家暴。
而且,Kim说到李阳的时候,写的是“我丈夫”,似乎两人已经复合。
Kim的微博截图
6天后,李阳也在微博上隔空回话,称他和Kim之间没有仇恨,并“向全国人民深刻道歉”,最后用中英文表达了对Kim和3个孩子的爱。
这一出反转确实让人惊讶。
有网友说:见过家暴不离婚的,但没见过家暴离了婚、还复婚的。
这当然是一句调侃话。但我能理解很多人的疑惑:
Kim和李阳当年对薄公堂,还一度在媒体采访的现场就吵了起来,最后在年离婚。大众都以为已经分道扬镳、势不两立的两个人,怎么突然就复合了呢?
Kim怎能再去爱、再去忍受一个残酷家暴自己的人?不是说对家暴“零容忍”吗?
要理解这两人的复合和改变,就要从当年的家暴说起。
01、曾经的扭曲
年8月31日,Kim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被家暴的照片,她的额头、耳朵、双脚都有明显的红肿和流血。很快,这些图片和消息被大量转发,引起舆论轰动。
在这3天后,李阳方面没有任何回应,他甚至还在上海等地进行演讲,硬着头皮对着数百名家长大讲特讲家庭教育话题。
终于,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李阳不可能再忽视的时候,他才站出来接受媒体采访。他承认自己确实对Kim实施了家暴,公开表达歉意。
我翻看了很多李阳那时接受的采访资料,试图寻找当时他实施家暴的真正原因。其中最能体现真相的是年9月柴静对他的专访。
李阳说,他和Kim的矛盾积怨已久,矛盾不断升级。被Kim曝光的那次家暴当天,他与Kim连续争论了4、5个小时,他受不了了,大声用英语说“shutup”,但是妻子没有,他的情绪便爆发了。
李阳抓住了Kim的头发,整个人坐在Kim的身体上面,实施了无情的暴力。而且,当时李阳排行第三的、年仅3岁的女儿目睹全程,一直大喊“爸爸别打”,李阳也没有停下来。
李阳回忆的时候,他说,“魔鬼完全打开了”
李阳接受柴静的采访视频截图
李阳和Kim是因为事业走到一起的,两人都对教育充满热情,互相欣赏,曾被视为中美跨国婚姻的一段佳话。为什么婚后会产生那么大的怨恨?
专访里面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
李阳说,两人最大的矛盾,是他曾公开在媒体上说,他不爱妻子,不注重家庭,他的婚姻是一场教育的试验,孩子也是试验品。
Kim说,李阳只把她当做伟大的老师和孩子的母亲,但从没有把自己当做妻子去爱护,从没有说过为什么爱她。
李阳对此的回答非常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既然都在一起了,还爱什么爱?还要把爱挂在嘴边?
Kim说,婚后12年来,李阳每个月只有一到两天待在家里,其余时间都扑在事业上,她说自己是“准单亲妈妈”。
李阳却说,他认为自己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
柴静感到疑惑,她追问李阳:那你觉得,你为了这个家,或者说为了Kim做过的、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事是什么?
李阳回答:我本来可以一天都不回家,但我每年回20天。
李阳接受柴静的采访视频截图
听到一个男人说了这样的话,柴静皱起眉,表情意味深长。
我相信她内心的第一反应跟大家是一样的:什么?对你来说,回家原来不是应该的?而是额外的付出?
但李阳真的是这么想的,从他的语气可以听得出来,他丝毫不觉得这个想法有任何问题。
为什么一个整天在台上宣讲感恩、爱、家庭教育的人,对自己的家庭会这么冷漠?
问题出在李阳的原生家庭上。
李阳出生在江苏常州,从童年期,他就没有亲密的家庭关系。父母在生下他之后就支援新疆建设,他从小和外公外婆长大。直到4、5岁,他才开始和父母一起生活。而父母因为工作中的原因,20多年没有在家过过春节。
李阳儿时的照片
李阳对原生家庭中的问题是有一定意识的,我是缺失的情况下长大的,所以你会发现我爱的能力很差,有问题。”
他自称从来没有跟父母感受过亲密的感觉。有一次李阳在外地工作,遇到父亲,父亲提出两人可以挤一张床凑合过夜,李阳马上拒绝,“哎哟,吓死我了!”
李阳接受柴静的采访视频截图
李阳在外教育学生要对父母感恩,但他跟自己父母的感情是断裂的,他几乎喊不出“爸”“妈”这两个字。
这种断裂不仅因为父母的漠视,还因为打压和否定。李阳说,父母对他从小的教育方式就是打压性的,这导致他极度的自卑、懦弱。
懦弱到了什么程度?他从小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懦弱得连自己起个床的事我都做不到,去商店买东西,我连买东西都买不回来”。
所以,在李阳迅速成名后,他的演讲风格非常强硬,不仅教学习英语的方法,还糅合了爱国主义、成功学、感恩文化等因素,强行输出价值观。有人说,听李阳的演讲就像参加了一场“洗脑大会”。
李阳说,他强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最痛恨自己以前的懦弱,他受够了懦弱,他成为了一个自负的、强硬的人,“自卑的极端就是自负”。
其实,他这句话没有完全说对,更准确来说应该是:自负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自卑。
因此直到年接受采访时,李阳内心的自卑和恐惧仍然不轻。他说自己虽然工作时充满精力,在演讲上疯狂而有激情,但其实他有轻度抑郁症。
李阳接受柴静的采访视频截图
根据李阳对自己成名前的表述,他那时内向、胆怯、连起床都感觉困难,确实有典型的抑郁症症状,还很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和偏执型人格改变。但成名后,他的抑郁和轻躁狂经常在同一天内出现,如果他去精神科就诊,往往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型)。
所以,在这种经历和心态下,李阳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内心自卑、焦虑的工作狂,他创造了“疯狂英语”,但也是“疯狂英语”推着他走向成功。一个自卑到抑郁的人,突然获得上亿人的肯定和膜拜,这种成就感就像毒品一样让人沉溺。
工作是李阳唯一获得自信的来源,是他掩盖自己自卑的唯一途径,所以他停不下来,他接受不了失败,恐惧失去,恨不得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
他是一个难以建立亲密关系的人。他在原生家庭中所受过的叠加性创伤令他有意无意地复制了当年父母对他的漠视,他不懂得建立亲密关系,可能也恐惧于建立亲密关系。
柴静问Kim,那谁与李阳最亲近?Kim说,陌生人。
而且,家暴的人,往往其原生家庭中也有家暴,很可能当年李阳的父母之间也存在严重冲突,大打出手,又或者李阳曾遭受过来自父亲的家暴。究竟李阳所受的“打击式的教育”是怎样的,他一直避而不谈,似乎是心中的一大痛处。
他是一个价值观扭曲的人。他演讲的内容虽然宣导爱和家庭,这可能包含了他的真实想法,但更多是出自于商人的逐利,是为了实现世俗的成功。而他把成功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组建家庭也是为了事业的需求。
李阳接受柴静的采访视频截图
而因为自卑而焦虑,他是一个偏执的人,虽然他对家人之间的爱非常迟钝,但他在亲近的人面前时又尤其敏感。
他也说自己非常被激怒,不排除其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叠加性创伤(来自于原生家庭和学校、社会等)导致的偏执型人格改变进一步演变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他还是一个极其自恋、自负的人。Kim说,李阳坐飞机时总爱故意迟到,就为了想听到空乘广播播出他的名字,让全飞机的人都知道原来李阳会来,然后总会有人前来跟他合照、要签名,他非常享受。这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类似于川普。
柴静采访李阳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也知道家暴的严重性。他虽然口头上承认,但旁人很容易看出,他其实并未真正地反省。
他甚至认为自己就算是错的,也能出书、演讲去教导别人。自己的错误哪怕是错误,也可以成为创造利益的工具,这是一种多么扭曲的自负。
所以,从精神心理角度来看,李阳那时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除了可能有双相情感障碍,可能还有自恋型和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下是李阳接受柴静采访谈家暴的视频,如感兴趣可点击观看。
02、暴力的根源
分析过李阳的成长经历和心态,再来看他和Kim之间的冲突,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夫妻俩之间有中、美文化的冲突。Kim代表的是西方国家的那种强调男女平等,家庭中爱的表达和连接,还有个人的心灵完整。
李阳夫妻,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李阳代表的,更多的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家庭中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的组建更注重其社会功能,而不是整天爱来爱去;还有社会中对世俗成功而非个人内心充实的追求。不得不说,我国有部分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有些是糟粕,不能走极端。
两人之间还有来源于其各自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三观的冲突。
李阳的原生家庭上面说了,Kim的原生家庭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而随着两人的摩擦不断升级,相互造成了创伤,一点点琐事都可以激发创伤,引爆情绪,像李阳说的,“我们俩都很善于激怒对方”。
为什么要花长篇大论去分析这对名人夫妻的家暴?因为单喊口号很容易,但要解决问题不容易。
我坚决反对家暴行为,坚决支持每一个人都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免受家暴的伤害。对家暴“零容忍”,这人人都会说。你被打了,去报警啊!这种正确的话,人人都会讲。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
家是一个私密的空间,很多时候难以分辨绝对的对错,也难以通过法律和分开解决每一个现实的问题。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被家暴了但不报警、不离婚?因为这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情况下,有的报警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而离婚,也面临很多经济和孩子抚育的问题。
更何况,基层的警力和处理家庭纠纷的能力仍严重不足,很多城镇、农村女性的地位仍比较低下,经济独立能力较弱,离婚不一定是上策。
所以当家暴在国内仍是较普遍的现象时,这一定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的。除了出台法律予以遏制,还必须探讨家暴的根源,然后从根源上讨论出更多更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预防方法。
就像李阳,他明显遭受了大量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他的家暴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父母的不当教育。但是这能怪他的父母吗?不能。更何况,他的父母当年因为支援新疆建设而离开儿子,都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那要怪谁?只能怪那个时代,怪那时科学教育知识的落后和空缺,怪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糟粕文化,导致那一代人的无知和愚昧。为什么国内家暴那么频繁和普遍?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是某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
所以,十分希望大家反对家暴不要只停留于表面,停留于喊口号,而要去认识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再反思自身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自己因原生家庭负面影响而导致的不足要有觉察,一定要有自我反省,不断提升,从自己这一代做起,杜绝家庭暴力。
而且,现时很多家庭知道不能打孩子,不采取肢体暴力,但语言暴力仍非常常见,这也会对个体很大伤害,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以后有机会,我再就家庭教育展开探讨。
03、现实中的希望
说回李阳。必须强调,我上面说的都是年的李阳,还有年的Kim。
有人说,家暴者,一生黑。这我并不认同,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自我反省能力的家暴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在婚姻初期大打出手,家里鸡飞狗跳,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如果他们是名人,估计也会因为家暴上头条。但后来夫妻各自反省,逐渐磨合,或接受专业的家庭治疗后,婚姻和家庭转入正轨,两人都有很大的提升。
从李阳现在发出的微博来看,如果他讲的都是真心话,那他确实比8年前提升了不少。起码懂得更加深刻地自我反省,懂得更注重家庭生活,懂得更好地表达爱意。
是什么让他有所改变?可能是年龄和阅历的成长,可能是事业的回落令他有过一番挣扎和觉悟,也可能是最终家人的不离不弃,疗愈了他一部分心理创伤。
其实如果李阳真的希望给大众带来启发,大可讲一下这几年来的心路历程。
而Kim,我认为她在年就已经察觉到李阳的心理问题,也希望帮助他去化解。但在矛盾初期,她的愤怒和屈辱更占主导,尤其是当她意识到原来国内那么多女性惨遭家暴后,她采取了一系列强悍保护自己和女儿的行为,在某个阶段也激化了矛盾。
从现在看来,Kim平静多了,可能由于两人一直共同抚育孩子而保持的联系,李阳也作出了一些改变,两人的沟通和理解更加深入。
不过,对于这段复合,我仍有一些担忧。显然,Kim仍然会被家暴相关的信息刺痛,创伤激活,十分痛苦,“然后我又得再次重建自己”。
Kim发表的微博片段
从精神心理角度,Kim的大量关于家暴的创伤是没有得到修复的,她的原谅是意识层面、理智层面的,但在情感上,她对过去仍耿耿于怀。这是一个隐患。
而李阳,他在其原生家庭中遭受的创伤很可能也未能得到修复,因为一般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难以修复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他可能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觉察,但并不代表他能完全改变,他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可能仍和Kim有很大的冲突。
当两人的创伤都被激活,再次处于情绪崩溃边缘时,不排除家暴会再次发生。
还有,他们的三个女儿。她们目睹过父亲多次对母亲的暴力,这对女孩来说是个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果得不到缓和与解决,很可能会演变出排斥男性的心理,变成不婚主义甚至同性恋倾向。在我们临床治疗中不乏真实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从李阳的微博看,Kim和女儿待在美国,与他并不经常在一起,空间上的距离可以减少部分矛盾,这可能是目前他们维系良好关系的原因之一。
总之,真的希望李阳是在作出最大努力的自我反省和提升,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高效的创伤修复治疗,通过实际的行动逐渐修复妻子和女儿们的心理创伤,一家人达到真正的复合,真正的幸福,并让这段经历成为家庭的财富。
如果他真的做到了,这比他以往做过的任何一场演讲都更加具有价值,令那些仍深受矛盾、暴力之苦,濒危破裂的家庭看到更有现实意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