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夜追凶当有了软肋,该如何与这个世界
TUhjnbcbe - 2025/3/25 9:22:00

最近被一部国产悬疑网剧《白夜追凶》,和它隔壁的《无证之罪》圈了粉。虽然风格很不相同——一个硬汉派,一个社会派,单人主角vs社会群像,快刀斩乱麻vs炉火慢炖,但都因为“美剧水准”和“电影质感”而分别获得了豆瓣9分和8.5分的高口碑。在这个剩了点燥热的九月初秋,看着满屏的暗黑色调,可以说是有点来劲了。

《白夜追凶》海报

相较于之前悬疑类别并不是很清晰的网剧,《白夜追凶》给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国内首部硬汉派悬疑罪案剧”。“硬汉”这个词英文为“Hard-Boiled”,作为一种推理小说流派,兴起于20世纪大萧条时代的美国。相较于传统的古典本格派推理(如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硬汉派不存在足不出户即可隔空破案的“神探”,也没有拼图式的离奇谜题(密室杀人、孤岛杀人…),而是把焦点对准复杂的人性与社会,以写实化的硬汉侦探为导向,凭理智与执着追寻真相。

《白夜追凶》的主角,就是些历经沧桑、经历丰富的“老炮儿”型人物。哥哥关宏峰,原长丰支队队长,两年前执行一起军火走私案时因误杀同事伍玲玲而患上黑暗恐惧症,半年前因孪生弟弟涉嫌一桩灭门惨案与警局闹翻而辞职。弟弟关宏宇,武警部队出身,2·13灭门惨案头号嫌疑人,因被通缉而躲在家里的半年时间里,一直学习刑侦知识、等待晚上去支队扮演哥哥的机会。在关洪峰离职后上位的支队长周巡,也是个冷硬勇猛的形象,常年冲在一线,亦正亦邪,打电话扮绑匪游刃有余,必要时刻也以暴制暴。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赤裸裸的男人戏,相比之下,女性角色(不管是酒吧美女还是新人菜鸟)只好弱化成硬汉身边的标配之一。

因为一起杀人碎尸案,周巡把关宏峰请来做外聘顾问,由此,白黑交替、双线追凶的模式正式开启。一个“怕黑”的警察,一个“见不得光”的通缉犯,借着双胞胎的优势共用一个ID,破案救人的同时也在追寻灭门案的真凶。而在真凶找到之前,各自只能暂时享用完整人生的1/2。

《白夜追凶》走的是“无神探”模式,破案主要靠现场痕迹推算凶手特征(由脚印得知鞋码,由步伐间距推算身高)、靠尸检锁定受害者,靠细节而非心理、靠刑侦知识与经验而非异禀天赋。开播到现在,破获的三起案件,已经涵盖了暴力、毒品、性等主要社会阴暗面。其中还影射了李天一案、和颐酒店事件等现实问题。在第一起杀人碎尸案中,外卖小哥高远对宅男宅女的仇视有点《七宗罪》上帝视角的味道,但也暴露了边缘群体几近崩溃的失衡心理。他说关宏宇是蟑螂,每天把自己关黑屋里不见天日,可他自己何尝不是,他以为光明正大杀死的,其实也是自卑与不见天日的自己。

由于《白夜追凶》是双线设定的悬疑剧,第一个案件除了要介绍单元案情之外,还要交代主线故事,信息量很大。剧中通过队长周巡和几个小警察的对话向观众介绍了主线人物关系:关宏锋是很牛叉的前刑侦队长,双胞胎弟弟关宏宇是在逃嫌疑犯,关宏锋因为弟弟的原因辞职,周巡怀疑关宏锋知道关宏宇的下落,所以聘用关宏锋作为刑侦顾问,实际上就是为了盯住他。

因为伏笔和暗线太多,所以有些烧脑,一分心就看不懂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关宏锋接到外卖电话回家找关宏宇“算账”的那场戏,算是全剧主线的开端,因为关宏锋患有“黑暗恐惧症”,所以晚上由关宏宇假扮哥哥去破案,看到这儿才恍然大悟,片名为什么叫“白夜追凶”。

第二个案件在视觉和心理刺激上不如第一个案件,甚至看上去节奏有些缓慢,可是整个故事结束后,才知道缓慢的原因——催泪。

如果说第一个案件展现的是人性扭曲和阴暗的一面,第二个案件则让人在一部悬疑剧中看到了温情的人生。

案件二的被害人叫齐卫东,是一个刑满释放第二天就被谋杀的中年男子,死亡时身上有三种伤痕。从关宏锋到周巡,甚至到来认尸的被害人女儿都对他的死没有惋惜,在女儿的心里,父亲是个人渣。

于是这桩案子虽然有些诡异,但也只是平淡而压抑地进行着。略感枯燥的时候,副队长刘长永回来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是周舒桐的父亲,同样,这也是一个不被女儿所喜欢的父亲,官僚、无能、无情。

刘长永的归队仿佛对案件毫无作用,他只想让他女儿远离关宏锋,远离一线。可让他失望的是,女儿的倔强超乎他的想象。于是,这样一个老官僚,也只能跟在初出茅庐的小刑警背后,保护她的安全。但是即使他再努力,女儿还是在诱捕的时候受到侮辱,这个父亲的眼神,伤心至极。

案件即将侦破时,一个老军人来自首了,令人惊讶的是,他和齐卫东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看见齐卫东欺负年轻的酒吧女老板,所以想教训一下这个男人,也并没有打算杀死他。

就在我不理解时,老军人妻子的一席话让所有人泪目。原来女老板接受了军人女儿的心脏移植,所以女儿走后,老军人经常来看看女老板,就好像是看自己的女儿。齐卫东打女老板巴掌后,老军人十分难过,跟出去教训他,同样也看到了后来给齐卫东致命一刀的真凶,案件真相大白。

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让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我情绪不稳定了,可最后齐卫东留给女儿的一张纸条更加让人心酸,这个恶贯满盈,好像死不足惜的人,其实是打算重新做人的。可是为了给女儿买一个礼物,他向曾经的手下借钱,这一借,也就戒掉了自己的生命。

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女儿,可是每一个女孩也都是别人的女儿。

齐卫东借钱给自己的女儿买礼物,却对别人的女儿大打出手,他的性格明显是有缺陷的,甚至可以说恶大于善;老军人是个好人,他的个性肯定是善大于恶的,但也会在看见自己“女儿”受欺负时痛下狠手。

复杂的人性和单纯的父爱在这里展示的淋漓尽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宏峰兄弟俩也够奢侈,他们是舍弃完整生活的一半来换取吸收阳光的机会、主流社会的权利,并借此而追寻自由。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少不了与各方“神圣”的周旋。其中整个支队社会关系场的核心,就是周巡。

周巡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目前仅有的一个完全处于主动位置的人。他手上拿捏着别人的弱点。一方面找关宏峰协助自己破案,另一方面靠盯住关宏峰来抓关宏宇,而他安排的眼线周舒彤,又恰好是自己的死对头、支队副队长刘长永的女儿。破案之前,他跟关宏峰约法三章,答应案子破了就给关宏峰看弟弟的案卷,但案子一破他就借刘长永之手把案卷扣住。关宏峰说他表面大大咧咧,实则心思缜密。其实他是单纯,把家人脑袋别裤腰带上一门心思破案救人的人,无懈可击,自然能掌控全局。

第9集出现的韩彬,是个在边上看戏的人,但却与兄弟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迷人的张力。这是剧中第一个通过模仿罪犯思维结构来推理的人,可以类似“神探”,也可以是变态杀手。抓捕行动期间,韩彬与关宏峰有一次雨中对话,压抑的氛围下,关宏峰就灭门案细节向其前后试探三次,每次韩彬都谨慎推脱,其间还摘掉了一次眼镜,这种微妙的气氛不禁让人怀疑,韩彬与灭门案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相比于哥哥与韩彬之间气氛的凝重,关宏宇则要轻松的多。在知道韩彬看破自己身份却不戳破之后,关宏宇怕留下指纹而示意他把递来的水杯放一边。这时周巡正好随手拿起来喝了。于是关宏宇就假装瞪了周巡一眼,然后暗自窃喜,整个小表情太贱了。三人之间两两相对,紧张兮兮的关系场,在这一刻,居然有了一层可爱的气息。

在新出的几集预告中,兄弟俩的身份会有进一步泄漏的危机。对于铤而走险的二人来说,也是可以预见的。他们不仅要背负着各自的孤独与恐惧,还要背负两人身份泄漏的危险。不仅要克服互相的信任危机,还要一致对外在别人面前做好伪装。不仅要合力破获一桩桩命案,还要揪出灭门惨案背后的真凶。很另类的硬汉,不同于《马耳他之鹰》里冷酷无情的萨姆·斯佩德,而更有劳伦斯·布洛克笔下酒鬼马修·斯卡德自我救赎的影子。

至于逻辑方面,目前来看基本在线,之前抛的梗也都能圆回来。不过有一个bug没法自圆其说,如果哥哥两年前就患上了黑暗恐惧症,那么在他辞职之前的一年半时间里,晚上都不需要破案的么?虽然法医高亚楠之前提了一嘴“关队晚上不开工”,但毕竟不是十天半月,这么长时间不被发现,就靠这一句描述可能有些牵强。

不同于很多人对第一个案件刺激过瘾的偏爱,我更喜欢第二个案件真实的人性和令人唏嘘的亲情。

《白夜追凶》让人惊喜,但其实更高兴的,是对国产剧的未来的期待。

这几年看的美剧和韩剧太多了,虽然精彩,却不能不说没有遗憾——因为没有熟悉的人情,更没有熟悉的场景。好像总带着一点距离。

好了,收拾一下心情,继续看第三个案子。

最后说说潘粤明。《白夜追凶》播出之后,网友打趣说原来潘粤明还有个弟弟潘粤暗。可不是么,一个白体恤,一个黑背心,一个站在阳光下,一个蹲在阴影里,一个严肃谨慎、正经路数,一个开朗活泼、歪门邪道。当大家还停留在他早期影视剧中的玉面小生形象,或是难以置信《唐人街探案》里的油腻大叔居然是他时,潘粤明用一人分饰四角的演技让观众重新认识了他。其实他跟关宏峰兄弟很像,都是被生活磨难过的人,也因突如其来的沉寂而负重前行。但不管他的背后发生过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稳重与踏实。在演员这个角色上,至少他站稳了脚跟。受过磨砺的硬汉,本身也是鲜肉时代的稀缺品。

“谁心中有泪,挣扎于是非,还假装无悔,为爱赎罪”,痛痛快快看完剧之后,当主题曲响起,黑暗之中,又有多少人继续忍受着孤独与恐惧,却还是咬紧牙关、负重前行呢?毕竟第二天醒来,绝大多数人眼里的对方,都不过是个行走的ID。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夜追凶当有了软肋,该如何与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