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们会拖拉的原因
TUhjnbcbe - 2025/4/18 16:40:00

要知道,所有拖拉的人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并不多,而且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可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他们却始终还是没有开始动手去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早在18世纪的时候,法国的心理学家芒森就曾经总结过拖拉的12条主要原因,他认为:

在所有导致拖拉的因素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心理上的因素,人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拖拉自己的工作,把早就应该完成的任务一推再推,可事实上,这些原因大部分都是人们在心理上虚构出来的,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可能并不存在。

具体来说,拖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13点:

1、缺乏责任心。这是导致拖拉的最基本的原因。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创始人”的德鲁克曾经说过:一切管理活动都起源于人,所以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从选对人开始。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是很难被改变的,如果你的部门中有些人的确缺乏责任心的话,我建议你尽早替换掉他,或者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你把他的工作细分成每一个动作,然后通过硬性的规定来强迫其完成——当然,我并不提倡这种做法。

2、懒作。毫无疑问,对于一个生性懒惰的人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拖拉。如果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人,我建议你采用刚才谈到过的应对“缺乏责任感”的人一样的方法。

3、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每个人都喜欢先去做那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例外。对于不喜欢的工作,我们通常都会把它们放到最后,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有意识地忽略这些工作的存在——直到有人提醒我们。根据心理学的解释,人类的大脑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选择性的记忆,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倾向于记住那些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情。工作也是如此。

很多心理咨询人士都建议那些对眼前工作不感兴趣的人去换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事实上,我们很少有人会对某项工作中的所有内容都感兴趣。斯皮尔伯格曾经问一位疯狂的影迷是否愿意去做导演,结果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因为对方不喜欢把一个镜头重复拍上很多遍。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眼前的工作非常不满意的话,我建议你首先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一番分析,问问自己是不喜欢这份工作,还是不喜欢这份工作的某些要素,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我建议你还是继续坚持下去。

4、害怕拒绝。这一点在那些性格内向的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害怕拒绝,他们不愿意去拨打那些可能会拒绝他们的人的电话号码,更不愿意开口让别人去做一件事情,即便不得不开口去向别人提出一个要求,他们也总是会设法拖到最后一刻。

这一点在很多科学家身上体现得最直接。前任美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曾经宣称:很多发明家之所以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发明水平不高,而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患有“被拒”恐惧症,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时候犹豫不前。这种情况在推销员身上也很常见,没有人喜欢被人拒绝,推销员更是如此,他们常常因为害怕客户对自己的产品说“不”而采取逃避的办法,不敢跟客户主动联系,事实上,客户很可能正在等候他的电话。

5、过于追求完美。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工作一改再改,甚至是重复再重复,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希望能够拿出每个人都称赞的作品,可事实上,这种人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我们都不是在为自己完成某件工作,我们工作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为别人服务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一件工作完成得是否合格;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不同的人对于“完美”可能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所有人对于时间的定义都是相同的:如果你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超过了预定的最后期限,那你就是拖拉了。而对于那些时效性较强的工作,比如我们谈到的新闻工作等,如果你迟于预定时间,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完美,都将毫无意义。

6、无法集中精力。精力不集中是导致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加州大学安德森商学院教授史蒂芬·博格莱斯曾经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撰文指出:要解决员工效率低下,总是无法按时完成工作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教会其集中精力,而不是简单地依靠制度或者是训斥的方法去解决,“要想让你的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自己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面”。能够对人们形成干扰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所有这些因素当中,真正会影响一个人精力集中程度的并不是噪音或气味等外界因素,而是人们内心的躁动,但无论如何,真正能让一个人内心保持平静的,只有这个人自己。

7、不懂得拒绝。博格莱斯教授曾经把拖拉列为影响工作效率的四大因素之一,他指出:由于很多人不懂得拒绝别人,总是应承别人交代自己的事情,结果就会使得自己积累了太多的工作,这时候,如果这个人不懂得如何为自己的工作安排次序的话,他就很可能根本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工作,结果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8、不愿舍弃现有的东西。这也是导致拖拉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做一些重大或者必须做出取舍的决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放弃更好的选择。有一句著名的东方谚语:“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心态。很多人常常因为不愿舍弃现有的东西而放弃改变自己生活的契机。或许这也正是比尔·盖茨等人的超人之处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放弃哈佛法学院的学位,而改行去创办一家当时看起来前景非常不明朗的软件公司的。

9、目标不合理。当目标不合理,或者说目标超出执行者的预期心理水平的时候,执行者也会选择拖拉的方式来进行响应。当人们感觉自己所接受的任务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拖拉的方式来逃避自己的任务。当然,事实证明,人们对于这类任务的恐惧往往要比任务本身的难度还要大,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很多时候把问题想象得过于复杂了。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确实超出执行者承受强度的任务,管理者也应该注意调配,使其降低到执行者能够承受的水平,并且要在分派任务的时候就任务的内容以及业绩衡量标准等作出详细的说明。

10、对抗某个人或某项政策。也有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做事拖拉并不是因为任务本身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是因为他们生性懒惰,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按时完成任务,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上司有意见,或者是对公司管理层做出的某些决定感到不满。

20世纪90年代初期,芬兰最大的跨国公司ABB公司决定对公司结构进行扁平化改革,将数千名经理人员降职为普通员工,将原有的18层等级改为6个等级——也就是说,在以前的结构当中,公司普通员工到CEO之间一共有18个等级,而在改革之后,将只有6个等级。当时,很多经理人都通过拖拉工作的方式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情绪,结果订单处理速度和货物配送速度大大降低,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公司送货及时率由原来的99%锐减为70%,15%的客户纷纷提出建议,甚至有的客户还以取消订单进行威胁。

11、不知该如何进行优先选择,不知如何安排工作次序。在谈到拖拉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以“工作太多”为理由为自己进行辩解。事实上,大多数人之所以没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其主要原因不在于工作的多少,而是安排工作的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知道,一个人在一个时间里只能做一件事情,这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如果思绪被一件事情占据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去思考另外一件事情。安排工作也是如此。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有时候不可能把所有分派给我们的任务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会分清重点,为自己的工作安排好次序。如果工作头绪太多的话,我们只能选择首先完成那些最重要的任务,正如比尔·盖茨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的那样:“只要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12、缺乏监督和制约。即便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包括那些自己拥有公司股份的人,也很可能会在某些事情上拖拖拉拉,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缺乏监督和制约,我们就很容易把那些自己不是很感兴趣,也并非需要立即完成的工作往后拖。不知不觉中,很多需要完成的工作就从此被搁置了。

对于政府公务人员或者是非盈利机构的服务人员来说,因为缺乏监督和制约而导致拖拉的现象更为普遍。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直接面对市场,所以很难感受到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服务没有可替代性,而且他们也没有盈利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就会变得拖拖拉拉。

13、没有确定的期限。当上司交代给我们一件任务却没有告诉我们完成任务的期限时,我们很容易会拖拖拉拉。试想一下,一方面你手头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另一方面上司又没有为你规定一个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对待这件任务呢?大多数人的反应很可能是这样的:“先放一放吧,我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们会拖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