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过于内向,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最易患社交恐惧症。
虽然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顶头上司,但是却鲜有大人可以彻底地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于帮助孩子形成一个长久的良好习惯而言,这种精神上的鼓励更是会让孩子起到与同伴进行比较与推动自我进步的运用。
也许在此时身为父母的你会产生不解:当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时,我带他去买高档文具、去旅游、去买滑板车,难道这些奖励还不如小红花吗?
的确如此:小红花不仅使孩子与同龄人间的比较变得更多,同时也提供了个体之间的比较,令孩子意识到,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多少。
它所散发出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是任何一种物质鼓励都无法取代的。作为父母,平日里多为孩子搭建类似的荣誉平台,对于纠正孩子的“两面派”行为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多多与学校的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家长应该多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同时按照学校的规范与标准,在家中去要求孩子,令孩子感觉到,虽然学校与家里有所差别,但事实上却对自己的行为有着一样的要求。
正确的行为,在哪里都可以行得通;错误的行为,在哪里都错误,标准都是一套的。学校里面有老师,家庭中有父母,父母便是自己在家庭中的老师。
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不会为了适应截然不同的要求与环境,而表现出过度的不一样。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的威严,一般而言,社交恐惧不仅仅出现在成年人身上,一些胆小、内向的孩子也往往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因为孩子听话、老实所造成的,如果家长没有留意的话,便很容易导致孩子患上“社交恐惧症”,从而使孩子的心理与性格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最易患社交恐惧症的孩子,以下儿童是最容易与社交恐惧结缘的:性格过于内向、情绪不稳定的孩子
对于各种刺激与反应过于强烈,在情绪被进一步激发以后,又极难平复。在与人交往时,强烈的情绪往往会使他们无法正常去适应。
拥有极强自卑感的孩子。那些习惯于自我贬低、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缺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技能与能力,更会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害怕引起别人的不良反应。
过度敏感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性格极为敏感,总是可以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出他人对自己的憎恨与厌恶。如果平时需要与陌生人进行交谈的话,他会表现得更加紧张、更加害怕。
此外,那些患有口吃、口吃倾向的孩子也很容易由于语言方面的缺陷出现社交恐惧,因此,在孩子说话时,家长与老师不应该进行反复的提醒与批评,更不能打骂,而是应该认真、耐心地去倾听孩子的话语。
鼓励孩子在与人交流时形成放下心理负担的习惯,同时放慢自己的说话速度,从而使社会交往恐惧症的祸根得以消除。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在患上社交恐惧症后,孩子一般会表现出以下几种典型症状。
在公共场合中,如大商场中、游乐场里、学校中等陌生人多的地方,孩子总是会感觉到极度的恐慌与紧张。在人多的地方,孩子畏惧与同龄人、大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即使是进行了交流,也往往是在极度的惊恐中进行的,孩子根本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愿望与要求正确地表达出来。
遇到了陌生人时,孩子总是不敢面对,更不敢与之进行交流,或者在看到了陌生人之后,便会心慌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