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形成一个新的态度,去想想应该如何应对焦虑
TUhjnbcbe - 2025/5/10 17:3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怎么能够做到永远不让自己失望呢?不为自己设定任何目标,永远不要只盯着未来。不要认为现实会改变或者你能够改变现实。要有一种观点就是明天只不过和昨天一样糟糕。什么行为会加深你的沮丧感?内心里在“其他的任何人”(这个人能改变现实)与你(你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之间创造一个极。

如何主动邀请恐惧来临

鉴于对立双方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则,如果生活一直被恐惧症笼罩该怎么办?无论何时你抵制什么,它都会存在,因为你创造了一个极。如果抵制恐惧来临,你就是在助长它,你抗拒得越强烈,恐惧的程度就越严重。

想想看现在你该如何回应对焦虑症的恐慌。你抗争着,你回避着,你试图掌控事件的结果。这种反应的本质是,“我不想要如此。”该观念反映出对焦虑的态度:“太糟糕了。是错误的。我准备还不充分。如果它离开就好了。”同时,你还会抵制焦虑带来的后果:“我不能让其他人看到我这个样子。我不想再失去我的注意力了。如果我不得不中途离开会议室太可怕了。”

下面的方式将延长恐慌在你的生活中的存在时间:害怕恐慌;积极地对抗恐慌来袭;回避任何能导致恐慌发生的情形;承受新的焦虑时,设置“绝不——”的新目标;担心下一次恐慌的来临;尝试不去注意紧张;希望在面对之前去掌控恐慌;从恐慌感中逃离。

以上每一种行为将通过在你和恐慌之间创造动态张力导致焦虑发生。这种紧张感使恐慌的过程持续下去。如果你还要继续掌控恐慌的话,必须要停止这种模式了。矛盾也由此产生:要想克服恐慌,必须停止与之对抗或从中逃离。当你开始感到焦虑时,你会说些什么?“我不想那样!”;如果焦虑会持续下去,你会说些什么?“我不能处理!”;当你的焦虑变得更加强烈时,你会说些什么?“我不想那样!”;如果真实的恐慌来临时,你会说些什么?“我真的不想那样!”;

因为你确实知道以下的情形会引起焦虑和恐慌感,所以你会抵制和躲避这些它们。感受到身体上的不适感。你能想象自己站在挤满了人的电梯门口,你要挤进去,然后将产生被关闭在电梯中的焦虑感吗?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呢?“我不想那样!”感受到社交上的困境。如果朋友叫你一起吃饭,你却害怕在她面前紧张,你会作何反应?“我不想那样!”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如果你要一个人一整晚单独待在城外的宾馆里面,你无法确定自己会变得多么焦虑,你怎么办?“我根本处理不了!”

在公众面前有“自己不能完全胜任某事”的感觉。当你预见需要参加任何一个社交场合,想象自己会变得迷失、困惑或者在他人面前用发抖的声音说话,你的反应是什么?“我不想那样!我根本应付不了!”注意,当你抵制或躲避某种特定的情形时,你这样做是因为认为该情形将增加以下任何一个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你会变得焦虑;你的焦虑感将持续;你的焦虑感会变得更加强烈;你会遭受恐慌或其他消极的结果。

你不愿意有任何一种以上的体验。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谁的内心愿意有上述的经历呢!但是这却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要从恐慌中康复,你必须接纳所有这些可能发生的后果。这听上去是很疯狂,但却是真的。这也是我们将康复的过程称之为矛盾的原因所在:它是不符合逻辑的。你对这句格言熟悉吗——任何你抵制的事情都将持续。你抵制的是——对抗或逃避不舒适感——实际上导致了恐慌的问题持续发生。

恐慌症患者对抗和逃避恐慌,只会让恐慌继续留在生活里。如果现在你正在遭受着恐慌症的折磨,很有可能你只是进入了这种情形之中,不加思考地变得恐慌起来。在这种情形中变得焦虑,也许意味着你正感受到持续的恐惧。这是可以预料的。你的身体和内心将面临紧急反应的威胁——争斗或逃避反应或者是本能的冻结反应。如果你不确定你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形,担忧就会立即油然而生。这也是正常的表现。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注意对该种情形的身体或情绪反应。现在,你会继续支持这些使你感到恐惧的情绪吗?“如果这次和上次一样,我将会苦不堪言的。我不能再次忍受了。我不得不阻止它发生。也许我应该寻找对抗焦虑的新方法?还是应该躲避起来呢?”这些都是我们想要改变的讯息。在被恐惧情绪困扰的环境里,你掌控不了身体和内心的突然反应:身体的本能焦虑和内心的本能的恐惧感。你掌控得住的是你下一阶段的反应。

不被恐慌接种

你是如何从如此强大和痛苦的模式中获得康复的?又是如何停止与恐惧做斗争以及逃避它的?我越来越确信恐惧症患者就只有一个首要任务:管理好态度。只有通过改变态度来掌控焦虑发生。态度指的是你对与自身与恐慌、焦虑之间关系的看法,对恐慌的判断,面对焦虑时该作何反应的信念等。态度与性情、观点、关系、立场以及理解力同义。一旦你开始思考焦虑,你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你的行为。

因为我想要你吸收这条信息,让我再重复一次。战胜恐惧症的唯一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们。要想好起来,你不要对抗它们,不要尝试消除痛苦,不要回避恐惧的情形,而是需要选择用一种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它们。当有了新的态度,你就会知道下面该怎么做了。

我们接到任何任务,态度和信念将影响愿意将问题解决至什么程度,决定我们面对困难的毅力和时间以及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意愿。因此,注意这本书里每一个技巧,日常经常练习这些技巧,重新审视吸引你的任意领域。遵循我在书中提及的循序渐进的指南。但是,当你准备好接纳恐惧的时候,请首先聚焦于你的态度。这将是你获得康复的原动力。

几乎没有什么自救的书会把重点放在态度上面。他们一般会直接告诉你列出优势清单,将目标按优先顺序排列好,用新的行动去实现,以及将改变记录下来。这些是自救的好建议和方法,但是战胜恐惧的核心就是更改你的态度去超越这些方法。

我坚决相信——根据对千余人进行临床治疗、培训项目以及公开演讲的经验——带着你跨越终点的是态度,而不是技术。想想看你能够为自己“接种”新的态度的可能性是多少。因此,接种就是充满矛盾的治疗方法:接种让你远离恐惧。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一种态度是反驳内心的真实想法。一种态度是与全身心都想要投入的、渴望去做的背道相驰。一种态度是背离于真正信仰应该有的反应。一种态度是根本不愿意。

怎么样才能做到免疫于焦虑来袭呢?直接面对恐惧吧,放下守卫,自由地让恐惧靠近你。喔!这个想法太疯狂了!我打算尽最大努力说服你,这才是你真正需要为实现康复所做的,我将简明扼要地告诉大家如何在实践中将秉承此态度当作一种技巧。当你掌握了这一技巧,你就会接种一整套指导未来生活的态度。它们听起来会是:“刻意地面对我所害怕的,我会变得更强大;我愿意那样做,我能够处理好。”

然后,你会免疫于恐慌,也就是说它再也不会影响你或再也不会对它有反应。你的态度的价值有多大?我知道许多没有掌握所谓技巧的人——他们不能控制呼吸、不会学习放松的方式、不会计划应对痛苦感的策略——他们却能在一段时间内控制恐慌的发生。

反之则是错误的。我还了解一些人,他们没有转变对恐惧的态度,而去学习所谓的技巧。他们一边尝试着各种技巧,一边想,“这个方法太好了!我不能忍受焦虑。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感觉。”不幸的是,他们仍然持续地同焦虑和恐惧带来的各种不适感做抗争。许多人在设计训练期时会犯错误,他们直到感到不舒服时,到了这个节点,才知道进入了可怕的环境。然后他们就退避了。这种方法让他们的康复进程时间长,而且艰巨。

1
查看完整版本: 形成一个新的态度,去想想应该如何应对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