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需要跟人交流,交流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跟人交流,这也并非就是社交恐惧。
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
但是,很多对社交感到不舒服的朋友,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担心自己在社交情景中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动,事后回想老觉得自己说错话,还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让自己尽量不参与社交活动、不出现在社交场合。
比如:朋友聚会、同事开会、课堂发言、跟陌生人交谈、在公共场合吃饭/写字、使用公共厕所、与异性朋友约会、和权威人物交流、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等等。
社交焦虑何时变成一种问题?
一项调查中,40%的人认为自己大多数时间都很害羞,而在另一份一般人口的研究中,7.5%的成年人有明显社交焦虑的症状。如果你恰巧发现自己在一场几乎不认识任何人的鸡尾酒派对上感觉不自在,看看你的周围。如果派对上有五十人,那么很有可能其中二十人至少感觉有些不自在,而且可能有五个人正感到相当强烈的焦虑。在社交场合或当你被他人注视,象是在众人面前演讲或表演时,感到一些焦虑和不自在是正常的。
但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会长时间地把自己关在家里。患者在面对或进行其所恐惧的社交活动时,除感到焦虑外,多数会伴随着如脸个红、发抖、口吃、异常冒汗、心跳加速、心悸、轻微头痛、晕眩、胸闷、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
01“社恐”两个字去概括言承旭所有别别扭扭的行为举止
给人的印象,言承旭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社交焦虑的人。
具体表现主要集中在第二期一公前的准备过程。言承旭、黄贯中、陈辉、张云龙、刘端端被分到了一组,他们选择表演的歌曲是郭顶的《凄美地》,排练并不顺利,陈辉安慰大家是起的太早,练得还不够多的原因,根据镜头来看,黄贯中在指导刘端端,陈辉也在和张云龙交流,只有言承旭一个人背靠在角落若有所思,一副想说点什么又无法开口的样子。
言承旭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总害怕他下一秒就要掉出眼泪来。
作为队长,陈辉当然要安抚言承旭的心情,先是顺着言承旭的意思进行总结,然后也表明态度,大家先把歌练好,再去想深层次的东西,黄贯中也热心地一字一句教言承旭。
看起来怎么说,就好像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哄着言承旭的情绪,虽然言承旭一直在强调团队合作,但是他其实是很难真正融入到热闹的集体氛围里去的,不是说他不认真,恰恰是因为他太认真了。
节目外,网友也都纷纷表达了不想和言承旭这样性格的人做朋友的想法,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累。
02这里引申出一个概念:社交焦虑心理这里引申出一个概念:社交焦虑心理
社交焦虑包含三个核心部分:
害怕负面评价:害怕被他人负面评价和受到他们的嘲笑与鄙视;害怕他人认为你很愚蠢、软弱、无能,甚至疯狂。
自我聚焦(self-focus)的提高:极度注意自己的社交表现,会在几乎听不见人们说话的地方,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矛盾的是,你愈试图控制和评估每句言论、脸部表情和姿势,你在社交互动上就愈显得笨拙。
广泛回避:尽可能躲避人群,当被强迫社交时会在第一时间逃离。
如同其他焦虑情况,社交焦虑是一种恶性循环。
你预期社交会伴随某种程度的不安,然后你发现自己在社交场合中体会到了无助的想法与行为,它们驱动了你的焦虑,之后你重新处理和沉思这次的社交互动,结果只是夸大了你对下次社交互动的预期性恐惧。
患有社交焦虑的人们不仅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也时常对社交表现抱持高度标准,像是他们应该要表现出机智和有趣或是应该感觉完全放松、舒服和自信。当然,设定他们不可能达到的高标准只会使焦虑增加,并且强化我就是无法处理社交情境的信念。
你的理想社交是什么?你所害怕的负面评价又是什么?
当我们在一个社交情况中感到焦虑时,我们的注意力会变得扭曲。首先我们会完全自我聚焦(self-focused)。实验研究已经证实社交焦虑的个体会过度从事自我监控,并且以一种负面的方式去错误解释自己的生理和情绪感受,以至于使焦虑增加。你可能会变得全神贯注于自己是否脸红、手是否颤抖、对话是否有意义、演说是否流畅还是结结巴巴。当然,这种自我意识的提升具有负面的影响:
它放大了焦虑的症状与失去控制的感觉。
它使你完全自我聚焦,你无法适当地注意其他人是如何回应你的。
它会削弱你社交的能力。
当你社交焦虑时,你的注意力会变得狭窄,只聚焦在威胁、丢脸和负面评价等内在与外在的征兆上面。假设你正紧张地试图发表评论,此时你的注意力变得专注在检查智能型手机或看向其他方向的人身上。你立刻解释这些线索为对你感觉无趣的征兆。当你已经感觉焦虑时,你的注意力会变得具高度选择性,你会倾向锁定任何可能暗示一种负面评价的面部表情、行为或手势,而没有注意到赞同或对你有兴趣的指标。
其实言承旭能知道自己这样的性格不招人喜欢,可是他没有办法改变,天生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唯有将筋骨剥削抽离才能更替,他自己也有一点一点努力去改变,上这个综艺节目与32个哥哥同台竞争,就是他在寻求自我突破。
如果他的人生历程真如他说的毫无长进,那么他是怎么维持明星生涯二十年的长红呢?所以,我们该尝试着努力完整地回忆自己在所有社交场合的表现,让人尴尬的要直面它,平淡或者愉快的更是要记下让它成为一个个里程碑。
一定要记着公平地对待自己,否则等待我们的就是过去不堪回首、未来一片灰暗。
这样的人生,你愿意拥有吗?
改变的第一步是清楚地了解。
以前的我们就好像戴上了墨镜,看什么都隔着一层灰色,在注记、解释和记忆上都出现了一点偏差。
现在,我们知道自己只是因为这墨镜才过滤了原本的色彩,就可以在面对社交情境或之后回想时,对自己的注意、解释和记忆打个小小的问号。
这个问号给了我们一个停下来看看的机会,帮助我们更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言行举止。久而久之,对自己身体形象、表情、肢体动作、交流谈话能力也会慢慢地建立起自信了。
其实,天一直都是蓝的,只是我们不小心戴上了墨镜,所以感觉灰蒙蒙。
现在,是时候摘掉它了,还自己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