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段时间一位儿童心理研究专员,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关于儿童社交方面的话题。在这篇论文中这位专员指出,在现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都会遇到各种社交方面的问题,而引起孩子社交方面的的问题的原因,75%以上都是因为孩子所处的环境所造成的。这篇论文也促使很多家长越发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交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一旦患上了社交恐惧症,那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不久之前,我跟一位朋友说到了这个话题,恰巧朋友就在附近的小学教书,她说自己班上就曾经见有过社交恐惧的学生,他们往往总是不合群的。现在的小学都非常注重孩子全方位的发展,因此会有很多的兴趣课程和娱乐活动,老师都会鼓励孩子多多参与。但是朋友班里这个社交恐惧的孩子,就是不敢举手,朋友就鼓励她,并且推荐她上台表演节目,可是没想到她上台之后,因为紧张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最后直接哭了起来。后来这种社交恐惧症变得越来越严重,发展到最后,不愿意上学,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当孩子有这种轻微的社交恐惧症的时候,做父母的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孩子发展到最后无法控制。那么怎么样帮助孩子远离社交恐惧,心理健康成长呢?做好这三点至关重要!
1、让赞美成为习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是如今很多家长都办不到的,在有些家长的心里,都觉得赞美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膨胀和自大,因此在面对孩子时,家长总是喜欢泼冷水,挑孩子的缺点。开朗的孩子还好,不会记在心里,很快就会淡忘这件事;但是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这样很容易就伤害到了他们脆弱的内心,孩子也会变得沉默起来,时间一长孩子肯定就会变得不自信。因此我们家长要养成赞美孩子的习惯,当孩子进步时,当孩子帮大人做事时,我们都要多用赞美的语言去鼓励孩子。经常赞美孩子会让孩子孩子变得开朗,变得更自信。
2、多让孩子出去,接触一些陌生和新鲜的事物
曾经有一位育儿专家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从小只有妈妈带的孩子,或者是跟妈妈接触时间最多的孩子,当出门遇到外人时,孩子往往总是表现得很抗拒,总是喜欢躲在妈妈的身后,不会主动跟外人打招呼。但是从小跟一大家子人生活的孩子,尤其是家庭很和谐,或者是父母经常带出去玩的孩子,当他们遇到邻居时,他们往往不怯场,会主动的叫别人,和陌生人交谈起来也更加自如。所以多领孩子外出接触陌生的事物,是有利于加强孩子的社交能力的。
3、多让小朋友来家里,多交朋友
孩子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久了,就变得非常的依赖父母,出去也不会主动交朋友,或者说孩子很多时候就没有机会多交朋友。此时就需要父母给孩子创造机会了,可以邀请同龄的小朋友来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交友的环境,孩子多交流,多互动,会变得更开朗。
育儿寄语:
社交能力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孩子在社交上出现问题而他们又不能自己独立解决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此时就需要协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社交恐惧。社交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一个重要技能,我们要从小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