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翔南什么是躁狂抑郁症
TUhjnbcbe - 2025/6/10 18:43:00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08/b9vjsx7.html

躁狂抑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从梵高、玛丽莲梦露、海明威到丘吉尔,双相情感障碍似乎更偏爱天才,所以,大众也称其为「天才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本病15-19岁年轻人群高发,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自杀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倍。

患者首次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0年,近四成患者常被误诊为抑郁,长期抗抑郁治疗易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从而加重病情。正常人情绪波动,多数情况下能维持在正常波动范围。

然而对于双相障碍患者而言,他们情绪波动已远超常人,处于过度「高涨」或「低落」状态,就本病而言,双相即指「躁狂相」和「抑郁相」,处于躁狂状态患者,情绪激昂、语速极快、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易怒、易冲动,极端条件下甚至出现暴力行为;而一部分轻躁狂症状表现较为温和,因对日常生活方面影响不大,故易被忽视。而「抑郁相」状态下患者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甚至消极悲观有自杀行为等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病程呈多变性。单相发作患者罕见,虽然双相情感障碍用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来定义,但多数患者多数时间都处于抑郁状态,这也正是致残、自杀行为高发的主要原因。

流行病学年,WHO将双相情感障碍列为世界所有年龄段第12种最常见的中至重度致残性疾病,美国其终生患病率为4%。且无人种、性别及种族差异。

双相患者易合并其他精神卫生疾病,年英国一项基于52个精神病人群荟萃研究中显示,双相障碍患者中,焦虑障碍的终生流行率为42.7%,其中惊恐障碍最为常见,共病率为16.8%,其次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及社交焦虑障碍,共病率分别为14.4%和13.3%,另外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单一恐惧症、强迫症、广场恐怖症共病率依次为10.8%、10.8%、10.7%和7.8%。

此外,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双相患者更易患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与有其他精神卫生问题者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双相患者常因抑郁或混合状态(坐立不安及思维奔逸、抑郁情绪合并精力旺盛)寻求治疗就医。在混合、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前,常因抑郁发作导致诊断延误,对所有抑郁患者,建议医生询问是否有过躁狂或轻躁狂症状(如睡眠减少、思维奔逸、精力变化、或是否有过短暂心境比平时明显要好情况)。

治疗药物治疗急性心境发作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复发风险及增强药物反应度进而改善预后。根据疾病呈现的阶段及严重度选择治疗药物。由于发病第1年有1/3的患者,5年内70%患者存在复发风险,应采取无限期持续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多数心境稳定剂存在致畸形作用,需提前做好孕龄期女性教育。混合状态、躁狂发作或双相I障碍患者禁忌用抑郁药单一疗法。

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必要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常见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及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等。

物理疗法电休克疗法是最古老的生物治疗方法之一,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其是基于对脑组织的电刺激和癫痫发作而发挥疗效。临床诊疗过程中若存在以下情况:明显自杀意念和行为、营养不良、严重体重减轻、脱水和长期抑郁或躁狂发作、严重混合状态和紧张症与难治性情感障碍等,电休克疗法往往被推选为先于药物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翔南什么是躁狂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