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个月时间,年就要结束了,今年发生了许多新闻事件,有些令人感动,有些令人难忘,也有许多词语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它们往往代表了一种思想或行为习惯,今年有哪些流行的词语呢?一起来看看。
一、“内卷”
是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后来就被用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代表着资源的短缺,竞争的激烈,人们只好进行内部的竞争。
二、“野性消费”
河南特大洪灾,鸿星尔克在经济较困难情况下,低调捐了五千万。大家涌入直播间支持,在主播提出理性消费时,评论和弹幕里喊出了不,我要野性消费。这种率性的语言表达显示的是他们释放的爱心。
三、“鸡娃”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能够上一个好的学校,家长们不得不逼着孩子大量补习、做题、上补习班,这种教育方式被调侃成全民给孩子打鸡血,简称“鸡娃”。
四、“夺笋”
其实是谐音梗,就是这个人忒损。
五、“躺平”
本来指休息,这里指我放弃了奋斗,我躺下了,不作为了,不反抗了,不努力了,尤其指还没有成功,还没有富起来的年轻人,面对生活的压力,一躺了之。用自嘲的方式来反抗巨大的生活压力,高昂的房价,高度的内卷的竞争。
六、“直播带货”
随着疫情的持续,线下的实体经济实体店开不成,很多人把自己的生意转到了网上,在直播中卖书、卖土特产、卖吃的等等
就是粉丝的圈子。用不断的投票宣传,租广告位,买周边产品,这样的方式来捧他们的偶像,同时又去黑这些偶像的竞争对手,去撕对方的粉丝,这就非理性了,就引来了整顿。
天猫同品类销量第一,大师级出品。各休闲小零食一推上市就受到大众喜爱,最最最最特别的就是麦芽糖夹心饼干。
九、“社交恐惧症”
懒得与人交往,浪费时间进行无效社交,宁可一人待着。对我以恐惧社交自嘲。
“永远的神”,经常被粉丝用来赞赏自己的偶像,结果就出圈了,“永远的神”的应用的场景不断扩大,不仅用来赞美人物,也用来赞美一个国家,一个事件,一切都可以成神,都成了永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