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性格的本质区别及应对策略
TUhjnbcbe - 2025/7/16 11:51:00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人均社恐”的热潮,继“网抑云”现象之后,社交恐惧症似乎成为了新的流行标签。然而,我们真的都患上了这种所谓的“社交恐惧症”吗?或者,我们只是在网络上发泄生活中遇到的尴尬,与同样感受社交压力的网友们寻求共鸣和抱团取暖而已。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我们又为何会自称为社恐人士呢?

01

我们常常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但这真的能准确描述我们吗?性格内向与社交恐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向性格,作为一种与开放热情的外向性格相对的常见性格,是指个体更倾向于内敛、保守。内向者往往更享受独处的时光,对许多事情持保留意见,且对表达个人诉求兴趣不大。他们虽不喜喧闹,却不易受外界评价影响,也鲜少因此产生心理障碍。

然而,社交恐惧症则截然不同。它是一种神经官能症,表现为病理状态。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社交场合中受到趋避冲突的困扰,即他们既渴望与人交往,又担心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恐惧他人的负面评价。这种恐惧导致他们宁愿选择逃避社交活动,以避免可能带来的担忧和不适。

下一次,当你将自己封闭起来时,不妨深入思考一下,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你并不享受与他人的交流,还是你内心渴望表达,却无法在社交场合中自如沟通?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在街头偶遇了一个熟人,却因为尴尬或腼腆而选择低头玩手机,直到那人与你擦肩而过才抬起头。这其实是腼腆内向的表现。

而另一种情况是,你见到熟人时心跳加速,甚至浑身发抖,内心充满恐惧。你渴望与之打招呼,但同时又感到莫名的害怕。事后,你还会长时间纠结于他人的看法,心理上持续焦虑不安,不断回顾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这就是社交恐惧症的特征。

简而言之,内向者有能力进行社交,但他们选择避免社交;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因为社交障碍而无法自如地与人交往。

02

?社交恐惧症的分类和发病率

社交恐惧症,也被称为社交恐怖症,属于焦虑性障碍的范畴,是恐惧症的一种具体表现。其核心症状是过分且不合理地惧怕外界的某些客观事物或情境。患者尽管明白这种恐惧是超出常理的,却往往无法自控地反复体验。在恐惧发作时,常伴随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出汗等。患者会竭力回避那些引发恐惧的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强烈的畏惧去勉强应对,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社交活动。

由于担心外界的负面评价,许多人在社交场合中体验到不适和恐惧,进而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的行为。这种在社交中的不安和不积极参与,往往会严重影响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甚至阻碍他们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社交恐惧症分为广泛性和特定型。广泛性社恐(GSAD)患者会对多数情境感到害怕,这是最常见的患者类型。而特定性(NGSAD)则主要因部分特定的社交情境或社交对象而引发焦虑。根据DSM-III的诊断标准,社交恐惧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3%,年发病率为7.9%,月发病率为.5%,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表现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然而,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轻度症状的患者虽然对社交感到不情愿,但通常还能勉强或被迫参与其中。中度症状的患者则会对交流产生回避和拒绝,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无法应对任何社交情境。而重度症状的患者则可能陷入自我拘谨、缄默不语,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数社交恐惧症患者会表现出相反的极端行为:他们可能会变得滔滔不绝、异常活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掩饰内心的焦虑。这些患者甚至可能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信念,以取悦他人并获得他人的好感。

?社交恐惧症的形成因素

社交恐惧症的形成因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如双生子研究表明各类恐怖症的遗传几率较大)、神经生化因素(如HPA轴过度反应)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虐待霸凌等)。

03

?《致埃文汉森》中的描绘

《WavingThroughaWindow》

《WavingThroughaWindow》

后退15秒

倍速快进15秒

推荐一部出色的英语音乐剧:致埃文汉森(DearEvanHansen)。这部作品的主角埃文,一个身患严重社交恐惧症的青年,成为了全剧的核心。在剧中,我们可以通过主角Evan看到与人交往的困难和紧张。他与他人交流时无法直视对方,手上的小动作——抠手指、抓衣角——从未停止。他的语速飞快,常常碎碎念叨,每当一句说错,就需要用十句来弥补。总之,那种紧张与焦虑的氛围,仿佛能穿透屏幕,弥漫到观众周围的空气中。

?影视作品对社交恐惧症的反映

在这张埃文汉森的剧照中,演员BenPlatt通过其精湛的演技,将Evan这一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每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深刻地诠释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令人为之动容。而本文所采用的主题色,正是对埃文汉森这一角色的深情致敬,象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0

?自我评估与专业诊断

在自我归类前,我们应先审视自己是否表现出以下特征:

强烈的社交焦虑:在社交场合中,你是否经常感到极度焦虑,这种焦虑感远远超出了你所面临威胁的正常反应,并伴随着恐惧和精神痛苦?你是否常常陷入“渴望沟通却又无法启齿”的心理困境?

持久且广泛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否持续存在,无论在何种场合或面对何种人群,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

影响社会功能:社交焦虑是否已经对你的工作、学习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导致退学、工作效率降低、收入减少?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乐趣,生活品质明显下降?

通过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或SPIN问卷进行自我评估非常重要。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也是明智之举。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与生活实践

在介绍完这些内容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社交恐惧症或社交焦虑,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长期应对的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和日常正向反馈对治疗社交恐惧症有效。通过认知观念的转变,患者可以逐渐识别和调整负性情绪,建立起更积极、自我支持的思维方式。

此外,日常的正向反馈(例如每天写封信给自己或坚持与熟人进行社交实践)也是关键步骤。引导患者建立积极思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克服社交恐惧症或社交焦虑需要时间和努力。社会适应训练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案,更是一种值得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当你主动向他人打招呼时,你会发现,有时候对方的回应会让你感到欣喜若狂,或是给予你心理上的慰藉。勇敢地跨出第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性格的本质区别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