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个体,就像刚踏上异乡土地的旅人。他们不懂得当地的语言,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因此,即使像提出一个简单的要求这么容易的事情,他们做起来也会显得十分笨拙、幼稚。”——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01关于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在传统的浅观念里无非就是认生,如果用专业的角度来讲,这四个字怎么辨别,可以在这几个方面看:
是否害怕当众回答问题、演讲或表演等活动?
是否害怕参加宴席,或者会议室、教室里举办的集体活动?
是否害怕当众出丑,受到别人的否定?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描述的场景非常害怕,甚至已经感受到了内心的回避和恐惧,那么就说明你有社交恐惧症了。
02社交恐惧特点
01说话时不敢直视对方
与对方交谈总是刻意的躲闪。对于社交恐惧的人而言,他们有着一定的不自信和对对方的过度想象。过度想象的深层原因是内心一直存在的自卑情结,长期对自我不合理的评价,在生活中总是喜欢比较别人,甚至羡慕别人。
比如你看人的眼神,如果用自然的眼神看别人,而不是呆滞的眼神,那也是对于他人应有的尊重,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在注意他说的内容,而不是在想别的事,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你自信的体现,何乐而不为。
02人多的场合总是感觉不自在
比如总觉得自己的行为表现会有人盯着看。这种心理其实就来自于自我设置的场景,在某一方面表现的本身来讲不太自信,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自己想象般的设置了被人盯着看的场景,结果让自己变得紧张起来。外在的行为上显得拘束,细节上其实只有自己看到,但是自己的表现自己能意识到,反过来心里更加的不自在。
同时,慢热,不喜欢跟不熟的人太多亲密接触的心理特点的形成也大概与此有关。因为对于不熟悉的人并不完全了解,因此会产生比较大的抗拒心理,可以说难以正常的聊天和交流,会呈现出比较沉默和拒绝的态度。
我们举个例子:
酒局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文化,朋友聚会,金领谈生意,甚至安排相亲、节日庆贺等,都少不了酒局的出现。正因为酒局的多样性,也体现了酒局的特色,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聚到了同一酒局,这样也就一回生二回熟了。
可是对于“社交恐惧”的人来讲就相反了,在他们看来,和原本就不认识的人喝酒、聊天,动辄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到深夜的场合,完全是一种折磨。他们更喜欢和特别要好的、熟悉的朋友聚在一起,因为这是他们感到轻松愉悦的场合,会让他们放下心理的障碍,去自在舒适的聊天和放松。
不曾想,看上去会很注重旧有的朋友,注重感情,注重友谊的深度和厚度,其实他的这种社交短板,这种排斥于不熟悉的环境,排斥于不熟悉的人和事,是可以导致他很难结交新朋友很少,使得他接触的人和事受限,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单一。
在一个聚会或者公共的场合下,正常情况下别人不太会注意到你的,你的一切心里活动只不过是你对自己的过度